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2000年12月第二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是一首颇为难懂的诗歌,作者锤炼出一些与通常思维不相同的、非常个性化的、充满灵性的感官意象,只有充分激发思维和想象,沉浸到诗人那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才能感悟、领会这些意象,产生豁然开朗、拍案惊奇之乐。学习《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就要将这堂课变成思维的宴席,使同学们品尝到思维的乐趣、诗歌的妙处,领略到高雅艺术的精微之处和回味无穷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其创作主旨就是力图恢复一种对自然的感情。作为一个诗人,对于大自然究竟有多少认识,究竟是否真实地热爱它,这的确需要扪心自问。  相似文献   

3.
王军 《师道》2004,(5):50-50
读到朱永新先生的新《新教育之梦》,是在我刚刚教完一首新诗《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以后——  相似文献   

4.
王立宪 《学语文》2003,(4):10-10
诗人梁小斌的诗《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以一种复唱之美表现了他对秋天的热爱。全诗只十七行,但“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却出现三次。一般来说,这样短的诗应尽量避免用语的重复,因为如弄不好,就会给人以语言不丰富和思维空间狭窄的感觉。而梁小斌在这首诗中的复唱却收到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材的研究与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颇为有趣且耐人寻味的现象,即有一条“秋”的线索贯穿其间。秋诗秋词秋文章,秋情秋思秋意趣,真可谓,无限风光,尽在一个“秋”字。本文拟对这部分“秋”的篇目做一透视,并在教学思路上做些探讨。一、篇目透视1、秋诗:从《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到《登高》。梁小斌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是一首直抒热爱秋天之情的诗歌,诗人唱秋天的河流与土地,唱秋天的耕耘与收获,唱秋天带给人们的优美的思想与希望。在诗人饱含赞美之情的笔下,秋天的形象是那样亮丽明媚,又是那样深沉神秘;秋天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很少有人给中学生谈诗与作的关系。诗人梁小斌却在书中就自己的诗作《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作了生动的解读,并联系中学生的作谈了一些颇为切实而深刻的见解。他认为读诗不要忘记它的写作背景,背景不应很大,可以具体些、小些。当年诗人还是一个知青在农村劳动时,虽然身处大自然,却没有诗意产生;到了离开前夕,他去田埂走走时,灵感才随着情感的波动突然而至。这就告诉中学生写章与写诗一样同样应来自真情实感,并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吴尚华 《学语文》2003,(1):33-34
一、新教材现代诗歌总体考察新教材选入的现代诗歌共有8首。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艾青《我爱这土地》、穆旦《赞美》、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韩东《山民》、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说都是20世纪中国新诗史上重要诗人的经典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从诗人构成来看,基本涵盖了新诗史上的重要流派以及艺术思潮。如闻一多徐志摩是20年代新月诗派的代  相似文献   

8.
《我爱秋天》是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与周围的环境中去认识秋季的特征,体验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诗一股的旋律。不断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把美丽的秋天留在手指间和心寓里。  相似文献   

9.
郭伟 《现代语文》2006,(5):61-62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郁葱抒情诗》曾获第三届鲁迅学奖,这是一件让人惊喜的事。早在2001年,我在《红岩》杂志上就读过他的长篇哲理诗《存在》,全诗充满了诗人智慧的沉思,有很浓烈的存在主义色彩,记得当时我有如电击般激动不已,深以为自己便是他唯一的知音。后来看到他获奖了,知道有那么多人推崇他,当然也很兴奋,不过大家谈的更多的是他的短诗,诚然,这些短诗自然流畅、诗意隽永,但我本人还是更欣赏他为数不多的长诗,他的《存在》。这里,我打算对他的这首诗作一番粗略的也许是相当不成熟的解读,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读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选编了与“秋”相关的诗文共14篇(首),依次分别是:《沁园春·长沙》《赞美》《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孤独的收割人》《迢迢牵牛星》《琵琶行》《山居秋暝》《登高》《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鹊桥仙》《一剪梅》《故都的秋》《赤壁赋》,约占整个教材内容的1/3。由于是秋季教材,或许也是编排者的匠心所在,正好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落叶时节读华章”的机会。笔者设想,根据季节推移及气候变化,重组教学内容,巧妙安排教学方法,整个把第三册的这一组诗文教学融进秋天的风光里。开学的时候,用梁小…  相似文献   

11.
李超 《现代语文》2006,(12):67-67
品味何其芳的《秋天》,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故作哲思,也不像他以前的诗作那样拘守于个人狭小天地,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缠绵悱侧于男女私情。它以直陈其事的写法,表现出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那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眼中的秋天,创造出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摇荡着清远、恬静、轻柔的梦境。毋庸置疑,诗歌是何其芳最喜爱和最先运用的学样式,作为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何其芳的诗具有现代派诗的共同特征。这就是施蛰存指出的:“《现代》中的诗是诗,  相似文献   

12.
窦桂梅老师是“新生代”特级教师的领军人物。短短几年时间,从《再见了,亲人》《秋天的怀念》《圆明园的毁灭》到《晏子使楚》,从“三个超越”到“三度”,窦桂梅老师越来越成为争议人物,毁誉不一。就在《晏子使楚》之后的座谈上,窦桂梅老师又语惊四座——“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文本我解读”,招来一片非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我解读】 志摩走了,他“挥一挥衣袖”;志摩走了,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位高贵的诗人也许不曾想到,他的《再别康桥》却是他留给我们最为绚丽的“一片云彩”。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有一首梁小斌的诗《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这首诗因其过于“朦胧”而造成了师生在理解上的障碍。学生总是追问 :“为什么将秋天比作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第二节中的六个‘我’分别指什么 ?‘辉煌的屋顶’‘优美的思想’又可能指什么 ?为什么说我有一颗种子已经被遗忘 ?”这些问题教学参考书上没有给予适当的解释。对此 ,笔者以为 ,尽管这首诗比较“朦胧” ,但一些基本意思还是可以讲出来的 ,也是应该讲出来的。一、把“秋天”比作“河流”意在说明秋天如同河流一样生生不息 ,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深沉”原指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理查德·奥尔丁顿是英国诗人、小说家,意象派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晚》表现了其意象派写作风格,体现了主客观的结合、精确性和暗示性的结合。在《晚》中,诗人深深地怀念传统文明,大胆讽刺现代文明的腐朽和衰败,形象地刻画了传统文化所遭受的重创以及普通人观念的变化。当今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晚》,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浓厚的生态意识,可以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梁小斌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以下简称《秋天》)一诗以流畅的节奏、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吸引并打动读者,因而被选入高中语文新教材。笔者想到美国著名诗人休斯的《黑人谈河流》(曾卓译,以下简称《河流》),感到这两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在主题和情感的表达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一、意象的运用及主题的表达。两首诗都使用了“河流、夕阳、金光、屋”等意象,如休斯的《河流》中的“那些古老的幽冥的河流”、“我看见它的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中闪着金光”,梁小斌的《秋天》中的“让河流把我洗黑”、“我仰望秋天/像…  相似文献   

17.
侯少隽 《现代语文》2006,8(9):74-75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与意境论密切相关,王国维还提出了诗人修养论。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代序》中有这样一段字:“他认为伟大的诗人必然有高尚的人格,人格卑下不可能创作出伟大的学作品。”俞平伯在《作诗的一点经验》(《新青年》8卷4号)声称;“至于怎样才能解放做诗底动机?这关于人格底修养,是另外一个问题。”康白情的《新诗底我见》:“要预备新诗的工具,根本上就要创造新诗人;瘫就是要作新诗人底修养。”吕进先生提出“抒情诗人应该有两方面的基本修养:一个是人格精神,一个是艺术功力……诗人的人格精神的核心,一是他作为诗人在诗中的状态,二是他作为诗人对自己使命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寄寓了诗人对自在的热爱和向往人性自由的思想感情,中国现代作家冰心深受泰戈尔的影响,在她地诗集《繁星》,《春水》中,也通过对自然的歌咏,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对生命的向往和对人性的礼赞。这些诗歌都是哲理和“爱”相结合的自然的缩影。  相似文献   

19.
宋运来 《福建教育》2005,(7A):27-28
笔者有幸听一位年轻教师上《秋天的怀念》一课,该教师对课文中“央求”一词的处理,引起了我的关注。文中身患重病的母亲“央求”双腿瘫痪对生活无望的儿子去看菊花,以唤醒儿子对生命的热爱。教师这样引导:  相似文献   

20.
《上海教育》2006,(8A):68-79
读书能使人了解世界的浩瀚辽阔、人心的幽深博大,也能使人更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却恰如浩瀚国学之海里的奇珍酽茗,愈久弥香。从古至今,研究、解读它们的大家文章绵绵不绝。近来,时尚现代的另类解读也层出不穷。这里,我们推荐给读者主要的解读文章,在从传统与现代两个视野中的转换中,品出四大名著的新滋味。[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