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狄金森一生闭门幽居 ,与自然为伍 ,创作了大量以自然为题材的诗篇。通过分析她的部分自然诗作 ,发现其自然诗中有着超验主义的回响 ,表达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及自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但同时又有着与其迥然不同的独特见解 ,即揭示出了大自然残忍、冷酷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出于对自然的热爱,屠格涅夫将自然主题大量运用到他的作品之中。《散文诗》是屠氏创作活动的最后一座里程碑,体现着作者的哲学思想,其中涵括自然主题的诗篇承载了作者的自然观。屠氏自然观复杂而矛盾,与浪漫主义情愫、悲观主义、自然神论及其爱情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决定了散文诗对自然表现的多样化。此外,屠氏自然观与中国山水田园诗人的自然观有契合和差异之处,二者的自然观皆能予当代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自古钟情山水,文人尤甚。古往今来,天地间留下的大美篇章如恒河沙数。这些灿烂诗篇,千百年来滋养着国人的心灵,培植着国人的精气神。小学语文教材中,山水诗文所占比例甚多,但山水诗文的教学却趋于同质化、模式化。怎样才能给孩子们一片瑰丽、明净的自然山水,怎样才能给他们一方丰美、敞阔的心灵山水?2013年5月18日。数百名倾慕自然、执著课堂的山水  相似文献   

4.
狄金森的生态思想是其现代主义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她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中的花木鸟虫为伴。在她的自然诗篇中,狄金森描写自然和自然之中的万物生灵,展现自然与人类和大自然的一切生灵和谐相处,表现对自然的敬畏。狄金森热爱自然,因为自然是她的精神寄托。她对自然之物的精细刻画是她深入自然、仔细观察自然的结晶。她热爱自然源于她对自然的敬仰。热爱自然是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基点,没有对自然的爱,就不会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的爱心。狄金森对人类的爱在其自然诗中表现为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方面。狄金森的自然诗篇具有极强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5.
雪莱虽然一生短暂,但是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这其中对自然描写的占据绝大部分,本文从生态美学研究的角度,探寻雪莱对自然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明代万历(1573—1620)年间,在当时的文坛上,活跃着一支文学新军。文学流派——公安派。他们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口号,在创作实践中,以其自然流畅、清新活泼的风格,令人恬目相看。 袁中郎(1568—1610)作为公安派的主要成员,同时又是明代山水文学的集大成者,代表着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新格调。由于作者天性喜爱大自然而漫游祖国大好河山,因而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成为他那种抒发情感,无拘无束而自然朴实风格的具体体现。 在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作者与家人来到武当山,写下了不少诗篇,成为武当山水文学中最精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意象结构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凝聚着某种思维特征与审美理想。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讨论。让我们比较一下如下两首为人传诵的诗篇:  相似文献   

8.
一口气读完李吉林老师厚厚的一本《情境教育的诗篇》,我仿佛也在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诗篇中跟随着李老师走进那改革创新的求索之路,走进那如诗如画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如星海的优秀诗篇。千百年来,这些优秀诗篇合着中华民族的脉搏。时时刻刻撞击着国人的灵魂,滋养着国人的性情。如何用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女神》的思想成就1.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女神》最为突出的思想特征.①《女神》的爱国主义精神首先表现为对新生祖国的憧憬与追求。《凤凰涅(般木)》是最有代表性的诗篇,是一首庄严的时代颂歌,是充满彻底反叛精神和向往光明的爱国主义诗篇.诗人借用凤凰象征中国,凤凰自焚,象征着对旧中国的否定,凤凰更生,象征着五四以后中国的新生.同时也象征着诗人自我的更生。眷念祖国情绪的《炉中煤》是诗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根本要求,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高等学校要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根据高校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呈现的新特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应当承担这一重大的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存在许多内在契合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基础”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中,探讨并论证了以课堂为核心,以实践为关键点,以评价机制为保障,推进高校“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实现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基础”课教学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进高校党员持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治理水平过程中,面临着在内容上的通识教育与精准需求、形式上的传统供给与多样需求、制度上的机制缺失与成效追求的三大短板问题。结合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呈现的阶梯型、多样化、规范性的需求特征,从内容体系、组织体系、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探索路径措施,提出了创新面向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的"塔式"教育内容,延伸教育链继而吸引"多元"的教育主体形成教育力量,健全面向教育全过程的"链式"制度保障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努力做到思想建设要有新境界,组织建设要有新突破,作风建设要有新形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对反腐倡廉建设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对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对十八大精神的解读和对高校反腐倡廉教育形势的客观认识,对新形势下如何扎实推进反腐倡廉教育路径进行了深入思考。首先提出,推进和加强高校反腐倡廉教育应把握的正确方向,然后从活化形式载体,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实际成效和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反腐倡廉教育深入开展两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通过弘扬廉政文化,努力营造反腐倡廉教育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高校深入推进,高校教工党支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构建“融合式党建”高校教工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将党建与教学、科研和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化初心使命为攻坚克难的自觉行动,增强支部凝聚力、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引领“三全育人”正确方向、科技兴业攻关方向以及立德树人政治方向,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摇篮,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诸多新情况,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到实处,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面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也面临新挑战,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改革创新加强党建工作,拓展党的建设新思路,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9.
就目前高校党建工作而言,我们需要在红色精神的感染下,将高校党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以此来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发展之路。为此,作者从一名普通的高校党建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红色文化在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红色文化在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实践中的应用策略,从而更好地利用红色文化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勾画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战略部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组织保障。因此,高校要从健全辅导员队伍体制、机制建设出发,开阔思路,创新辅导员工作方法,切实提高辅导员队伍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