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最近,我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师论坛活动。在会上,一位老师谈到了“不在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的观点,我当即表示赞同她的看法。确实,这个问题我也曾经进行过思索,并且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一点实践。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初期,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质的转变,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动”“对话”,气氛非常活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实验,听到的课大多很热闹,课堂上师生间的合作互动,气氛热烈,甚至常常看到“学生争着上台,教师欣然下台”的场面。给人的感受是:实验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学生比以前活跃了。这似乎是符合当前的新课改精神的。可是,是不是课堂上越“热闹”就越“活”呢?未必。如果课堂上只是表面热闹,学生对知识并未掌握,思维并未得到锻炼,能力并未得到增强,这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就语文科而言,笔者倒很推崇一种“静中求活”的课型。即是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但由于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全体学生的思维却总是处于活跃…  相似文献   

3.
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子说:我是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对他们“紧”了,平时上课根本没有几个人回答问题,对他们“松”了,他们就骑到我头上来了。郁闷啊……这位网友所说的情况比较普遍,这样的“问题”时常困绕着一些教师,特别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其实,问题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他们积极活跃,成为展示自我的主角是必须的,再说多数孩子本身就有这个天性。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何况一个班级的人数又不在少数,如果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恰如其分的“控制”,课堂表面上看似热闹,实质难免出现…  相似文献   

4.
“合作”,顾名思义是多人在一起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可如今许多老师的理解有失偏颇,有形无实,仅仅是“合”而没有“作”。我就看到一位老师执教《卧薪尝胆》分别安排了以下四次小组合作学习:(1)组内交流:会稽之战的经过;(2)继续交流:越王勾践在会稽之战失败后,做了什么样的打算?(3)填空交流:勾践在吴国和回国后,分别做了些什么事?为什么要这样做?(4)讨论:“卧薪”指什么,“尝胆”指什么,“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看上去,这位老师非常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课堂上气氛也确实活跃。快下课了,学生仍忙得不亦乐乎。但这热闹表面的背…  相似文献   

5.
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课程资源日益拓宽,教学形式更加丰富,通过知识结构整合,作为课堂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课堂被激活,并有了更多的创新。如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质的转变,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话”,读一读、演一演、讨论交流、观看录像,气氛非常活跃。气氛活跃似乎证明学生参与积极,主动性强,热情高涨,学习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课堂气氛活跃”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之一。有了这个指挥棒,出现了一些老师盲目追求课堂气氛活跃的现象。课堂上学生冷静地思考被认为是冷场,学生埋头写作业被认为气氛不好,公开课、研讨课,也大都选一些便于感官上操作,通过活动能热闹表现的内容。盲目追求课堂气氛活跃的种种现象有以下几种。造势型。一种是语言鼓励:“棒!棒!你真棒!”还有一种就是只要老师说“说得好”,学生就会有节奏地鼓掌:啪,啪,啪啪啪。一节课十多次的鼓掌突显课堂气氛之热烈,为课堂气氛造势。激将型。老师说:“某某小朋友能不能干?”学生有气无力地说:“…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体验”“在探究中学习”等,但直面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实施状况,不少课堂出现了语文本体弱化的现象,课堂处于随意性的对话之中。“你说我说他说”“你读我读他读”“你评我评他评”……放手感悟了,学生活跃了,气氛热闹了,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感悟到多少语言规律,获得多少深刻的人文内涵呢?语文教育专家呼吁“语文本体与人文精神两者不能偏废”,而事实上“两者俱废”的课堂还是随处可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一、人文不崇尚空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  相似文献   

8.
<正>“演一演”,这样的教学环节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因喜闻乐见而被广泛应用,但若处理不当,往往会让“演”变了味。比如:为了热闹而演,为了好看而演。“演”,成了课堂的摆设,缺乏学习的含量。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出现,让“演”成为“学”?最近笔者在执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一课时,在几次的教案修改、磨课中,对这个问题有了较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9.
刘丽华 《语文天地》2014,(33):23-24
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情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很多语文教学课堂沉浸在“热闹”的气氛中,老师很少关注学生需要什么,怎么满足学生的需要。事实上,只有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一、知识检测,了解学情当前,一部分教材以及教学计划已经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要想顺利地实现以学定教,首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只有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情况,才能制定有效的策略。比如在教学汉语拼音、简单的汉字书写前,我进行  相似文献   

10.
每位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希望自己的课堂该“热闹”的时候“热闹”起来。课堂上,我欣慰的是看到学生们静静倾听的样子,看到他们专注思考的神情,看到他们舞动的笔杆,听到他们琅琅的书声。而我最感欣慰、自豪的是看到他们为了观点的不同而争辩,各说理由……这时候,各种思想在交流,不同的观点在碰撞,相互之间有争辩也有欣赏。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他们进行合作、探究,真诚的交流。这样“热闹”的课堂才算是有收获,有价值的。“死气沉沉”的课堂已经不受学生欢迎,“热闹”的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怎样才能把“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热闹”起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某种任务给学生,让他们去完成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快乐中也增强了自信心。教师的赞许语言,或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一个亲切的手势,是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在老师的爱心关注下,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一个自信的人,很容易拥有决心、耐心、勤奋、好学等优良品质。我教过一个学生,他性格内向,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碰见老师只是脸红,不敢打招呼。在语文课堂上他常一言不发。一次,在语文课上,我拿他的作文当范文来读,还给予很高的评价,表扬他的作文写得细腻有味道。经过那次后,这位学生有了很大变化。上课敢举手回答问题了,课堂上积极思考,考试成绩也稳步上升。二、用爱心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积极听课,主动学习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老师精心准备的课堂会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同时,由于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它需要学生积极发言,敢想,敢于探索。因此,如何营造活跃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就需要教师思考了。为使学生在每天短短的一节课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活跃气氛,因此对如何营造这一氛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如何才能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已经成了语文老师研究的方向。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将新的课程理念引进到课堂之中,从而真正做到课堂教学全新的突破,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之中动起来,使课堂能够充满生机,只有做到这样,才会使语文教学的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3.
苏红利 《考试周刊》2011,(70):60-61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学活动也不例外。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心理环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老师要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让“语文味”充满整个课堂,用爱心打动学生,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14.
当老师已经10个年头,总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学生年龄越来越大,上课提的问题却越来越少呢?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我的“预设”能实现,我不得不越俎代疱,抛出一连串的问题,灌输式地让他们思考。可是,当学生失去了“质疑”的兴趣以后,课堂的活跃气氛没有了,师生的互动和沟通没有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是课堂中的“主角”、甚至是课堂的“独裁者”。  相似文献   

15.
石兰春 《文教资料》2011,(29):55-56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了,好像一堂课不搞些热闹场面,就不算是好课。殊不知,忽视了老师这个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不及时地引领学生的思路,结果虽是活跃了气氛,却使整个课堂空洞、飘忽起来,好似无根之浮萍。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题材。找寻属于语文课堂的实质。只有把握好语文的度,上出语文的味,才能达到所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中有停顿休止,舞蹈中有虚拟,书画中有空白,电影中有“空镜头”,文学中有“不写之写”,这使我联想到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闹的场面同时,相机适度的“休止”与“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静的气氛”也是不可缺少的。语文课堂上适度布设静“场”,能产生为不教之教的效果。宋儒理学大师陆九渊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所以,语文课堂追求一种“静场”、“静思”、“静写”,让动静相宜,才能真正地让学生产生独特见解,闪现灵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的听课中常会发现课堂上“演一演”的安排,细细揣摩大多流于形式,只是为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更丰富些,学生的表演不是课前编排就是乱作一团或扭扭捏捏,无论是对课文的理解也好、活跃课堂的气氛也罢效果都不容乐观。于是在我的潜意识里课堂上绝不轻易安排学生表演,认为虚晃一招浪费时间实在不值得。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过程的改革中,课堂教学活动的改革首当其冲。一时间,课堂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每个角落,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地方,学生或说、或问、或唱、或演……给人一种师生共乐、欣欣向荣的感觉。孰不知,这种热闹景象后面隐藏着一种暗流,部分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将热闹的课堂和成功的课堂、优秀的课堂等同起来,出现一些教学误区:一、为发展学生个性,忽视课堂常规教师的这种思想直接导致课堂的“乱”。课堂上的畅所欲言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但这种畅所欲言在一些老师的手中却变味了,一个问题提出后,课堂上就像炸开了锅,学生毫无…  相似文献   

19.
“活”,堪称教学之精髓。广大教师必须放眼于“课堂”这个主战场,向45分钟要质量,把握整体,才能把课教活。下面就此问题,浅谈我的一点看法。一、“活”与课堂气氛活跃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活”的前提。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很难设想,压抑、沉闷、昏昏欲睡的课堂气氛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应注意课堂活跃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如果把课堂活跃当成课堂教学的目的,作为衡量课堂教学的惟一手段,一味追求场面的热闹,从“满堂灌”走向“满堂笑”,就大错特错了。结果呢,学生所学了了,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片面追求…  相似文献   

20.
上语文课,无非是老师讲,学生记,偶而提一提问题,这种“满堂灌”的方式,造成了语文课堂的死气沉沉,同学们无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所以语文教学急需一股改革的清风。昨天,我们班学习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蔡顺华老师一改语文课上老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的常情,让同学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讨论发言来解决课文上的重点疑难问题。上课之前,老师把课文重点分成“白莽的革命精神”、“柔石的‘迂’和‘硬气”’、“课文中三个典故的作用”等专题,分配给历个小组,让各个小组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