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以比较为基础.类比法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就是将陌生的物理现象与学生熟悉的相似的现象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出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的本质.运用类比的方法,既可以快速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类比是一种逻辑推理形式.它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或由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它应用两种物理现象和两种物理规律之间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的方法,这就是类比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类比法是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测出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通过对类似事物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相似和区别之处,并且由一种已知事物的规律得出类似事物的规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妙应用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新情景下的物理问题与已熟悉的模型进行类比,得出新的模型、概念、规律、方法等。通过类比,学生能够寻找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相似和区别,从而发现新的物理问题,获取新的物理知识。类比法是科学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类比是由已知事物在某些方面相似,去推论这些事物在其他方面也同样相似。它既是一种推理方法,也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物理学的某些知识存在相似性,一般表现在物理现象、物理模型、物理规律的数学形式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教学中采用类比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原有知识结构的生长点,顺利搭建新旧知识的思维联系,降低感知的难度,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同时激发想象的欲望,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根据两个事物在一些方面相同或相似,推论它们在其它方面也或相似的结论(或假说),这种逻辑推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法或称的相异相似法。由方法的类比发展成为思维的类比,这种思维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学习物理的类比思维。类比思维的基本环节是联想和比较,对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以得到未曾有过的新认识、新结论。物理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类比法就是物理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所谓类比,就是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利用一种物理现象和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其他现象的相似性,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实现知识的正迁移。类比法运用得当,常常可以收到化解疑难、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还原物理原理就是分析题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找到与之相应的物理模型,再用物理公式、定律和定理列出数学表达式来准确表达该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的方法.解读物理图像就是先找到图像中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再根据由物理原理得到的数学表达式推导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找到对应的数学函数图像并解读图像中纵坐标上的截距、横坐标的截距、斜率、图像的最大值、最小值等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下面根据2013年的高考题中的几种常见的函数图像分别  相似文献   

8.
物理类比思维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或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逻辑推理方法。它一般是首先比较两个(或两类)不同的对象,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或相似点,然后以此为根据把其中一对象的已有知识结论,推移到另一对象上去。具体到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公式推导、物理现象、实验方法等,抓住它们和类比对象某些方面或某种意义上相似的特征,将新授知识与过去所学知识类比,或将所授陌生的知识与生活中一些中学生熟悉的容易接受的知识现象进行类比,特别是在资料少到不足以进行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情况下,运用类比可扬长避短,为学生学习物理启发思路,得出正确结论。学会正确方法,不但能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学会探究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而且还能将新旧知识贯穿起来,收到温故知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所谓类比,就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性上的相似,推理出它们在另一些特性上也可能相似的思维形式。类比思维应用到化学学习中,就是将陌生的化学信息与熟悉的相似的化学信息进行比较,即信息对象与熟悉对象比较(或目标对象与信息对象比较),从而揭示出化学过程或化学现象的本质。掌握类比思维,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要贞 《教师》2012,(10):104-104
将物理问题转换成物理模型就是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易于探究物理事物的本质,从复杂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中抽象出研究对象的简化描述的模拟。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任务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模型变换能力,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姚遐林 《新高考》2007,(7):24-29
等效法就是在保证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的、熟悉的、简单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替代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常见的等效法有分解、合成、等效类比、等效替换、等效变换、等效简化等.等效法在物理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有:物理模型的等效替代、物理过程的等效替代、作用效果的等效替代等.  相似文献   

12.
夸张是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方法 ,是指为引起他人想象、夸大但不歪曲事实的一种对事物的形象描述。如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用适度的夸张手法 ,将会使抽象的物理现象、概念变得不仅丰富形象 ,而且愉快具体给人以一种似乎逼真的感觉。让看似不可理喻的物理规律的理解变得简单容易 ,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对物理的学习大有帮助。注重外形类比 ,对物理形状进行适度夸张 ,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初学欧姆符号“Ω”时 ,会感到此符号和其他的符号不一样 ,在书写的感到困难 ,不妨和农民头上的一顶草帽相类比 ,头顶上的草帽不就是一个大的“Ω”吗 ?如在…  相似文献   

13.
<正>类比是一种逻辑类似对比形式,即应用生活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似或相近进行逻辑类似对比,以便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类比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创造性、灵活性的方法,它可以贯穿物理教学过程,在学生陷入学习困境时,往往可通过类比打开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类比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应用:建立物理概念、讲解物理现象和原理、推导物理公式,讲解物理图象,解答物理习题等。  相似文献   

15.
在盲校物理教学中.由于视觉缺陷.盲生学习物理的最大障碍在于感性经验缺乏.缺少表象或表象不清晰,对有些物理现象或事物缺乏直观认识,因而造成概念形成困难。但如果借助于类比方法,将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相比较,就可以给这些陌生的抽象事物(如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赋予间接的直观印象,从而启发学生思路.化难为易.使盲生顺利而全面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类比是萌发科学猜想和假设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推理出他们在其他方面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形式,是使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教学可以指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使学习成为学生自主积极参与的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概括化和抽象化的思维形式,又是物理学习和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它反映的不再是个别的物理现象和具体的物理过程,而是物理世界中具有相同本质属性的一类事物现象和物理过  相似文献   

18.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属性相同和相似,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方法,类比方法的认识依据是客观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似性。类比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作用。类比法可以简化解题过程。类比方法有:对称类比,因果类比,模型类比,协变类比,等效类比。  相似文献   

19.
增加随堂实验优化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它依靠的是分析物理现象来发现物理规律,得出物理结论的。对于学生,要想学好物理,首先就要注意观察物理现象,抓住现象中的本质,排除干扰因素,归纳出物理现象中共性的东西。对于教者,要善于设立一些物理现象,也就是物理实验,来直观、形象地再现物理过程,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找规律,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最后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下面,是我在讲初中物理“浮力”这一章时,在课堂上所设计增加的一些随堂实验,目的是通过这些方法来提高课堂上45分钟的效率,优化课堂教学。一、通过实验,突破难点在“浮力…  相似文献   

20.
类比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更是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分析类比法的逻辑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类比迁移理论,提出在物理教学设计中可根据物理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似点、物理对象与非物理对象的相似性进行类比法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