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玛丽悲剧的内在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造成玛丽悲剧的内在原因入手,提出父爱的缺失是玛丽悲剧的内在源头,个体意识对群体意识的屈从是其悲剧的开始,不幸的婚姻是其悲剧演绎的过程,而摩西的介入则像酵素一般加速了其悲剧的结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弗兰肯斯坦》为文本,从故事背景、女性角色两个方面解读自然与女性在玛丽的小说中所发出的无声呐喊,揭示在小说主人公维克托与怪物博弈间所体现的男权统治下自然及女性权利的丧失,进而阐明小说悲剧的根源及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文学史上悲剧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现代悲剧的主人公往往只是一些普通人物,它更多地把我们引向对社会本身的思考.菲利普·罗斯的<愤怒>是一个地道的现代悲剧,其主人公马科斯与他人、社会的冲突不仅架构了悲剧主体,而且充分表现了马科斯的悲剧性格.悲剧意识是悲剧作家创作的必备前提,<愤怒>中的悲剧意识表现在宿命观、自我意识和悖论上;而其深层意叉则在于,战争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这种悲剧意识也是犹太大屠杀在作者意识中的延续与回荡,是作者忧患意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多丽丝·莱辛笔下的玛丽·特纳是一位边缘人物。在整部小说中经历着三重心理创伤。她虽为白人,但父母的不和谐关系和家庭的贫穷给玛丽的童年带来了巨大创伤。和迪克的匆匆结合又是另一件悲剧,迪克与玛丽的观念大相径庭,导致两人长期过着分居的生活。黑人雇工摩西的介入在当时种族歧视盛行的年代无疑又加速了玛丽悲剧命运的进程。三大创伤集于一体,致使玛丽的主体化意识一步步弱化并走向丧失,直到最后也没有从创伤中得到复原。  相似文献   

5.
《野草在歌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本文认为,主人公玛丽的悲剧是外在的社会制度和内在的个人选择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对于前者,国内外现有研究均已分析透彻。因此,笔者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对玛丽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刻解析,旨在揭示死亡是玛丽承担自由选择的必然结果,而此过程中的焦虑、用来对抗荒谬世界的自欺以及与他者之间的疏离是悲剧造成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野草在歌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与她大多数作品中的主人公不同,该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丽是一位悲剧女性。不可否认,白人殖民主义和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是造成其悲剧的外因,但作者认为,造成其悲剧命运的还有其未能超越的自卑情结,该内因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具有史诗气概的伟大悲剧。本文通过对主人公葛利高里的人生悲剧和爱情悲剧的分析,挖掘出其悲剧意识的深刻根源。  相似文献   

8.
莱辛的代表作《野草在歌唱》以其富有感染力的文字,讲述了白人女性玛丽的悲剧。关于这本小说,国内的研究有很多,主要是从原型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进行的分析与阐述。本文在叙述玛丽的悲剧命运的基础上,从创伤理论的视角分析主人公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陈达 《文教资料》2008,(34):31-33
<麦迪逊之桥>是罗伯特·沃勒的第一部作品,讲述的是一对中年人的婚外恋的故事,阐述人的精神世界的孤独、困惑、压抑和叛逆.作者所塑造的男主人公罗伯特的形象具有代表性.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罗伯特对艺术的追求,他的叛逆精神和他与弗朗西斯科的爱情角度来分析他的悲剧意识,并探究造成他悲剧意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具有史诗气概的伟大悲剧。本通过对主人公葛利高里的人生悲剧和爱情悲剧的分析,挖掘出其悲剧意识的深刻根源。  相似文献   

11.
郑敏诗歌有广阔而深邃的精神空间,包容丰富多彩的精神意识,其中的生命意识、历史意识、宇宙意识是贯穿其诗歌的三种主导性精神意识。透过她对这些意识的发掘与提炼,可以看出郑敏重视诗歌的精神品位,注意从多种维度获取丰富多彩的精神资源,来铸造自己诗歌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家园意识是张爱玲创作心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是她创作的原动力.这种意识的形成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对古老家园的痛苦记忆以及对理想家园的探寻是这种意识的具体表现.家园寻求意识伴随张爱玲创作的始终以至她的一生,成就了她极高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13.
黄咏梅的小说创作路线与70后很多女作家们的"私人化写作"、"身体写作"等差别较大,她的立足点在普通的社会生活之中,并且善于运用细腻的语言和精致的比喻,充分展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她既带着纯然的女性意识进行写作,又在一定高度上摒弃了性别意识,从而进入了一个更高的人类共同的思想意识层面。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朱淑真有着不同于男性的女性特质。从其作品看,她对情爱的大胆追求和不顾一切的叛逆行为,显示出朱淑真自我意识、平等意识的觉醒。同时,朱淑真还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女性笔调书写女性情感,表现出女性的深层意识和情感体验,这些都共同构成了作品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论梅娘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娘是1940年代沦陷区的一个代表作家,她的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本认为她的女性意识是不断变化的,经过了最初的爱情社会价值论到后来的爱情本质论的转变;她在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等方面与“五四”学有密切联系,但她在探讨女性意识时具有更多的现实感和复杂性,尤其是对爱情本质的思索超越了“五四”。  相似文献   

16.
被称为"个人化写作"领军人物的陈染,坚持边缘性的写作姿态,执著于表达女性特有的生存体验,以此抵达人类的精神家园。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另类的艺术探索都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文章,但尚未得到及时的梳理。本文试图从个人化写作、孤独意识、性别意识等陈染写作核心问题归纳,以期展现学界关于陈染的文本实践的对话,勾勒出陈染研究的脉络。  相似文献   

17.
丁玲的作品中,从梦珂、莎菲、阿毛到美琳、陆萍、贞贞、黑妮再到杜晚香,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其问体现了丁玲创作中女性主体意识与政治意识的对抗消长情况.  相似文献   

18.
性别意识是人类对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关系、地位、价值、权利、责任、使命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夏洛蒂.勃朗特的性别意识特点是她的女权主义思想,是对性别意识的无意识流露。这里试图通过环境决定论、人格决定论、性别决定论等几个视角,详细论证《简.爱》中的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9.
周婉如是晚清贵州诗坛上一位杰出的女诗人。在她的诗作中,她站在主体的位置上,写世界、写他人、写自己,表现出倔强的个性意识、超前的情爱意识和母性意识,体现了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封建礼教重重压迫下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个独特、超前的诗人。在个人生活道路的自我设计上 ,在诗歌创作的主题内容、思想倾向、语言技巧和写作风格上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她以前的美国女诗人的道路 ,表现出了她的现代主义特征。从分析她的生活方式、爱情诗、宗教诗着手 ,可以阐述出她的诗歌是美国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 ,划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