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益智推理     
《好同学》2005,(6)
1.某车间新调来三名青年工人,车间赵主任问他们三人的年龄。小刘说:“我22岁,比小陈小2岁,比小李大1岁。”小陈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小李和我差3岁,小李  相似文献   

2.
一"不好了,不好了,小顾、小刘打起来了!"几个学生冲到我办公室,一边说,一边喘着粗气。孩子们急得像救火一样,我可怠慢不得,赶紧起身,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教室。到教室一看,小顾、小刘两人已被大家劝开,小顾还在一个劲地哭,显然他吃了败仗,落了个下风。小刘好像余怒  相似文献   

3.
张淑燕 《家庭教育》2007,(9X):40-40
一天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我和邻居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小区广场上玩。广场上有一块装饰用的上部平坦的大石头,石头高度大约七八十厘米,成年人可以坐在石头上休息。孩子们在石头旁追赶玩耍,我们家长就到广场下面的超市购物了。后来,我6岁的女儿和邻居5岁的男孩小谢、小程轮流从石头上往下跳,其中两人爬上石头,一人往下跳,一人在后面推。  相似文献   

4.
石头变变变     
孟达 《学前教育》2010,(2):42-42
石头在孩子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异,所以我在思索小小的石头能否做出大文章呢?于是,我和孩子们有了一次外出捡石头的经历。孩子们可高兴了,捡回来大大小小一大堆石头。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石头的大用场吧。  相似文献   

5.
马行提 《学前教育》2010,(10):48-50
案例 下午,赵园长在办公室里处理事务,年轻教师小李和小刘敲门进来了。她俩见到赵园长,说要反映一点关于业务副园长周平(化名)的情况,但又表情慌乱,欲言又止。赵园长很亲切地安抚她俩:“有什么情况你们尽管说。”小李和小刘才把自己的迷惑说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八、小李叔叔(上)小李叔叔是幼儿园里唯一的男教师,大块头,帅得很,重要的是很喜欢孩子们。当然了,孩子们也是喜欢他喜欢得不得了。不管在什么地方,要是一个孩子见到他,会喊"小李叔叔",要是两个以上,就是有节奏的"小李——叔叔——",要是一群,想想吧,那场面,是女老师永远都得不到的待遇呢!  相似文献   

7.
自由活动时,孩子们在操场上滑滑梯。成成往滑梯上撂了一块石头,看着石头徐徐滑落,他兴奋地大叫:“石头坐滑梯喽!”我斥责道:“你从哪儿拿来的石头?砸到别的小朋友怎么办?”成成低下头,小声申辩道:“我想看看石头会不会滑下去。”看着他委屈的样子,我有点不忍心,心想何不让孩子们探索一下?于是,我让孩子们站在滑梯两边,然后拿出一张小板凳放在滑梯上,板凳缓缓地滑了下去。接着,我又让孩子们试着去端装满沙包的塑料盆,孩子们都说:“很沉,端不动。”这时,我把塑料盆放在滑梯上,塑料盆很快滑了下去。“啊,这么重的东西也能滑下去!”孩子们发出感…  相似文献   

8.
陈明华  秦志强 《师道》2003,(4):29-29
有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们有些麻烦。每天顽皮的孩子总要聚到他这里,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威胁,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但都无济于事。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来劲,石头扔得更欢了。出于无奈,老人将孩子们召集起来,说:“我慢慢喜欢上了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为此我愿意付给你们每天一块钱,作为扔石头的报酬。”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老人这一新奇的提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孩子们一块钱。随后,老人试探着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财政上有些困难,每天只能…  相似文献   

9.
有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们有些麻烦。每天顽皮的孩子总要聚到他这里,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威胁,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但都无济于事。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来劲,石头扔得更欢了。出于无奈,老人将孩子们召集起来,说:“我慢慢喜欢上了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为此我愿意付给你们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扔石头的报酬。”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老人这一新奇的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孩子们一块钱。随后,老人试探着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财政上有些困难,每…  相似文献   

10.
开学已1月有余,可班上的几个后进生还是那么不开窍。无论你怎样努力,还是让你看不到希望,似一个个没有生命的石头。我沮丧极了。 星期天,曾是那么天真活泼的女儿,此刻也被我郁闷的情绪感染,懒懒地蜷缩在长椅上。“走,淼淼,出去转转吧!”“真的?到哪儿去?我邀上胡肖仪和肖婷,好吗?”“去吧!”“耶!”女儿大叫一声,旋风般的出去了。一会儿,孩子们来了,“走,到前边大桥去。”“走!”还没等我说完,她们早巳跑远。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我去学校接儿子,路上碰见了好久不见的朋友小李。因为她的女儿在我儿子的学校就读已经一年多了,我顿时觉得碰到了合适的交流对象,要说的话也一连串儿涌了出来。当我问起小李对英国小学教育的感受时,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到:"比中国好多了。孩子在这儿学习无忧无虑,轻轻松松,很多时候是在娱乐中不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有些麻烦,每天调皮的孩子总要聚到他这里,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们似乎更来劲,石头扔得更欢了。后来,老人采取了一种离奇的办法:他把孩子们召集起来,说:“我现在慢慢的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为此,我愿意付你们每人每天一元钱,作为你们向我房子扔石头的报酬。”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这个协议。于是,每天在约定时间,孩子们便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他们一元钱。几天后,老人提出因经济困难,每人每天只能有!毛钱的报酬了。…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前苏联儿童文学家盖达尔带着5岁的小女儿珍妮到一个少先队的夏令营营地去,为少年朋友们讲自己创作的童话故事——《一块烫石头》。正当孩子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盖达尔讲故事的时候,小珍妮却旁若无人地在礼堂里走来走去,有时还使劲地跺脚,发出恼人的声响,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从她那洋洋得意的神情中,似乎可以看出她心里在这样想:我是多么了不起啊,因为我是盖达尔的女儿,你们一个个都在听我的爸爸讲故事呢!  相似文献   

14.
爱心的回报     
天楚 《现代家教》2002,(8):22-22
在我居住的小区里,女儿有5个女同学。因为我们的家比其他同学家宽敞明亮,所以,放学之后,孩子们都喜欢到我家来和女儿一起做作业,星期天也喜欢在一起玩。6个小女孩亲密得像亲姐妹一样。我和丈夫也很高兴,经常备些好吃的让女儿跟她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5.
换位     
两个是邻居,同时上学,同时毕业,分配在同一个办公室,并且穿同样的制服.唯一不同的是,小李坐在外面一点,小刘坐在里面.  相似文献   

16.
朱辉 《教育与职业》2004,(25):40-40
“什么‘天生我材必有用’!你看小刘只有中专学历,现在在外企当业务员,一个月挣七八千,我研究生文凭都快拿到了,各种证书一大堆却只能拿一千……”那天喝酒时,小李愤愤地说。  相似文献   

17.
周芳  陈秀娣 《班主任》2014,(8):36-48
一忌冷漠无情、置之不理下课铃响,小李急着交完作业出去玩,拿起本子一转身,刚巧碰到后座小刘的眼睛,小刘的左眼很快布满血丝。班主任得知此事后,让小李扶着小刘去学校医务室,还异常冷漠地对小李说:“你是肇事者,老师讲的安全问题你不听,自己惹的麻烦自己处理,和老师没有一点儿关系。”然后教育全班学生说:“该讲的老师都讲了,谁要是再出现安全事故,谁就自己想办法处理。”说完摔门而去。  相似文献   

18.
杨蓉 《幼儿教育》2000,(5):40-40
场景:节假日,大人带着孩子去参加朋友聚会,孩子们也会趁机乐一乐,可同事小李的女儿却与小伙伴格格不入,一个人呆在一旁默不作声,似乎周围的一切与她无关;在少年宫的小舞台前,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紧拽着妈妈的衣服,不敢上台表演,尽管妈妈苦口婆心地用“男子汉要勇敢”之类的话鼓励他,也无济于事;在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时,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敢举手发言,不敢与同伴竞争,  相似文献   

19.
送水     
数学课上,张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勘探队的小李和小刘在一座荒无人烟的山上勘探,预计还要工作6天才能完成勘探任务,可他们俩所带的饮用水只剩2瓶了。小李、小刘和指挥部联系后,指挥部立即派小王去送水。已知在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至少要喝1瓶水,且每人上、下山至少各需1天。请问:小王至少要背多少瓶水上山?  相似文献   

20.
向孩子道歉     
一天,女儿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搭积木,我一不小心踢翻了她们精心搭起来的屋子,孩子们的小脸上马上露出了不高兴的神情。我看了看女儿,便诚恳地说:“对不起,妈妈不是故意的。”女儿马上说:“没关系,我们重新搭吧。”这样,孩子们又重新认真地搭了起来,全然忘记了刚才的不快。我的朋友看到了这一情景,打趣地说:“你还真够民主呢,难怪你的女儿这么懂事。”我笑笑说:“大人错了的时候,也应该向孩子道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