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针对复杂的自由曲线型焊缝的焊接作业,对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焊接系统进行改进。将机器视觉与工业机器人相结合,搭建"eye-to-hand"视觉系统。首先采用工业相机采集焊缝图像并发送至工控机,通过焊缝识别算法进行识别以获取焊缝信息;然后结合焊接工艺参数及焊缝信息建立焊接模型,并引入粒子群算法对机器人进行轨迹规划;最后将轨迹规划结果通过以太网发送至机器人,以此引导工业机器人完成焊接作业。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工业机器人焊接系统可自主完成复杂曲线型焊缝的识别及轨迹规划,且焊接效果满足要求,有效地提高了工业机器人在焊接场景下的智能化及自主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弧焊机器人的主要工艺问题之一是需要保证零件焊接的一致性,当焊缝接头位置因工件加工、夹具装配以及热应力变形等因素发生变化时,需借助传感器实时准确引导机器人来确定焊缝位置.激光视觉传感赋予机器人“看”的功能,大大促进了焊接自动化程度.为此,以Panasonic-TA1400六自由度弧焊机器人为试验平台,针对V型坡口MAG焊焊缝视觉传感实时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领域平均滤波和小波降噪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滤除了焊接背景噪声.采用小波边缘检测算法获取了激光光带边缘.对焊缝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中心线抽取和特征点检测提出了逐行搜索求平均值和模板匹配法等切实可行的算法.试验表明,该图像处理流程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后续跟踪系统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薄涛 《唐山学院学报》2018,31(3):11-13,34
机器人焊接因受到加工精度、组装精度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焊枪在运行时不可避免地会偏离焊缝位置,从而影响焊接品质。因此对焊缝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实现机器人焊接自动跟踪,即通过将焊缝与背景进行有效区分,提取出焊缝图像的中心线,为自动跟踪系统提供可靠信息,帮助机器人焊枪纠偏,提高焊接精度,实现焊接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4.
工程机械典型接头的弧焊机器人焊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弧焊机器人应用于工程机械结构件的制造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工程机械结构件的特点及其焊接工艺,阐述了Panasonic-TA1400机器人焊接系统的组成,介绍了焊缝起始点寻位和电弧传感焊缝跟踪技术,讨论了机器人示教编程要领。在此基础上,使用在线示教编程方法,对工程机械结构件典型接头机器人自动焊做了大量工艺试验,包括对接平焊缝单面焊双面成形和T形接头角焊缝船形位置焊接。结果表明,采用弧焊机器人焊接工程机械结构件是行之有效,所完成的焊缝成形美观、熔宽一致、波纹致密且焊接质量好。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激光焊接复杂焊缝的精确跟踪,利用视觉传感器,构建了拼接焊缝的测量系统,给出了测量计算焊缝中心线、宽度及曲面法矢信息的方法,给出了测量坐标系到摄像机坐标系的变换关系,规划了焊枪行走路径。并且进行了复杂焊缝的跟踪实验。实验表明,研究的基于视觉测量激光焊接复杂焊缝跟踪控制系统,能够满足三维激光焊接的跟踪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无轨道自动跟踪管道焊接机器人,主要对其视觉焊缝跟踪实时图像处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针对焊接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噪声和跟踪精度的要求,研究采用结构光CCD传感器检测系统和图像采集卡进行计算机软件图像处理,对其中模板滤波、边缘检测、轮廓跟踪、激光带中心线的抽取和特征点检测进行了研究。该套处理方法效果好,处理速度快,能够满足跟踪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嘉应学院学报》2017,(8):16-20
为了解决目前工业机器人示教调试工作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滤波跟踪算法的视觉伺服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相关滤波跟踪算法对目标进行跟踪,将目标的实时状态发送给机器人控制器进行处理,实现机器人对目标的跟踪.通过搭建的视觉伺服实验平台对机器人控制效果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对视觉伺服往实用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其它工程技术学科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任志武1995年10月验收,依托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的现代焊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在智能化焊接方面,对焊接熔池流体动力学状态及传热过程、弧焊熔滴过渡行为、焊缝成形稳定性、熔透控制、焊缝跟踪、焊接机器人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预测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缝成形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DOE方法的全因子试验设计,在机器人焊接系统上对低碳钢进行两因素三水平焊接实验,定量分析了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缝成形参数间的关系,建立相关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熔深、熔宽不仅受焊接功率和焊接速度主效应的影响,还受其交互作用的影响;余高只受到焊接功率和焊接速度主效应的影响,而与交叉效应无关,且通过实验确定了熔深、熔宽和余高的预测范围。结果表明,基于DOE方法的焊接试验设计为获得性能优异的焊接接头质量提供了参考,为实现焊接过程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焊接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工艺技术之一.焊缝跟踪是实现焊接过程自动化的关键因素,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前提.本文综述了电弧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并详细论述了旋转扫描式电弧传感器在焊缝跟踪中的研究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1.
使用机器人进行焊接作业是提升工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合理的工艺参数是保障机器人焊接质量的关键。针对现有焊接工艺参数优化方法易陷入局部最小、训练时间长、拟合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双权值神经网络的新算法。该方法利用混沌麻雀搜索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为双权值神经网络的方向权值、核心权值、幅值选取最优参数。提出了基于新算法的焊接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建立焊接工艺参数与焊接质量之间的映射模型,获取最优焊接参数。分别采用模拟数据与实测激光焊接实验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混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双权值神经网络迭代速度快、拟合精度高,较传统的双权值神经网络和径向基神经网络性能更优,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焊接机器人工艺参数的高效设定。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机器人协作建图算法复杂度高、实时性差和稀疏点云地图信息量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SLAM的多机器人协作地图构建算法.该算法选择一个机器人开始建图,其他参与协作的机器人共用被选机器人的图像帧进行初始化,并建立统一世界坐标系.在被选机器人建图过程中,激活与其存在共视关系的机器人,借助关键帧跟踪模型得到被激活机器人所...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中角焊缝焊接存在着较多的焊接性质量问题,引起此问题的是技术规范设计上的不严格到焊接操作者的不重视等一系列原因,贯穿于整个生产实训过程中的偏见尤甚,因此加强对焊接角焊缝的认识、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严格执行焊接工艺,加强对角焊缝的焊接检验,成为提高角焊缝焊接质量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视觉伺服研究中,不考虑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把机器人当作一个理想定位设备.结合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采用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控制器和常规PD控制器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机器人对目标运动的跟踪.并对一个二连杆视觉伺服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柳州师专学报》2016,(2):145-147
为提高焊接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由PC机和多台机械手组成焊接机器人的硬件系统,针对单台和多台焊接机器人采用不同的协同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区域联动策略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实现了单台机器人的焊接路径最优化和多台机器人协同工作的任务效率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以汽车、军工业等行业中的钣金零部件焊接为研究对象,基于Robotstudio仿真软件设计了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给出了该工作站的总体方案、布局和工艺流程,并以某产品为例说明焊接工作站的仿真过程。通过机器人与变位机、导轨相互配合,实现钣金零部件的批量化焊接加工,特别是对于一些焊缝大小不规律的部件,可以保证钣金零部件的焊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满足市场需要,提升企业的生产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针于激光焊接所要求的紧密焊缝,构建以磁光传感器为核心的焊缝检测装置,该装置能检测出反映焊缝特征的磁光图像.通过分析磁光图像的特点,确定磁光图像中过渡带的中心为焊缝中心.最后,通过中值滤波,获得比较清晰的磁光图像,并把该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获得沿焊缝两侧的灰度变化图,通过分析灰度变化图,能获得焊缝的测量中心,这为利用磁光图像进行微焊缝跟踪的激光焊接确定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焊接视觉跟踪过程中存在定位焊点、表面划痕等干扰,线结构光在待焊装配缝处调制特征难以稳定、高效提取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后形态学滤波的干扰剔除方法,通过分析线结构光投影、干扰的分布规律,研究一种开-闭相结合的形态学滤波干扰剔除算法,结合滤波模板结构形状、宽度等参数优化,提升了形态学滤波算法的效率,为焊缝视觉跟踪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循迹是智能机器人小车所有动作的基础,循迹算法决定了循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白条跟踪和十字交叉点检测是基于16路光电传感器的循迹小车的两大基本功能,通过对该两大功能的实现算法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及验证,提出一种全程高速扫描累计十字点PID控制算法。实验证明,此算法循迹稳定,对十字交叉点的检测准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舰船焊接机器人下半部自行式小车的方案设计,传动系统,电机功率计算以及自行式小车的运动分析和误差分析。文章最后介绍了样机的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