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江雪》一课的教学中,我见到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师:同学们,这首诗咱们学完了,学得很好,老师想问: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生1:老师,我有个问题。这位爷爷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到江中钓鱼?生2:我想是因为那老爷爷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生3:可能那老爷爷钓了鱼是要去卖的。师:有些道理,你明白了吗?生1:哦!(恍然大悟状)生2:老师,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师:是吗?有不同看法吗?生1:那有什么,可将冰凿破呀!生2:有时天冷,河面不一定会结冰的。师:哦!是这样,你明白了吗?生:嗯。(二)师:学了这首诗,还有不懂的问题吗?生1:老师,那…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分析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教学现象,有助于我们教学行为的优化、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规律的探索,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下面,我撷取—位年轻教师执教“比高矮”的两个教学片断,加以剖析说明. 片断一:这样的问题需要吗? (课始,教师出示图片,创设情境,内容是排队购票) 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图上有人在排队买票. 生2:图上有老爷爷,有阿姨,还有小朋友. 师: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谁高谁矮? 生3:大人高,小朋友矮. 生4:老爷爷最高,小女孩最矮. 师:这三个小朋友相比呢? 生5:两个男孩子高,小女孩矮. 师:这两个男孩子比较呢?  相似文献   

3.
正一课前谈话,引出"云"师:上课之前,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个小朋友(课件出示一朵白云),谁来跟他打个招呼?生:小云朵,你好啊!你看起来很高兴哦!师:是呀,来到课堂,看到这么多小朋友,小云朵能不高兴嘛!这个小云朵啊,会变魔术哦!请你用一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各种卡通云的图片)生:白云变成了七只小绵羊。生:两个小朋友坐在白云羊上,正在游玩呢。生:白云上建起了美丽的房子。生:一个小男孩坐在白云上在大海里钓鱼。生:几个小朋友用白云做成了秋千。  相似文献   

4.
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我画的是什么? 生:直线。 师:直线有什么特点? 生:直线没有端点,是直的,无限长。 师:现在老师请你在练  相似文献   

5.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通过观察图我们学习了《晨读》的第一、二自然节。先一起回忆一下,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 生:一个秋天的早晨。 师:(板书:秋天、早晨)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生:农村的一个小院子里。 师:(板书:农村)图上画的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有三个小伙伴。他们坐在磨台上认真读书。 师:(板书:三个小伙伴、磨台上)谁能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片断一师: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画的我们班的教室平面图,谁能够从图上找到自己的座位?生:我的座位在这里。生:这是我的座位。师:你能告诉大家图上的讲桌和最后  相似文献   

7.
师:请看第五幅图。图上画的是谁,它在干什么?这一部分(指着小猫想象的部分)画的是什么意思? 生:(略) 师:请一个同学读第一句话。 生:小猫看见了,就把小鱼种在地里。 师:小猫“看见”了什么?为什么把鱼种在地里?  相似文献   

8.
片断一 师:(出示图片)老师这儿有一幅画,大家看看图上画着谁?他们在干什么? 生:图上画着一个小姑娘和一只狗,小姑娘把b和a推到一起,跟在她后面的狗在叫。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小姑娘觉得b和a太孤单了,就让它们在一起做好朋友,他们合起来就组成了音节。哪位同学愿意把这个音节读给大家听?读得好的同学我们  相似文献   

9.
一、看图说话导入 出示一幅图画. 师:同学们,你看图上面了哪些景物? 生:图上画了红红的太阳、漂亮的房子、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 师:谁能将这些景物连贯起来说两句话? 生:火红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绿油油的树木围在漂亮的房子周围,草地碧绿碧绿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上册第41页的内容。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师:一个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生:一个顶点,两条边。(学生边讲老师边画出一个角)师:那么怎样判断角的大小呢?生:张口大就大,张口小就小。师:你们认识什么角?生:直角。师:谁来画一个直角给大家看看?生:在黑板画直角。师:他画对了吗?(指名回答)生:对了。师:请你给大家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判断他画的是直角,好吗?  相似文献   

11.
【片段1】画图游戏,激发兴趣。(教师随意在黑板上画上一大一小两图形)师:谁愿意上来给这幅图涂上颜色,请两位学生上来比一比谁涂得快?(比后教师宣布获胜者)生:(表示反对)老师,这样比赛不公平。  相似文献   

12.
教学片断 在一年级艺术课《金色小提琴》中,有一幅内容为小熊拉琴的画。课上教师先请孩子们看图编故事,当老师按教参说“小熊拉琴”时,立刻遭到一位学生的反对: 生1:老师,那不是小熊,是小狗。 师:是吗?(教师愣了一下)生1认为图上画的是小狗。那我们大家再仔细看一看,图上的小动物到底是什么? 生2:是小熊。 生3:是小狗。 (学生中间开始出现争论)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太一致,能说说理由吗? 生4:我觉得是小狗,书上画的小狗都这样。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角的认识"教学片段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这里有几条直线?生:这里有一条直线。师:现在老师在这条直线上点一个点,能看到几条射线?生:两条射线。师: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生:我发现了直线的长度是射线的2倍。  相似文献   

14.
片断:理解“平均分”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动手分物体,你对平均分有哪些认识?生:平均分就是把一些东西分成相等的几份。生:平均分的结果要每份同样多。生:如果每份结果不一样就不是平均分。师:说得多好啊!现在老师再给你10颗糖,不告诉你分的份数,你会把它平均分吗?生:会!师:请大家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分一分。(生分完后)谁愿意带着你的练习纸上讲台交流展示一下,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分的。生:我把10颗糖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5颗。(见图1)生:我把10颗糖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都是2颗。(见图2)图1图2图3师:同学们,这两种分法是平均分吗?生:是!师:…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师:同学们都喜欢听“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你想知道小猫是怎样安排工作和休息的吗?(大屏幕出示:小黑猫连续钓3天鱼休息一天,小花猫连续钓5天鱼休息一天)它们的好朋友小兔准备在4月份里选一天去看望它们,如果是你,你会选哪一天呢?生:我选它们钓鱼的时间去,可以切磋一下钓鱼的技艺。生:我选星期六或星期日去,因为双休日我才有空。生:我选它们傍晚收工休息的时候去。(此时,教者的脸绷得更紧了。但是,他毕竟是学科带头人,赶紧启发)师:刚才有同学考虑到了休息的时候,假如你是小兔,还会选什么时候去?生:我选小黑猫和小花猫都休息的一天去。师…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优质课教学评比大赛中,有两位教师分别执教《四个太阳》,并且这两位教师设计了一个共同的教学环节,即学完课文后,有一个拓展训练:你想画什么太阳,送给谁?同样是画太阳,却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案例一:师:同学们,文中的小朋友画了四个太阳,把绿太阳送给夏天,把红太阳送给冬天,把黄太阳送给秋天,把彩色的太阳送给春天。如果让你画一个太阳,你会画什么太阳?会送给谁呢?生1:我会画个蓝色的太阳,送给大海,因为大海是蓝色的。生2:我也会画个蓝色的太阳,送给蓝天,因为蓝天是蓝色的。生3:我会画个绿绿的太阳,送给小树,因为树叶是绿色的。生4:…  相似文献   

17.
赵彦 《四川教育》2003,(5):34-34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最喜欢谜语了,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你们猜猜谜底是什么。“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树儿见它招手,花儿见它点头。红旗见它舞蹈,风铃见它歌唱。”生:风!师:对!是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画风》。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生:谁在画风?他们是怎样画的?生:风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怎么画?师:快打开书,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生:(自由读课文)师:刚才你们提的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吗?告诉同组的同学,你读懂了什么,看谁的收获多。生:(组内汇报)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老师想请教一下大家,…  相似文献   

18.
案例二年级数学教材《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要让学生学会画角。下面是两个案例。教学案例一: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画角。画角一般分三步:第一步,先画顶点。第一步,先画什么?生:先画顶点。师:第二步,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第二步,再画什么?生:再画一条边。师:从哪儿起画一条边?生:从顶点起。师:第三步,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边。第三步,再画什么?生1:再画一条边。生2:从顶点起画一条边。生3: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一条边。师:说得真好。谁能完整地说出画角是分哪三步画的?生:(略)师: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三步来画一画。教学案例二:师:在上课前…  相似文献   

19.
吴文娟 《云南教育》2003,(34):42-42
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二册数学“比例尺”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师:(出示一本书的封面)这本书长24厘米,宽18厘米,你能在练习本上画出这本书的示意图吗?看谁画得最像?中途有学生反映,练习本上画不下。老师让他自己想办法,他发现应该将图缩小了画。老师将学生画的图选出几幅贴在黑板上。师:观察一下,哪几幅最像?(学生指出几幅像的和几幅不像的。)师:请画图的同学说说你画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确定长和宽的?生1:我画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我是想3是24和18的公约数,我就把长和宽同时缩小了3倍。生2:我画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  相似文献   

20.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天天在一起学习,大家都是好朋友,对不对啊?生:对。师:现在,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好不好?生:好。师:你们知道这位新朋友是谁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放动画课件,并启发学生寻找线条。)生:线条。犤评析:教师教态和蔼,语言亲切,创设了一种愉快的情境,很快拉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导入新课。犦三、探讨感知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你能到前面把它们的样子画下来吗?(请两位同学到投影仪上画出几种线条)师:同学们画的线条真漂亮。你们知道吗?这位新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