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芳  蒋军 《小学生》2010,(3):50-51
所谓“童话”,字面意思就是“儿童的话”,它是作家揣摩儿童心理,模拟儿童语言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其实儿童自己就是“天生的童话作家”,比喻、拟人在儿童那里不是一种修辞方法,而就是他们说话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略有虚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与生俱来的品质,同时也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略有虚构”像幽灵一样游荡在报告文学创作的天空,它时时诱惑着报告文学作家,也警示着报告文学作家,是无法回避的。因此,研究新时期报告文学“略有虚构”的真正内蕴,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幽默     
《教师博览》2009,(10):32-32
开心与关心 一天。在幼儿园的儿子问我:“妈妈,开心是什么意思?”“开心就是高兴的意思。”我说。“哦,我明白了。”儿子说,“那关心就是不高兴的意思了?”  相似文献   

4.
刚进西点军校,军校就给我上了一课。军校里,学年之间等级非常分明,一年级新生被称为“庶民”,在学校里地位最低。而“幽灵行动”则成为“庶民”向学长们发泄不满的最佳途径。所谓“幽灵行动”其实就是学生团体之间以幽灵为名义,搞恶作剧捉弄对方。  相似文献   

5.
在欧洲东部和俄罗斯,最为奇特的神秘现象之一就是“幽灵”火车之谜。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关于“幽灵”炎车的报道,怪诞的“鬼火车”事件曾在俄罗斯的一些报纸媒体上多次被报道,莫斯科大学的科学家也曾对“幽灵”火车现象进行过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人人是我     
先生解释“我”字道:“我,就是我。”志成记在心里。 下午,放学回家,他爸爸打开课本指着“我”字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7.
《蜜之哀伤》是主要由老作家上山和金鱼的对话而构成的灵异怪诞小说,“蜜”一般指“蜜月”,即指老作家上山和既是金鱼又是女性赤井赤子之间的短暂而又恩爱的“蜜月”期;“哀伤”是日本文学主题精神,身体欠佳的老作家和死期临近的金鱼恩爱,女“幽灵”田村百合子生前与外面还有情人的男友之间关系和另一个女“幽灵”生前与老作家和后来结婚男友之间关系无不充满“哀伤”和“无常”。  相似文献   

8.
标题隐含     
杨亚玲 《语文知识》2004,(11):30-31
有些章的标题往往含有超出字面的意义。如“名茶制作”其实是“怎样制作名茶,制作名茶的方法”的意思,“我写小说”是“我写小说的情况(感想、体会)”或“我是怎样写小说的”之类的意思。这种标题中含有超出字面意义的现象就是标题隐含。  相似文献   

9.
吝啬的名人     
西安才子贾平凹人称啬皮,在陕西方言里啬皮就是吝啬小气的意思。据说贾才子大学毕业后留在西安,无房又无妻,就住在作家张敏家里。每天做饭前,贾才子对张太太说:“嫂子,你别为我做别的,往锅里多加一瓢水就成。”  相似文献   

10.
笑话数则     
现学现用小丽:“爸爸,同志,是什么意思?”爸爸:“比方说,我、你,还有我的同事,我们都是同志。”小丽:“政府是什么意思?”爸爸:“政府是一个管理机构,比方说在我们家里,你妈妈就是政府。”小丽:“那么,未来是什么意思?”爸爸:“未来就是希望,比方说你的  相似文献   

11.
第6号体会     
我现在是作家。不过我小时候不是作家。我小时候写作文没有得到过老师任何一次讲评。老师都是讲评别的同学的作文。讲评的意思就是好评。我总是听讲  相似文献   

12.
Hi,everybody!I'm“neither…nor…”,人们都说我的意思是“既不……也不……”。我有两个好邻居:一是左邻“either…or…”,人们都说他的意思是“或者……或者……”,也有人说他的意思是“不是……就是……”;另一个是右舍“both…and…”,人们给他起个外号叫“两个都……”。大家想了解我们吗?请看:  相似文献   

13.
田中达也一惊,回头一看,一个身着和服的老爷爷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他的身后。“老爷爷是……”“我是幽灵啊,成为幽灵还不到15年。因为我被收在了画框里,平时伙伴们就管我叫画框幽灵。不过我常常钻出来。今天,到车站对面的一个伙伴处去办事。出去时,因为手纸用光了,就顺手带了几张《幽灵新闻》,不想途中却被风给吹跑了。”其中一张,就被田中达也捡到了。老爷爷接着说:“幽灵们常常到这幢房子里来。幽灵可多了,像住在学校杂物室里的杂物室幽灵,在公园破电车里安家的车幽灵,住在郊外林子里的林子幽灵,还有以澡堂烟囱或酒窖为家的烟囱幽灵和酒窖…  相似文献   

14.
古代史官周任曾经说过:“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力”,意思就是施展自己的能力,整句话的意思是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职,切不可尸位素餐。一学期的班务工作实践,使我越来越坚信周任言论之正确——高中班干当“陈力”,也能“陈力”。  相似文献   

15.
四十三年之后又“考作文”在我成为作家之后,虽然我把编辑约稿称为“命题作文”,毕竟那只是比喻而已。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两个孩子都早已戴上硕士方帽的我,在2000年7月7日,居然进入考场当了一回“考生”,当场写了一篇作文!那天上海《青年报》编辑突然给我来电话,希望我作为作家也能够参加“高考作文”。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在我看来,作家如果怕作文,就甭当作家了。下午二时整,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试题是这样的:阅读下列提示,根据要求写作: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源远流长,埃菲尔铁塔就是1889年世博会的主题塔,它至今仍是…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段:师:(初读课文后)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难题?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生:我想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师:(板书:奇妙)谁来说说?生:我知道。我可以用分解法来解释,“奇”就是奇怪的意思,“妙”是美妙的意思。也就是“奇怪美妙”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奇”应该是奇特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是“稀奇”的意思。(场面有点乱,几种意见相持不下。)师: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说明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大家找找“奇妙”躲在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出有关句子来读一读。生:在第一节。(生读句子)生:在最后一节也有。(生读句子)师:谁能根据课文内容用…  相似文献   

17.
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其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诗。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多年以来,我一直把“当午”的“当”宇理解为“当着”,把“当午”给学生们讲成“当着正午或中午”。现在,我读的书比以前多了一些,才知道“当午”的“当”不是“当着”的意思,而是“正”的意思,“当午”就是“正午”。  相似文献   

18.
无法用眼睛看世界,我就用心去“看”世界;看不到颜色,我就靠想像,我的世界也是五彩缤纷的。———袁靓心语袁靓,上海盲童学校的学生,自幼酷爱童话,是中国第一个盲童作家。2000年,她的第一本书———《袁靓童话集》问世,2002年,她创作的近20万字的《一个盲童作家的内心独白———袁靓作品选》在全国公开发行。袁靓现为中国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学员、《少年报》小记者。苦难的童年1987年11月12日,袁靓出生在上海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靓”就是漂亮的意思。袁靓的父母给她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她能长得漂亮,过得幸福。…  相似文献   

19.
我叫颜妍。妈妈说,“妍”是美丽的意思,“颜妍”这个名字又顺口,又好听。可是,就是因为这个名字,让我在高中开学第一天里头,遭遇了一次“撞车”事件。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新班主任在讲台上点名:“Yanyan!”我应声答“到”,同时起立的还有一个高个子男生。  相似文献   

20.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句话我最初是从一本书上看到的,可是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则是在我经历了一件事情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