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1年,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刊行,掀开了“新红学”历史的第一页,直到1954年,新红学始终是红学园地上的主要潮流。我们把红学史上的1921年到1954年称之为新红学时期。在新红学出现以前,旧红学中的索隐派在《红楼梦》研究领域中占据着压倒优势,使红学陷于停滞状态。新红学以收集的确凿史料,考证的确切结果,否定了索隐派的形  相似文献   

2.
对秦可卿其人其事的研究,是近年来红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对秦可卿身世的探究,更是引发了一场持久的论争。各种新说新解层出不穷,索隐、考证等传统方法与文本研究、美学阐释等现代方法并举,民间红学与主流红学对峙。这场红学热在把相关命题的研究推向深入的同时,却也留下很多值得反思和反省的问题。本文重提这一话题,一来是想从文本、文化研究的角度对秦可卿身世做一番重新探究,二来是想在纷争过后,重新还原其作为红学命题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3.
针对周汝昌先生关于“什么是红学”的一些说法,从哲学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红学就是红楼梦研究的简称。红学就是《红楼梦》研究中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统一体,这两方面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借口特殊性来否定排斥普遍性内容,也不能把两方面互相割裂开来,看成两回事。论述了周先生等研究中的哲学方法和论证逻辑问题。  相似文献   

4.
回应俞平伯先生晚年关于红学研究乱象的自省是目前红学研究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其中,对脂批应该全面、辩证、科学地看。研究脂批,应该研究全部的脂批,并且要作综合分析,而不是片面强调某一部分。脂批"打架"现象证明脂批可能是假的。脂批即使是真,也不能把脂砚斋的批语作为研究《红楼梦》的根据和起点,红学研究应从脂批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5.
以周汝昌先生的部分红学研究成果、研红方法为例,联系刘再复、梁归智、周岭等先生的评价,论证科学的红学研究应该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力戒"骂杀"与"捧杀"。红学研究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红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郭皓政 《鄂州大学学报》2011,18(1):57-59,69
传统经学与现代"红学"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相似之处。经学在汉代诞生之初,就肩负起了捍卫儒家经典权威性的使命。至于在学术史上的意义,只是它附带的成果。而"新红学"在诞生之初,是以倡导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主要目标,由于其声势较大,客观上推动了《红楼梦》的经典化进程。"红学"刚刚踏上征程。《红楼梦》研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如文本研究、文献清理等等。就像传统的经学可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样,"红学"作为一种治学方法,也不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红学"主要指胡适开创的"新红学";广义的"红学"则是开放的,它应致力于廓清笼罩在《红楼梦》上空的迷雾,真正成为研究《红楼梦》的专门之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略地回顾了“红学”索隐派的历史.并对这种错误的文学研究方法作了简略的批评.进而从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这种方法过去成为“红学”主盟者而至今不绝的文化内涵:一是历史精神与文学精神的矛盾.二是封建专制迫使文人以文而曲折讽谏.三是小说理论不完备.把作品世界等同于现实世界,四是对现实主义理论理解和运用上的简单化.  相似文献   

8.
一以对《红楼梦》的研究方法作为区别不同红学学派的依据,红学史上,一般认为存在四大学派,那就是评点派、索隐派、考证派、小说批评派。也有些研究者认为评点派人数既少,对《红楼梦》研究的文字也不多,不能算作一个学派,那么,红学就只有三大学派了。但是,只要我们对迄今为止的红学著述作一番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就会发现,红学自它诞生以来,不是只有三大或四  相似文献   

9.
牛芳 《文教资料》2010,(25):17-18
2005年的红学研究中鲜有真正有重大价值的著述、论文、观点。文献研究方面出现"草根红学"的新见解,文本研究方面大多是对以往观点的重复,对红学研究及红学史的反观与思考,是该年度红学研究最重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红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存在着相当多的误区。在索隐、考证、评论这“红学三派”中,索隐派极容易误导读者,考证派有贡献也有局限,评论派则代表着红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的红学热引人注目,其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只有认真从学术史角度对红学加以反思和清理,客观评价红学的历史与现状,《红楼梦》研究才会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刘梦溪先生把红学研究分为索引派、考证派、小说批评派三大流派,在对这三个流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分析后,他指出:“索引派红学,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实际上已经终结了。”“考证派红学的兴旺时期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有点像《红楼梦》里的贾府: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由于《红楼梦》是一部具有典范意义上的长篇巨制,任何一种新的文学观念或新的批评方法,都可以在红学研究中得以发挥。多样化的小说批评方法,必然为小说批评派红学打开无限广大的领域。从这一点来说,红学的小说批评具有索引派和考证派不可比拟的生命力。”(刘梦溪《红学》177、105、241页)我赞成梦溪先生的这一观点。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认为,二十一世纪红学研究的主流,只能是小说批评派红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周汝昌先生和余英时先生红学主张的分析,深化对"什么是红学""红学为何,红学何为""红学何以为学"的探讨和认识。文章提出"红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规定红学的研究对象、红学的本体性质及其要解决的特殊的问题、红学的研究方法,我们才有可能科学地认识伟大作品《红楼梦》。  相似文献   

13.
周汝昌之所以把从文学角度研究《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成就等等开出红学大门,是由于他没有中文系的学历,"文学理论水平又十分低下",扬长避短,就把从文艺学、美学角度研究《红楼梦》从红学中开除出去了。至于他的红学四学"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几乎全从臆断出发,证假为真,不具备"学"的特质。他的红学观从一个侧面证明曹雪芹"假作真时真亦假"预言的正确。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红学走向,是要在明确红学研究的共同旨归,把《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小说艺术推向新的时代高度,实现对《红楼梦》的超越与升华的前提下,着重于观念的转变与思维方式的更新,以现代观念重新审视红学,做出契合现代人观念,沟通现代人心灵的新探索,由脱离本体的孤立“红外线”热纷争中,回归本体,着力于文本意的诠释,关注当代文学创伤情况,特别要联系当代文学的力作与《红楼梦》的关系,进行比较对照,激活当前文学创伤,实现对《红楼梦》的继承发扬、超越升华,即便是考证,索隐也要以现代思维方式关注红学的共同旨归,把自己的研究纳入红学的共同旨归,从本体意义和诠释中寻求新的突点,寻求新的发现,形成多种研究视域,多种研究方法的交流互补,推动当代文学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5.
贾宝玉的女性化与黛、钗的美和丑——红楼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研究的文章、专著,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旧红学,新红学,现代红学以至未来红学,相延不绝。本文无意对博大精深的《红楼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只从一个角度,谈谈人们已经谈得很多的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并且把两个女主人公放在一起作一点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红学研究步履维艰,当前亟需“打假”纪国盛《红楼梦》是举世闻名的文学巨著,两百年来一直为学术研究者关注。自五四运动以来,由于诸多原因,红学研究可谓盛极一时,但平心而论理论成果却不很多。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晚年在香港的一次谈话中指出:“近年来国内外红学研...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观是我们认识世界、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社会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纵观二百多年来红学研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我认为红学研究也应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红学,既然是一门社会科学,就必须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18.
所谓红学,说白了,就是关于《红楼梦》研究的学问,把它作为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也未尝不可.既然如此,它就应当有一个明确的学科分野界限,否则就成为失去内在规定性的东拉西扯的大杂烩.换言之,只有牢牢把住红学自身的结构要素,才能使它在正路上运行、发展,否则即漶漫不经,甚至旁开支岔、脱离轨道,变成有红学之名而无红学之实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研究的现状令人不能满意。不考虑《红楼梦》的小说本质,或者把它当作各种思潮的试验田,或者把它当作充满主观色彩的谜语大全,或者把治经治史的方法用于研究《红楼梦》,导致了红学研究的每况愈下。这也表明了我们在古典文学研究方法上的陈旧与贫乏。红学研究应该立足于《红楼梦》本身,给人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胡文彬治红学,著述颇丰,成就卓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学风格。胡文彬曾学历史,所以历史的眼光成为他考察《红楼梦》及红学研究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视角,因此他的红学成就得益于他的历史感觉、宏观视野。同时,他非常注重搜集资料、整合资料和编辑出版红学资料,体现出他的实证工夫。他是一个淑世主义者,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积极入世情怀。这样的品性和个性无不体现在他的治学和著述之中。学术著作往往质朴少文,但胡文彬却能做到在质朴之中文采飞扬,显示了他扎实的文学功底和淬炼语言的功夫。胡文彬痴迷红学、执着于红学。他不仅是有成就有影响红学家,也是为红学呕心沥血的活动家和组织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