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经2HRZES/6HRE治疗后未愈的复治肺结核,改为在2HRZE/6HRE治疗方案基础上前3个月加用莫西沙星治疗。结果加用莫西沙星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肺部CT显示病灶明显好转、吸收。结论莫西沙星+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肺结核可明显提高治愈率,从而减少顽固性可能耐药结核的传播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遏止肺结核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最终对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远高于对照组(80.9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莫西沙星在治疗耐多药性肺结核中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作为该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索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吴俊  张可佳  方磊 《科技通报》2020,36(4):130-135
通过原位生长技术合成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g-C_3N_4@TiO_2@MoS_2,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全微孔测定仪等对复合材料的晶型、形貌、比表面积和孔径等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分析,并考察了该材料对水中莫西沙星的吸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主要晶相为锐钛矿型,MoS_2掺杂增大了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有效提高了材料对莫西沙星的吸附性能。当材料的投加量为0.5 g/L时,60 min的吸附去除率达到93.0%。在试验范围内莫西沙星去除率随着材料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平衡吸附容量逐渐降低。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对莫西沙星吸附过程的拟合度更好。氢键和π-π电子共轭作用是g-C_3N_4@TiO_2@MoS_2吸附莫西沙星的主要作用力。  相似文献   

5.
防止发生输液性静脉炎的措施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静脉是给药、补充营养及液体的必须通路之一。临床上静脉输液时,当输入高浓度液体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等,都会引起静脉炎。其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有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防止发生静脉炎的...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很大。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应加强用药过程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采取的最重要及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和营养的输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途径之一。老年人容易刺破血管壁造成穿刺失败,通过对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方法临床实践应用,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护理,从而提高了静脉穿刺率。  相似文献   

8.
谭玉环 《西藏科技》2009,(6):33-33,41
运用静脉输液法,让危重术后不能口服和肌肉注射的病人,通过静脉输液,确保药物输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潜在问题:液体外渗,增加病人的痛苦,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存在的不良反应 ,却常被人们所忽视 ,现就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护理介绍如下 :1 常见原因1 .1 反复穿刺使血管内膜受损 ,常发生在老年体弱的病人 ,由于长期运用静脉输液治疗疾病 ,反复在同一部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盐酸莫西沙星的合成工艺。按照L9(34)正交设计表条件进行试验,得到最佳的工艺:其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120分钟、结晶温度0-3℃。本方法可靠、简便,可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旺姆 《西藏科技》2014,(1):41-41,52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在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静脉输液时静脉留置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穿刺的紧张和疼痛感,而且可避免因反复扎针或穿刺而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卢美根(贝美前列腺素)、苏为坦(曲伏前列腺素)、适利达(拉坦前列腺素)三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根据浙江省某三甲眼科医院thiseye系统筛选合适的患者,通过电话随访,得到有效数据。结果:用药后88.14%的患者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其中使用卢美根的患者平均眼压降幅为3.15mmHg,使用苏为坦的患者平均眼压降幅为1.01mmHg,使用适利达的患者平均眼压降幅为3.36mmHg;92.98%的患者无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卢美根、苏为坦、适利达三种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良好,且每日一次给药,使用方便,是患者长期用药或术后稳定眼压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与抢救病人的必要措施之一,对于穿刺手法,排气一次成功等均已引起临床护士的普遍重视,但是静脉输液中有一些教课书无明文规定,操作中随机性大,而操作不当对人体确有危害的问题,却又易被临床护士所忽视。现将笔者临床总结如下:1输入人体的细小气...  相似文献   

15.
药物不良反应危害严重,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药物治疗疾病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了解和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必要的,临床用药时合理考虑这些因素,积极的控制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老年人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减少静脉炎发生率的对策,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跟药物浓度高、PH值过低或过高、药物毒性作用等药物本身因素有关外,还与输液速度、药物相互反应形成结晶以及封管方法、穿刺工具的选择、老年人血管特点、护士的穿刺技巧等有关。结论为防止老年人出现输注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的静脉炎,可以采取如:调节药物PH值、稀释药物浓度、提高护士操作技巧、掌握药物相关的理论知识,密切监测药品的不良反应、严格控制微粒的形成,适当调节输液速度,给予正确封管。发生静脉炎后及时判断并予局部热湿敷、西药或中药外敷、红外线照射等措施可以促进静脉炎较快的好转。  相似文献   

17.
中药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确切的疗效,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质量稳定,疗效温和可靠,剂量易控,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中药无毒,近年来对常用中药的不起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目前临床上中戍药不合理应用非常普遍,同类药物并开,诊断和用药不符,药物之间相互拮抗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中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不仅在于药物本身的毒性,也在于用药不当所造成的损害,可以说凡是药品,就会有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中西药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但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也时有发生,因此,合理应用中药,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下面就谈谈中药制剂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成药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并对引发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结合某医院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诊治使用中成药引发不良反应的588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分析不良反应的特征与表现,并对其原因探究。结果:在588位患者共使用中药种类高达80种,其中双黄连注射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居首位。临床不良反应特征中比例最高的就是过敏,同时伴有肝、肾、血液系统损害反应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均在31至60岁之间,病发时间大多数都是在服用药后的半小时以内。结论:中成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自身的体质、年龄有关,同时中成药的类型、质量及适用途径等因素也都是易造成中成药ADR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浓度氯化钾经微泵泵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低钾血症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经中心静脉微量泵泵入10%氯化钾纠正低血钾,评估疗效。结果所选60例患者中,24h内血清钾浓度恢复正常的56例(93.3%);48h内血清钾浓度恢复正常的2例(3.3%);2例(3.3%)患者反复出现低钾血症,给予同样处理后72h内纠正。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均明显改善,未出现疼痛、静脉炎等并发症,未发生高钾血症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经中心静脉微量泵泵入高浓度氯化钾,是纠正危重症患者低钾血症的有效补钾方法,降低了补钾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了补钾效率。  相似文献   

20.
陆必科 《大众科技》2013,(12):134-136
根据多年从事宠物诊疗的临床经验,通过对犬静脉输液的适应症、静脉输液的部位和方法、静脉输液的原则及剂型选择、静脉输液的量及速度的确定的具体分析,总结出较为科学的静脉输液在犬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和其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