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运动性猝死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运动医学专家对运动性猝死的研究与探讨从未停止过,人们对运动性猝死的定义、病因及其预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着体育科技的进步和全民健身运动参与群体的增加,开展对由于超负荷运动引发猝死问题的分析与总结,无论是对运动医学临床还是体育运动保健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大学生运动猝死的回顾显示:心源性猝死占九成,脑源性猝死仅占一成,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和心肌梗塞是引起大学生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运动负荷、超量运动、心理应激是影响大学生运动猝死的主要因素。提出严格体检制度,加强宣传教育,重视运动前、中、后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生运动猝死调查及教学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对我国大学生运动猝死进行回顾式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查的32例案例中,心源性猝死占9成,脑源性猝死仅占1成,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和心肌梗塞是引起大学生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运动负荷、超量运动、心理应激是影响大学生运动猝死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严格体检制度、提高学生自我监督能力等6条对策,预防或减少大学生运动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近期高校体育运动中猝死现象的发生情况,并深入探讨其病因,从而提高对猝死发生的预防及应对水平。方法:利用资料搜集、实例调查等方法,对1991-2011年多所高校69名运动性猝死案例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统计。结果:调查发现大一新生(19岁)猝死比率最高(55.07%),男女猝死比率为6.67:1,长跑猝死为各项运动猝死之首(46.38%),猝死的原因以心源性猝死为主(63.78%)。结论:对多所高校大学生猝死案例进行了调查及取证,且仔细分析了我国高校大学生猝死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具体、合理、系统的相关预防与监控措施,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U波的特点、与U波倒置相关的病症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运动猝死的原因,分析得出:U波倒置多为某种器质性心脏病所致,U波变化要更敏感于ST-T的变化;而导致运动猝死的原因中,心脏性猝死占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6.
运动猝死与运动员的医务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列举近年来国内外著名运动员的猝死事件,分析导致运动猝死的主要病因、诱致因素和预防工作上的疏漏,从而论述对运动员加强医务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猝死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动性猝死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思考,从运动性猝死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运动性猝死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显示全面健身已成为国家战略,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越来越得到更普通群众的认可,但是诸如城市马拉松等群众参与的体育运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包括“猝死事件”等相应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等整理并分析若干例马拉松猝死事件,并通过个人角度、商业运作、等对猝死事件进行分析,结论是商业运作不佳缺乏应急措施、城市马拉松文化沉淀不足、个人体质不佳等多方原因引起猝死事件的发生,文章最后以“猝死事件”为基础对国内城市马拉松赛事进行冷思考并对完善城市马拉松赛事及其提高全民运动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死亡——猝死,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虽然比较罕见,但对人们心理威胁很大,妨碍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提高,因此,警惕和防止运动后猝死的发生是每个运动医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们搜集了运动后猝死三例的资料,整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对于我国马拉松赛事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逻辑法在对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的动因进行解析与对WSR系统方法论特点及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提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其中,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以零风险管理、让人民共享健康福祉为目标导向,以营造良好的马拉松文化底蕴为根基,采用PDCA范式对影响马拉松猝死“物理—事理—人理”风险因素进行全面防范、闭环管理。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以建立健全马拉松赛事运行机制、完善马拉松猝死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评估机制、健全马拉松猝死风险应对机制与优化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协同机制为主要抓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共同体,实现全风险、全要素、全主体、全过程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猝死事件给我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频繁出现的运动损伤甚至运动猝死的发生,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分析了体育工作在组织管理、活动方式、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不足;提出科学健身理念,认清自身的身体、心理、工作负荷状况,做好三类运动人群的区分与预防,进一步提出全民健身保险,呼吁维护体育参与者的健康权益,以及高校、社会、医院三方牵手设想.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挖掘出国外运动性猝死研究的热点,包括:(1)胸部钝性创击和心震荡有关的运动性猝死的研究;(2)青年运动员中发生的非创伤性猝死的研究;(3)运动中猝死的发病率与生活习惯等因素关系的研究;(4)运动型猝死的医疗预防研究;(5)运动员心肌肥厚与结构性心肌病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3.
健身俱乐部会员猝死事件是体育伤害事故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其归责较为复杂。其中对健身俱乐部是否履行 安全保障义务的考察 是责任确定的重要方面。文章主要通过案例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36份裁判文书进行样本分析,研究了健身俱乐部会员猝死事件的判决结果,并从司法实践角度分析了健身俱乐部承担赔偿责任的判决理由。通过健身俱乐部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分析,提出判断 健身俱乐部是否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硬件标准和软件标准,同时就 加重消费者责任的格式条款 是否有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就健身俱乐部如何完善安全保障义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媒体相继报道,在社会上、在各种体育运动场合连续发生运动性猝死的意外事故。结合运动医学临床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述运动性猝死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级预防。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经常发生运动性伤病,大多是轻伤小病。但是也偶有严重的伤病伤害突发,顶级的事故就是运动性猝死。运动参加者必须提高警惕,科学训练。  相似文献   

15.
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研究法,对近年来高校学生运动性猝死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在分析高校28例大学生运动性猝死发生的内外原因和潜在诱因的基础上,探索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生理机制,并针对高校体育如何有效预防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教学措施与对策进行初步的探索,提出了要加强运动前的医学检查和随访,要重视运动中、后的医务监督,要具有运动现场的急救知识和方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年轻人运动性猝死与先天性心血管异常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有效预防年承人因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引起的运动性猝死,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对其中较为常见的肥厚性阻塞型心肌病、马凡氏综合症、冠状动脉先天畸形、W-P-W综合症及特发性长Q-T综合症的病因、病理、临床征象以诊断等问题进行阐述,并从预防的角度对上述患者的运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释心肌桥的形态结构和运动员心脏的特点,分析了心肌桥可能引起急性冠脉综合症、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尤其是在运动情况下,心肌缺氧缺血等情况会较为明显。而心律失常在长期从事严格运动训练的运动员中时有发生。研究认为,在运动员选材中应将心肌桥的检查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对运动员选材的成功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理念引领下,人民群众将更加重视和积极参与健康运动,不断推进我国国民健康运动事业迅速发展.在健身热情渐渐提升和运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健身风险事件也频频出现,比如运动性损伤、疾病,甚至猝死等,导致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生命安全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威胁.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国民健康运动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其特点分析了国民健康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从不同主体出发提出了治理国民健康运动风险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原因、运动性猝死发生后的法律归责以及大学生体育运动性猝死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体育教师、学校和大学生个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对体育运动伤害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相关理论和立法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民族的未来。体育运动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也是他们在课余时间最喜欢的项目之一,但近些年来,在体育运动中大学生猝死、伤病不断发生,缺乏在运动中的安全健康意识。本文从体育安全健康意识缺失入题,阐述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