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八四○年至四二年,英国资产阶级为保护非法的鸦片贸易,向我国发动了第一次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不论是战前英国鸦片贩子的走私贩毒,还是战争期间英军的武装进犯,以及战后英国侵略者凭借不平等条约在我国的横行,福建都遭受到严重的祸害。有侵略就有反抗,“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鸦片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2.
关于鸦片战争中英军北上的原因,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是这样论述的: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由此爆发。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这一说法首先来自于林则徐本人,在《英人续来兵船及粤省布置情形片》中,他认为“第恐在粤,无隙可乘,该处夷船趁此南风盛发,辄由深水外洋扬帆鼠窜”。在稍后的《英兵船在粤寻衅现续筹剿堵情形折》中,他这样写道,“被风拒之甚力,无隙可乘,故来者随到随开,即存者亦旋停旋驶”。  相似文献   

3.
香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香港包括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和九龙“新界”三部分,面积达1061.8平方公里。它位于珠江口以东,原属广东省新安县(今宝安)管辖。鸦片战争后,英帝国主义恃强权胁迫清政府,接连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逐渐鲸吞了香港。 1840年6月,英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由于林则徐认真备战,英军不敢首犯广东,只得转犯厦门,攻占定海,窜到天津白河口,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中,1840年8月中旬英军一度到达了天津白河口,直接威胁北京。道光皇帝派直隶总督琦善同英军谈判,只想用温和的方法劝使他们自动退回南方去。琦善在白河口像接待客人一样地接待了英国兵船,并同义律进行了两次会谈,还有过几次书信来往。在谈判中,他一面诿罪于林则徐禁烟“措置失当”,表示朝廷将对林则徐“重治其罪,定能代伸冤抑”;同时告诉义律,道光皇帝将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明情形,劝英人“反棹南还,听候办理”,定能让  相似文献   

5.
香港被割让的经过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中英鸦片战争之前,属于广东省新安县管辖。1840年,英国以清政府查禁鸦片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英国舰队司令伯麦率领英军在香港岛强行登陆,占领了香港岛。1842年,英军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台湾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作为我国东部海防屏障的台湾,也成为主要战场。早在战争之前,英人就企图在台湾获得“立足点”,以便向中国倾销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巴麦尊则明令侵华英军,在中国东海岸处占领一个海岛。但是,在台湾军民英勇抵抗下,英军多次进攻均告失败。  相似文献   

7.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悍然对我国发动了可耻的鸦片战争,浙江乍浦军民毅然投入了英勇悲壮的反侵略战争。 7月上旬,定海失陷,嘉兴府布告沿海各县居民“勿相惊忧”,并注意了乍浦的防御工作。7月下旬,英国炮舰一艘窜犯乍浦海面,炮击葫芦城,毁我沿海船坞、庙宇多处,我军民伤亡十多人。由于乍浦军民奋力抗抗,英舰逃遁。这是乍浦军民抵抗入侵英军的一个前奏曲。 1841年1月,英舰船十艘来犯,炮轰乍浦城。不久它窜。9月下旬,英军再次侵犯浙东,定海、  相似文献   

8.
一、竣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C.英军北犯天津自河口威逼北京,道光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皇帝派钦差大臣赴广东和谈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D.英舰封锁珠江口,中英签订《南京条1.表明鸦片战争开始与结束的史实分别约》是()2.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共同背景是()A.英舰封锁珠江口,英舰列队架炮于南八.中国社会处于落后的封建社会末期京下关江面B.终国极力打入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B.虎门销烟导致英国政府发动战争,中C.清政府坚持闭关自守的政策英两国代表在南京议和D.中国的egh经济开始解体3.以下关干清王朝“闭关…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50周年。150年前,英国派出远征军发动了侵略我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军民对英军侵略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鸦片战争虽然因种种原因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国人民和清军广大爱国官兵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反抗精神”,以及由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斗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将永照千秋,弘扬万代。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期间,清廷对中国沿海的地理形势、海岸特点以及海洋水文要素展开大规模调查,据此掌握海防知识,用以指引海防部署,涉及范围北至奉天,南及广东,其调查结果的精确度较高。但清廷奉行守海口战略,也不了解英军的军事实力和战略战术,水文调查结果反而令其误判英军的进攻方向,将主要海防力量部署在缺少礁浅沙线的海口,疏忽了对许多浅狭的海口、水道和内河的防范,这使英军利用海军攻击正面和陆军抄袭侧后的战术屡试不爽。对水文调查结果的错误应用,也是鸦片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B.五口开始通商C.中国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D.中国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现象的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其表现之一就是洋布畅销,“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门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因此,正确答案是A。学生很容易选择C或者D,原因就在于对题干中的“主要依据”缺乏正确的理解。2.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时,清朝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最多…  相似文献   

12.
自鸦片战争以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乘清王朝衰败之机,从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方面对我国进行无情侵略,逐步地把我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本文仅就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对山东的经济侵略作些概略介绍。山东地处祖国沿海,物产丰富。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她垂涎已久。远在1832年,英国就派遣“阿美士德”号间谍船,到我山东沿海一带侦察,窃取了一些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情况。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曾劫掠和侵占烟台、威海、福山等州县。1858年,英法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开烟台为通商口岸。1868至1872年,号称“中国通”的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先后来我国作了七次考查,游历和探查了十三个行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习》2004年第1期发表了简建珍老师撰写的题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意图是什么》一文(以下简称为“简文”)。文章以一道复习资料中出现的单项选择题为例,即《南京条约》的哪项内容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A.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元C.协定关税D.五口通商“简文”认为,最能反映题意的应是五口通商。其理由是:“英国政府当时最关注的是增开通商口岸而非降低关税税率”,“协定关税选项的错误就在于它抛开了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以及英国政府发动这场战争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意图是…  相似文献   

14.
公元1840年,世界上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为了扩大市场,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争从广东扩大到福建、浙江,清军一败再贴。1842年6月,英舰进入长江,攻打吴湘炮台。年迈的江南提督陈化成督战西炮台,奋勇御敌,而负责长江两岸防务的江南总督牛鉴,却望风逃跑,以致全军渡乱,英军夺占东炮台。陈化成腹背受敌,身受多处重伤,碟血殉国,吴淞失守。英军溯江西上,8月,舰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出现了大量的歌颂抗英将上与反侵略…  相似文献   

15.
清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二日(1840年8月19日)发生的中英澳门关闸之战,大致可以被看作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军肆意侵犯广东沿海的一段序幕,同时,因为发生地是在澳门并且事涉澳葡政府的政治态度,所以也是澳门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英军之所以要发动对澳门关闸的攻击,既与澳门在国际贸易与地缘政治中的特殊地位有关,更与英商在澳门的既得利益有关.这场战事以清军失守关闸、英军完胜而告终,这与魏源、林则徐等人所持的英军败退论相去甚远,并对中英双方产生了诸多军事与政治方面的影响,甚至也引起了葡英关系和中葡关系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从19世纪40年代初起,英国先后割占了香港岛、九龙,租借了“新界”,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15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一直渴望收复香港地区,历届中国政府都作出了努力。 清朝时期 英军强占香港岛以后不久,中国就强烈提出了收复香港的主张。 1841年1月25日,英军强行侵占了香港岛。2月1日,英国驻华全权代表义律和远东舰队支队司令伯麦即联名发出布告,谎称已与清朝钦差大臣琦善“成立协定,将香港全岛地方让给英国统治”。香港居民立即表示反对英军的侵略行径。据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7.
1 .鸦片战争后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A .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B .五口开始通商C .中国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D .中国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现象的认识。鸦片战争后 ,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其表现之一就是洋布畅销 ,“松太布市 ,销减大半” ,东南沿海一些专门以纺织为业的乡村 ,受到很大冲击。因此 ,正确答案是A。学生很容易选择C或者D ,原因就在于对题干中的“主要依据”缺乏正确的理解。2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时 ,清朝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  相似文献   

18.
一百五十年前的今天,英国殖民主义者利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英国“炮舰政策”的威逼下,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随后,美、法、沙俄等西方殖民国家相继以武力相威胁,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过程,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鸦片战争。战后,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渐次遭到破坏,这标志着中国从此被迫走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道路。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掠夺和奴役中国人民的殖民扩张政策的产物,它的直接导火线是由于英国公开破坏中国禁烟法令,用武力保护鸦片贸易走私引起的。但是,外国侵略者及其一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不顾基本的历史事实,极力为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行径辩护,企图掩盖其侵略罪行和侵略扩张本质,把战争责任推到中国方面,甚至连这场战争是由鸦片直接引起的事实也要予以否认。英国侵略分子马士硬说鸦片战争“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一八四一年,正当鸦片战争进行期间,美国国务卿亚当斯便在马萨诸塞州的历史学会上发表演说,极力为英国的侵略行径披上“合法的外衣”,公开声称鸦片战争“英国有正义的理由”,“鸦片问题不是战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剖析了鸦片战争过程中英军的作战方向、行动地域所蕴涵的内在政治原因、军事原因与后勤原因,并分析了三个原因之间的指挥关系。把以往鸦片战争英军的行动叙述系统化、明确化了,填补了鸦片战争研究中的一个空白,从而把对鸦片战争的研究深入了一步,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和中国军事史的研究也是一个推进。  相似文献   

20.
1842年吴淞之战发生在鸦片战争末期,英国侵略者侵犯吴淞是蓄谋已久。鸦片战争之前,早已进行过侦察活动。战争爆发后,1841年9月,他们又制订入侵长江下游,切断运河漕运,逼使清朝政府彻底妥协的“扬子江战役”计划,侵犯吴淞就是实施这个阴谋的首要环节。然而,中外学术界对吴淞之战的有关论述却往往焉言不详,《剑桥中国晚清史》在叙述乍浦之战时说:“未设防的上海在6月19日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