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DNA证据的利用对未来刑事侦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DNA中含有人类的遗传信息,涉及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一旦保密措施不利,不慎泄露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各国对DNA证据的采信程序作了严格的规定。本文就各国关于DNA证据的强制收集、DNA证据样本的录入与销毁条件、现场DNA证据的收集与采信等法律规定进行了比较研究,结合我国的立法现状,对完善我国DNA证据的收集与采信等法律控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任何国家甚至任何时代的司法裁判都是以事实为根据,只不过人们对裁判事实的理解有差异。客观事实说、主观事实说、证据(事实)说、程序事实说等均具有一定合理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片面性或缺陷。法律事实说是基于法律事实多元属性的统一体,它融合了其它学说的优点,弥补了它们的缺陷,是对已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坚持法律事实说对司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沉默是诉讼程序中人们保护自我的消极言论方式,具有法律意义.沉默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沉默权问题涉及证据规则的告知,涉及沉默与沉默权之间的区别.国家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履行被追诉人行为后果的告知义务,使涉嫌其中的人了解影响其重大利益的相关法律规定,使其充分知悉相关情况后,选择沉默还是作出言辞陈述,形成证据意义上的口供.当前,沉默权争议的焦点在于"有权沉默"的赋予与是否进行"有权沉默"的司法告知.基于法律的精神,我国不应确立沉默权制度,但应当告知口供证据的法律意义及言辞陈述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4.
证据交换制度对于保障知识产权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在当前司法实践中证据交换制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阻碍该制度发挥应有的功效。我国应当完善证据交换法律体系,健全证据失权的法律保障体系,特别是涉及商业秘密类的知识产权案件需要执行例外规定,以保障该制度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与数字化信息密不可分,数字化信息也在司法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都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法定证据种类纳入最新立法。为了进一步深化的关于电子证据的研究,本文试图厘定电子证据和电子证据勘查的一些基本法律概念。  相似文献   

6.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表现为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7.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重要的证据之一。教材介绍了这个实验的过程及现象,由现象得到“转化因子”的推论。但实际上,格里菲思并没有想要去探究“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这其实是他在肺炎疫苗研究中的一个意外的发现,有偶尔因素但也有必然的结果。教材只是直接介绍了相关的实验过程,并未涉及实验的来由。  相似文献   

8.
古代法中的“亲属相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各国的证据秘密保护制度异曲同工,反映了自然法的思想。但在我国现行的诉讼制度中,把知情人如实作证作为一种义务和责任,亲人之间也不得免除这种义务。本文浅略地对这一法律现象背后所蕴涵的法律理念的差别做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9.
法学是什么?我们不妨先从人们对法学的印象谈起。有人认为,法学是高深莫测的。自人类文明早期,法律、法学往往以某种形式植根于宗教,并大多诉诸神灵来维持其功效。但随着文明的进步,法律不再是神奇的造物,法学也从天堂降到人间,从云端降至大地。作为学问,法学是博大精深的,因为它要汇集人类智慧的成果,要凝聚人类思想的精  相似文献   

10.
伴随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DNA、测谎、痕迹学等现代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法律领域。其中,测谎技术在我国民事诉讼领域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规定,其运用也在不同的地区呈现不同的态势。做为一项不成熟且并不能保证正确率的发展中技术,测谎结论不具备最基本的证据资格,即使"有限"采用,也不利于法官心证的形成,不利于保护案件当事人最基本的诉讼权利,并对我国当前的民事诉讼规则具有破坏性。  相似文献   

11.
审核认定证据是法官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活动,也是证明案件事实的决定性步骤,它在整个民事诉讼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法官确信为视角,对我国民事诉讼进程中法官审查认证的原则、规则、方法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证人证言是诉讼活动中是最重要、最普遍运用的一种证据。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三大诉讼法对证人作证问题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司法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象屡见不鲜。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结果,最终影响了司法公正、司法效率价值的实现。为了改变当前证人不愿、不敢出庭作证的现状,就证人作证问题作了些探究和建议,以期对我国建立的《证人作证规则》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生道德健康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完善各项社会制度固然十分重要,但无论何种制度归根结底要靠人去执行。实践表明,个体道德健康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公平正义制度的安排与实施。大学生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加强大学生道德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道德健康,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 61条规定了在涉及专门知识的案件中,当事人可以申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庭审.这一规定使我国法律创设了专家辅助人制度,但法律对专家辅助人尚无系统规定,学界争论不一,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尝试在概念、诉讼地位、资格、参与诉讼的程序以及其权利义务等方面对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作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传统词项逻辑推理有许多不适用于空词项,性质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和9个直言三段论有效式只有预设主项或谓项存在才成立。传统词项逻辑用自然语言进行描述,常常使人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用谓词逻辑理论将其形式化一步一步地进行演算,人们就会感到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化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取决于教师专业标准。然而现实中人们大多将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资格条例等同,采用统一标准对待所有教师。文章对教师专业标准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现行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且根据国外先进做法对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制度反腐败,是20世纪50年代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措施之一.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干部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制度;建立完善党内纪检监察制度;建立健全人民信访制度;建立完善廉政监督制度.认真梳理和研究这些制度,从中可以获取有益的启示,对于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超常教育现状问卷》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我国的群体超常教育,已风风雨雨地经历了20年,人们究竟对它是褒是贬,众说纷纭。前不久,我们根据世界天才协会主席吴武典教授所设计的问卷(此问卷正分发给世界各国开展调查),对800余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效问卷为765份。93.6%被调查者坚决支持和温和支持这一事业,其中74.2%的人认为,应加强发展超常教育,83%的人认为,国家应对超常教育制定政策。此外,关于超常教育的名称、效益,是集中办学好、还是分散办学好等意见,详见本文  相似文献   

19.
与国外民法对代位权制度的规定相比,我国代位权制度有自己的特点,有些规定有所不同,从而使债务人的地位和权利受到影响.作为债权的保全制度,代位权制度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不应损害债务人应有的权利.通过对代位权的行使及其效力以及在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的地位的考察,可以看出,我国代位权的规定不仅限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债务人的权利,将债务人定位于纯粹义务人.这不仅违背了代位权制度的设立宗旨,而且不利于相关民事主体的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参照规章。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规章的参照适用经历了发展演变的过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5号指导案例对违反上位法规定的规章"不予适用",适当、充分地行使了法律赋予人民法院对规章的选择适用权。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中参照规章时,对合法有效的规章有权作为裁判依据,予以适用;对违反上位法规定的规章有权拒绝作为裁判依据,不予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