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雄人物叙事教学是以英雄人物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寓于英雄人物故事之中,通过叙事形式将其呈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英雄人物叙事教学有助于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强化思政目标;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价值认同。探究英雄人物叙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实施路径需要从确定叙事主题,选取英雄人物;创设叙事情境,叙述英雄故事和解析叙事内容,感悟英雄精神三个环节入手,以充分发挥英雄人物叙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卫忠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49-51,122
史诗以阿喀琉斯个人为中心线索和情节发展的依据,表明它强调个人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对重大事件的决定性影响.作品所刻画、讴歌的英雄人物都是个人主义的典型.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史诗将作战的动力归之于英雄们的个人功名心和物质利益.这些都显示史诗是一部宣扬个人主义思想、赞美个人英雄的作品,个人主义是作品一以贯之的主体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课本,选了四场革命样板戏.要教好学好这四个选场,关键是分析好主要英雄人物.在革命样板戏中,主题思想是通过英雄人物来体现的,情节结构也是围绕着英雄人物来安排的.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分析,通过分析主要英雄人物,帮助学生了解选场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构思,引导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提高学生分析文艺作品的能力.怎样分析主要英雄人物呢?下面是我们的几点建议.揭示主要英雄人物最本质的东西首先要揭示英雄人物的灵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灵魂.对党、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和忠诚,坚决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精神,是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例如:“转移”中的郭建光,在日寇进行反革命“扫  相似文献   

4.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央的总体指导下,各省、市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典型事例,尤其近代以来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英雄事迹,和咏赞这些英雄人物的诗词作品,讲好当地的故事。这样不仅大大地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使这个活动更加深入人心,同时突显了当地的优秀文化传统。全国每一个地方都有爱国英雄留下的印记,都能听到咏赞爱国英雄的诗歌作品。就甘肃而言,鸦片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朱贵将军、抵抗八国联军入侵中奋勇杀敌的回族爱国英雄马福禄将军的英雄事迹,和诗人们赞扬这些英雄人物的大量作品都是振奋人心的。林则徐、谭嗣同在甘肃留下的很多作品,也同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赞扬克服家庭困难积极要求奔赴抗日前线的职员和兰州空军部队一次轰炸日军四十多架飞机的战绩及相关诗文,表现出甘肃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汉魏之际,人才辈出,但真正称得上“英雄”的却屈指可数。在士大夫对英雄人物的评论中,只有曹操、刘备、孙策与孙权等被称为“英雄”,但通过这些评论,我们却可以触模和感受到当时士大夫强烈的英雄情结,其具体表现为对英雄人物的广泛评论和深切渴望。  相似文献   

6.
《檀香刑》表面上看是一部英雄史诗,描写了主人公孙丙率领高密东北乡村民抗击德国殖民者强修铁路、对乡民施暴的故事,歌颂了他在刑场上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实际上,这是一部解构英雄的作品,一部中国的《堂·吉诃德》。通过对比分析孙丙与堂·吉诃德在理想抱负、行为方式、行为原因及结果等方面的相似性,指出孙丙正是中国的堂·吉诃德,一个"反英雄"典型。作者通过刻画这个"反英雄"形象,反拨了传统小说英雄人物"高大全"的创作方法,解构了英雄人物的神话。  相似文献   

7.
南丰县第一中学党支部,经常注意分析学生的思想动向,用同龄人事例教育同龄人,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理想纪律教育。在进行理想纪律教育中,有的学生认为报纸上宣传的先进人物事迹不可信,有的人觉得英雄人物离得那么远,见不到,摸不着,很难学到。针对这种思想,学校党支部一面开展大讲英雄人物事迹的活动,宣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战士,宣传华山和崂山的英雄集体,组织学生与老山前线的解放军战士通信,收看“真正的牧马人”曲啸同志的演讲录相;一面在学校中评  相似文献   

8.
一、为什么要分析人物 以写人为主的革命的记叙文,是通过对工农兵英雄人物的崇高思想品质和光辉英雄业绩的记叙和描绘来表现主题思想的。在分析这类记叙文时,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文章树立的先进典型。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精神,使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从而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高中生的心目中,主流英雄逐渐式微,美国大片中拯救地球的“超人”等电影形象几乎成了高中生第一个能想到的英雄人物。这与整个社会的商业化、娱乐化、多元化导向不无关系,而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构建学生人生信仰和国家认同的主阵地,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树立系统的“英雄教育”,提供能够引发学生深刻共鸣的英雄形象,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企业英雄具有特殊的品质,体现着企业的人格。没有英雄人物的企业文化是不完备的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文化。企业英雄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本文对企业英雄进行了分类,并详细分析了英雄人物在企业文化中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彝族史诗《支格阿鲁》主要反映了彝族母系氏族时期社会生活;《格萨尔王》堪称东方的"伊利亚特",反映了部落联盟时期藏族人民古老而丰富的社会生活。两部史诗均成功地塑造了支格阿鲁、格萨尔王等诸多英雄人物形象。格萨尔和支格阿鲁作为典型英雄人物,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差异。本文将从两位英雄出生、家庭背景、英雄业绩、最后结局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民族英雄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2.
《格萨尔》和《力士参孙》中格萨尔和力士参孙均作为作品的主要角色形象出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个性差异,本文从两位英雄的降生、经历和结局进行比较研究,必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中西方作品中典型英雄人物形象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3.
无题     
“四人帮”以写英雄为文艺创作根本任务的理论已经受到批判。有些论者,仍过分强调写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当然,写英雄并非不好。但如以为唯有写英雄人物才最有教育意义,这样,平凡或转变中人物便要在文艺创作中退避三舍了。《伤痕》里的王晓华转变太慢,也受到了某些人的责难。这不由令人想到鲁迅的《呐喊》——中国第一部新小说集。这部作品是被公认表达了“五四”的时代精神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情景教学是尤为重要的.入境方能激情。情在境中生,情在境中悟。尤其像学习英雄人物这类文章.如何让学生理解离自己年代久远的英雄的这种品质及行为.情景教学更显重要。下面就我上《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课堂实践,说出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精明的商家为了达到促销的目的,在各类小食品中夹带好玩的飞机、转碟,或者各种玲珑剔透的小动物玩具。而最近,一些小食品中夹带的“英雄卡”,则让许多学生陷入痴迷的程度。这些“水浒英雄卡”“三国英雄卡”“西游英雄卡”在校园里大行其道。这些绘有名著或传说中英雄人物的卡片,让许多孩子上了瘾,负面效应凸现。有报道说,在沈阳的一些校园,已有了“英雄卡”交易市场,好多幼儿园儿童、中学生手中都有一些“英雄卡”,随时把玩、欣赏、交换,有时一张卡可卖几十元。“英雄卡”都是随食品赠送的,有些孩子为集卡,成箱购买…  相似文献   

16.
以罗琳和吴承恩的作品进行对比,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分析《哈利波特》与《西游记》当中塑造英雄人物的辅助手段,通过英雄团队、冒险导师和超凡圣器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神话魔幻小说中的成功创作模式,为今后的神话魔幻小说提供一点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涌现出大量迎难而上、为民前行、为国逆行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及他们的精神正是青少年应该学习和拥有的.从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精选优秀篇目,进行深度开发,可以作为语文课补充教材.学生通过主动阅读、分析、探究这些教材,既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可以锻炼分析、综合、论辩等方面的思维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研究将教材开发与抗疫背景下的生命伦理教育(包括珍惜生命、互帮互助、铁肩担责、严明刑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疫情中所展示的人本主义思想,启迪思考,深入反思,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以期达到语文课堂生命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初中革命题材类课文包括革命英雄人物的作品和反映其生平事迹的作品,还有反映不同历史时期革命传统、革命精神的作品.这些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革命情怀、形成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避免因革命而唱高调,还要努力消除学生与文本的隔阂,通过确定具有鲜明价值导向的教学目标,创设还原历史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体验...  相似文献   

19.
人物通讯是真实地反映三大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及其先进事迹的一种新闻文体,它是专门写英雄人物的。什么人是英雄?捷克斯洛伐克的反法西斯民族英雄尤利乌斯伏契克曾说过:“英雄,这是在决定性的关头,做人类事业所需要做的事的人。”无产阶级的英雄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类解放而  相似文献   

20.
一、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阅读能力是其他语文能力的基础.阅读能力不强,其他语文能力就很难形成.我们大部分的经验来自间接经验,阅读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多精神营养.好书是能滋养心灵一生的东西,只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能称得上好书、流传多年依然对人有益的书籍太少了.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应“多读书、读好书”.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这些令他们崇拜、学习和模仿的楷模相当一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