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亮亮从幼儿园回来在家游戏时,常常自言自语地说着幼儿园小伙伴的名字,如“华华好,小军坏,晓晓是小山羊,小林是大灰狼”等等。这种儿童在独自游戏或生活活动中以自我为对象的独立性言语,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中心言语”。人们通常叫做“自言自语”,这是儿童特有的自我中心意识的表现。幼儿的自言自语多在4-6岁这个时期出现,这是幼儿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言语过渡时所发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自  相似文献   

2.
1岁儿童 1岁儿童的玩具范围有限,玩法很简单:他们拿到玩具,和其它实物一样,摆弄、敲打,从左挪到右再从右挪到左,装到桶里再倒出来。对物体的这种“研究”是他们的自然需求。在这一阶段,游戏是在直观情境中进行的,玩具和实物类似。这种使用现实玩具的游戏要延续到1岁零7、8个月。那时,孩子的直观形象思维逐渐形成,他才能离开直观情境,用相似物体替代缺少的实物。  相似文献   

3.
角色游戏是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三岁前的幼儿主要是进行一些摆弄玩具或实物的游戏,到了三四岁时幼儿的知识经验增长,智力和体力得到发展,独立活动的能力增强,他们要求参加成人的活动,并且能模仿成人的行动以玩具代替实物,创造性地反映成人的社会活...  相似文献   

4.
陈彩云 《科幻画报》2023,(4):229-230
安吉游戏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在国家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幼儿园开始思考如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来贯彻国家的要求。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转变过程中,幼儿园从集体教学游戏化走向区域游戏化。但随后发现幼儿园的活动空间不足,幼儿的自主性受到限制。于是幼儿园着手考虑如何利用户外场地,让幼儿能够更好地释放天性,更好地游戏,更好地发挥其自主性,因此出现了向户外自主游戏探索的过程。安吉游戏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幼儿园有的条件较差,我这个班的教室旁边是走道,每天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幼儿注意力较难集中。我刚从学校毕业,实践经验很少,开始时,自己也难以适应这种环境,对如何集中幼儿的有意注意这问题感到棘手。有次整理书物时发现实习时的日记,便随手翻阅起来,其中记载的一节“智力游戏”听课笔记,游戏能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这给了我启示。从此我除了向老教师们学习外,活动时间常组织幼儿做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如杨剑芳小朋友在队列练习中,常东张西望,做哑铃操时常独自摆弄哑铃,导致动作与大家不一致,面对这一情况,我有意识地让她在各种游戏中担任较安静的角色,如在游戏“捉小虾”中让她当石头,悄悄提醒她当石头应站  相似文献   

6.
张斌 《早期教育》2021,(3):48-51
课程游戏化要求“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让幼儿园的课程更加适合幼儿,让游戏精神落实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课程游戏化追求游戏与学习的相互统一,聚焦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些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在落实和推进课程游戏化过程中出现了班级人数较多、区域材料投放不足、教师指导水平欠缺...  相似文献   

7.
当前,因为倡导游戏活动常态化,所以不少幼儿园出现了游戏概念泛化、滥用的现象,将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冠以“游戏”之名。有些教师把儿童的学习活动、科学探索活动都看作游戏,这是因为他们对儿童的学习、探索、游戏的本质特点把握不清,相互混淆。儿童的学习、探索、游戏相生相伴、相互联系,甚至相互融合,但它们的内涵是不同的。厘清它们的内涵,清晰明了地整合运用,把握实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红鸣 《家教世界》2014,(5X):46-47
<正>陈鹤琴先生曾这样叙述过游戏的作用:"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们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他们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他们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是儿童的良师。"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活动,是以幼儿操作、摆弄为主要形式进行的个别性学习,是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材料也不同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在儿童早期,更多采用是具体的材料和活动,课程较多地是采用活动而不是上课的形式加以组织。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形式和内容,以及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的课程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可见,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注重游戏的融入,课程的设置要将游戏与幼儿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让幼儿在愉悦的生活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在幼儿教学中,合理地组织一些游戏活动是提高幼儿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堂改革的出现,中国的许多幼儿园老师已经开始站在宏观发展的视野,立足于现代幼儿园教育和教学的现实条件,积极地将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相结合,从而让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本文将分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基本价值、游戏精神以及如何实施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和实施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主题活动游戏是幼儿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织形式,而区域游戏作为集体活动的拓展与补充,已成为目前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活动形式,前者主要是通过某一明确主题来进行相关游戏活动的设计,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接受,而后者则是强调在某一区域内,由儿童自行选择游戏活动进行游戏。这两种游戏活动都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幼儿教学中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效果,激发儿童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丁兰 《黑河教育》2013,(12):83-83
皮亚杰说:“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游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幼儿园活动中,区角活动是最常见的游戏形式,它能够很好地让幼儿体验生活、展现自我,是幼儿学习、探索、发现、交流的最佳途径,是其自我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幼儿教育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本文结合我园区角活动设置的情况,略谈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幼儿园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建构区投放了“多米诺骨牌”供幼儿游戏,在幼儿游戏时发现幼儿对于建构“多米诺骨牌”的成功或失败存在很多不同的心理与表现,这些表现体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本文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从对幼儿的观察、分析、指导等方面来解读幼儿游戏时的多种心理活动与表现。  相似文献   

15.
游戏中心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到幼儿园作为教育活动的游戏肯定与儿童自然的游戏有着一些区别。搞清这些区别是理论建设的需要。可以说,发表于本刊今年第五期的王银玲的一篇题为“幼儿园游戏:游戏因素与教育因素的有机结合”的文章,较明白地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此处进一步编发王银玲编译的一篇有关美国早期教育游戏中心课程的文章,该文阐明了游戏作为早期教育的主要活动如何操作运用的问题。若把这两篇文章联起来阅读,您会对幼儿园游戏有一个完整了解。  相似文献   

16.
俞春云 《学前教育》2023,(23):39-41
<正>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幼儿园一直坚持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指导思想,坚定地把“理解和把握幼儿学习方式、支持和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作为践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的基础。特别是自2018年以来,区教育局和教研室共同推动了全区的幼儿园游戏改革,努力从以集体教学为主转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帮助幼儿园实现从一味重视“认真教”向同样重视“自主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园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多样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形式进行个别性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权利与人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幼儿教育更加关注幼儿个体的发展,提倡为幼儿提供开放、丰  相似文献   

18.
<正>“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作为关键指标,纳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幼儿教师职后培训重要内容。游戏既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方式。幼儿自主游戏因其自发性和内在目的性等特征对于儿童释放童年天性、发展儿童主体性和探索精神等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翁敏 《福建教育》2014,(5):50-51
儿童是在操作、摆弄材料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在科学区域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在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摆弄和操作,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但是现今幼儿园游戏材料在使用中出现了许多偏差,游戏材料没有有效使用,有时甚至影响了幼儿游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