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金琦  王书亚 《编辑学报》2014,26(5):467-469
以《中华肿瘤杂志》为例,介绍其《专题综论》和《癌症论坛》2个特色栏目设置的初衷及其特点,并从构建编委、栏目主持专家、栏目编辑的合作机制,建立以约稿为主、自由投稿和专家荐稿相结合的组稿机制,控制好发表文章的质和量,缩短发表周期,提供优势版面及重视栏目编辑的培养几个方面来探讨发展特色栏目的举措。从读者和作者的反馈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探讨发展特色栏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学报服务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走进企业约稿、联合开辟栏目、培育企业作者队伍、建立成果转化机制等服务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特色栏目的"栏目主持人"现象,对传统的编辑理念形成了冲击。开辟"栏目主持人",让有学术特长的专家、学者担负起组稿工作,就可以提升稿件的学术性,而编辑则把重点放在栏目策划、执行规范化和文字加工之类的工作上。这样,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办刊方式将得到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读者、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是高校学报的核心关系营销对象。与这四者建立、发展和保持良好、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将有利于高校学报保持学术品位、提高办刊质量、凸显办刊特色和扩大社会影响。为此,高校学报应树立科学的营销观念,努力向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提供优质的服务,根据编辑的需求开展内部营销。  相似文献   

5.
栏目,又称专栏,是由同类内容的稿件组成的版面,一般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学报的栏目设置,是学报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学报风格和特色、体现办刊宗旨、方便读者阅读与文献检索的重要手段。它是学报编辑根据一定的出版意图策划组织编排的,体现着编辑的主导思想与风格。一份学报栏目设置有无特色,不仅可反映学报的特色,而且电反映出编辑的素质水平,编辑思路和匠心。一些重点栏目和名牌栏目,堪称学报的眼睛,读者一看栏目,就能大体上了解这份学报的特色。1999年9月,我们对广西高校30个学报编辑部有 CN 号的30种学报(包括自然科学版12种,哲学社会科学版与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学报的特色是彰显职业特点,然而,技术应用性文章的增多和新研究方向的出现,又给编辑部的审稿增加了难度.在学报审稿专家队伍中增补企业专家是个好办法.高职院校学报企业审稿专家队伍建设的基本做法:建立企业审稿专家库,从企业作者中聘请审稿专家,从参与校企横向课题的企业技术人员中聘请审稿专家,聘请企业审稿专家担任校企互动栏目的主持人或指导专家.  相似文献   

7.
张益嘉 《编辑学报》2021,33(1):103-106
以《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食品科学》栏目为例,探讨了高校科技期刊特色栏目的形成背景、发展举措和建设效果.期刊编辑人员应利用、挖掘校内优势科研资源,策划特色栏目;深入作者群,发挥编委的作用;积极拓宽稿源,紧密跟踪研究进展,建设特色栏目.特色栏目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学报的影响力,提高了编辑的工作能力,也提升了学校优势学科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利用"学术讲座"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6,18(3):217-218
参听"学术讲座"可作为提高编辑综合素质的现实途径;"学术讲座"可为学报的组稿、约稿工作提供重要渠道;"学术讲座"是学报编辑接触创新学术观点的理想场所;通过与"学术讲座"专家的交流可拓宽学报的办刊思路.利用"学术讲座"提高学报质量时编辑应该注意以下3个问题:一是要为参听报告做好必要的准备,二是要严肃认真地对待专家稿件,三是要掌握与专家交往、交流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差异化战略: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品牌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欣 《中国出版》2012,(4):45-47
特色栏目是引领高校学报打破"千刊一面"困局的"领跑者",也是塑造学术品牌、扩大学术影响的"加速器"。然而,在特色栏目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彰显的同时,栏目约稿、策划又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只有通过对特色栏目进行品牌化经营,才能提升栏目的内在价值,从而带动学报整体品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一、河北电台“即通”客户端的特色分析1、依托河北电台为母体,资源丰富“即通”客户端以音频为主,聚合了河北电台的特色频道、特色栏目、特色主持人等丰富资源。首先,“即通”主动向一线记者约稿,实现重大新闻事件客户端首发,通常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新闻事件的行进过程;鼓励台内主持人录制短小的专题节目,让用户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收听广播,愉悦身心。其次,河北电台《小强来了》、《听见书香》等名牌栏目入驻“即通”客户端,并有栏目的直播与回放,原有的品牌优势以及客户端更简便的收听、互动方式让栏目更多的忠实听众转战“即通”。再次,“即通”包含了河北电台新闻广播、交通广播等9大频率的同步直播、随心点播和预约提醒,改变了传统广播听众自主选择性弱的劣势。  相似文献   

11.
分析首届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中的22种高职学报的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栏目设置的情况.结果显示:11种高职学报开设了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栏目,近半数高职学报开设了行业特色明显的栏目.已开设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栏目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栏目名称地方特色不够明显;栏目文章基本没有分类.为充分发挥高职学报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应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创设地域特色明显的栏目;发挥编辑主体意识,作好专题策划;维持特色栏目的稿源数量和质量,多渠道开拓稿源;采取二级栏目分类,细分栏目;与行业、企业联合开设地域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12.
闻浩  鲁立 《编辑学报》2015,27(2):186-187
具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约稿是综合类医学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保证.面对优秀学术资源竞争的不断加剧,《医学研究生学报》为进一步打造学术影响力、彰显办刊宗旨,重点打造《导师论坛》栏目,通过挖掘专家资源、完善稿件质控、灵活安排发表、发挥编辑作用等实质性举措吸引了一批高质量论文,并借助约稿后续的系统工作将效能最大化发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社科学报以打造特色栏目为抓手推进学报学术质量提升的做法取得明显成效,在此趋势下,思考编辑如何应对栏目发展,或者说一个特色栏目的发展需要编辑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并如何培养这些能力,成为摆在各学报编辑面前的紧迫问题,值得认真思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依托学会构建团队提高陕西高职高专学报质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行  杨贤 《编辑学报》2008,20(4):317-318
陕西高职高专学报工作委员会根据会员单位实际需求开展学报编辑规范化建设、编辑素质建设和以特色栏目为主要特征的高职高专学报创新实践,有效地提高了陕西高职高专院校学报的整体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江苏图书馆学报》自1980年创刊到1998年第6期共100期为研究对象,统计了有关数据,对其历史沿革、栏目特色和编辑状况作了介绍;其编辑情况又从其栏目变化状况、版式设计的变化、所收文章的变化及其它方面的编辑状况四点入手,阐述了其编辑特色.  相似文献   

16.
张威 《出版与印刷》2020,(3):74-81, 47
中文科技期刊体现了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文章以《光子学报》为例,介绍办精品中文期刊的策略:集中向专家委员会约稿,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办刊机制,扩大宣传,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等。中文科技期刊应当积极思考,寻求适合自身定位的方法和措施,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王蕾 《编辑学报》2008,20(3):251-25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先后成立为背景,根据主编韩启德院士的建议,从2007年第1期始开辟“学科交叉”栏目,通过约稿和征稿刊登反映跨学科研究成果的论文、讲座、消息等多种形式的文章,扩大了稿源,提高了学术水平,力争把该栏目办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的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18.
特色栏目的建设能够打破高校学报“千刊一面”的现象,形成学报的个性和风格,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力,增强编辑的品牌意识,从而提高学报的整体质量。学报可以依托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学科优势、所在地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等来设置特色栏目。在设置特色栏目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突显学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同时,又要精心策划,并做好栏目的后期经营与维护,使栏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实现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解读高校学报"栏目主持人"现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勇 《编辑之友》2006,(4):58-60
一、"栏目主持人":命名与意义 "栏目主持人"现象,作为高校学报进行栏目建设的实验地,最早是由《南京大学学报》(下引高校学报,皆指其哲学社会科学版或人文社会科学版)于2000年第1期开始实施的.当然,最初的四个栏目后边注明的并非现在的"栏目主持人"而是"本专栏特约主持人".此后几年,《南京大学学报》一直保持着一枝独秀的局面.从2004年、2005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求是学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南开学报》、《复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等十几家高校学报都先后推出了"栏目主持人"制度,开设了一个或几个由"栏目主持人"主持的"栏目".  相似文献   

20.
王静 《今传媒》2010,(10):3
主持人语:"传媒大讲坛"栏目,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很多专家及业内人士的肯定与支持,为传媒领域提供了一块全新的科研基地。我们将继续精心编辑和不断调整,力邀全国著名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打造"传媒大讲坛"栏目品牌,使其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到的新闻视角、敏锐的热点捕捉、宽广的知识领域等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