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开学好几天了,小班大部分孩子已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生活,不再哭闹,但也有个别“顽固不化”的,任你怎样哄都无济于事,陈雨就是其中一个。今天早晨,陈雨的妈妈刚走,她就又哭又闹。一会儿用手推桌子,一会儿用脚踢门。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我陪一名同事听"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同事姓刘,是一位语文老师,从未教过数学.她说自己是"外行",想好好学习怎么上数学课.所以她听得很认真、很投入,完全是以一名二年级学生的身份,虔诚地在听这节课.可是,在听课过程中,她仍有很多地方听不懂.于是,她不断地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我尽量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3.
我儿子新宇从小各方面都比较出色,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一直是第一。上次考试考了个第5名,他就承受不了了,回家又哭又闹,竟然说不想上学了。我回想起他小时候学下象棋的情景,只几个月的工夫,就把下了几十年象棋的爷爷给赢了,大家都夸他聪明。从此以后,儿子就“只能赢不能输”,一输棋就哭,闹情绪对谁都不理不睬,爷爷只好哄着他每次都让他赢。我该怎么教育他呢?江苏淮安杜龙辉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类似的事情经常会出现,有些家长会认为“输不起”也是一种有“上进心”的表现,因此采取了迁就、放纵的态度;还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这种…  相似文献   

4.
吕赟 《教学与管理》2007,(10):11-11
刚走进办公室坐下来,就听到年轻的小王老师抱怨班主任工作太累太繁杂.她一会儿抱怨班主任的事情太多,一会儿抱怨班级中学生不听话、太淘气,一会儿抱怨班委干部能力不强……说实话,班主任的工作的确很辛苦,但也不至于如小王老师抱怨的那样呀.听完她的抱怨,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可以看得出,小王老师工作很认真,平时班级中的各项事务事无巨细她总是亲力亲为、事必躬亲.但是问题也正是出在这个地方,要知道,班主任不是打杂的,也不是保姆,如此劳心费神的班级管理又怎能不累呢?  相似文献   

5.
星期天一大早,小松打来电话。她的声音听起来很疲倦,也很无奈。她说,“阿姨,刚才我跟我妈吵了一架。自从上了高三以后,我妈对我总是表现出不满,她总认为我的状态不够紧张。我承认,我有时的确还是像以前那样,常常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有时也会写一会儿作业就四处溜达一会儿。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不紧张啊。其实我心里已经非常紧张了,我是非常重视最后这一年的拼搏的。可是为什么我的表现老是让他们  相似文献   

6.
张千义九点多钟才来幼儿园,因为刚补了三颗牙,还在不停地抽泣,妈妈哄了好一会儿才离去。中午开饭了,千义又哭了,哭得好伤心。我没有责备她娇气,而是用同情的口吻说:“我知道你补三颗牙是很疼的,你是想妈妈了,我会打电话叫她下午早点接你回家休息的。”又转过话头说:“我知道你是个勇敢的小姑娘,是吗?”她含着泪直点头。  相似文献   

7.
看钓鱼     
池塘边,有个小姐姐在钓鱼。我走近一看,发现她的钓鱼杆很有意思:一根小树枝,一根鱼线,鱼线上系着一条小蚯蚓。她把小蚯蚓放在水里,等着鱼儿上钩。一会儿,鱼线动了,小姐姐猛地一提,一条小鱼咬着蚯蚓上来了!她忙抓住小鱼放进瓶子里。一会儿,她的瓶子里装满了小鱼。看钓鱼$湖南第一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二年级@莫傲岩  相似文献   

8.
我的妹妹今年7岁了,上小学一年级。她有红苹果似的脸蛋,樱桃般的小嘴巴,样子很可爱。别看她嘴巴小,可能说会道  相似文献   

9.
上三年级的女儿拿来一道数学题跟我讨论,题目如下: 求A、B、C各表示多少. 女儿跟我说,她找到了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只要用888除以3就可以了.但她说自己还没有学过如何计算888除以3(她上三年级,当时还只学了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和相应的“有余数除法”).以下是我和女儿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0.
一、个案档案 姓名:千子;性别:女;年级:二年级. 二、家庭情况 当初见到这个小女孩的时候,她两腮红红的,低头望着自己的脚尖,显得很羞怯,一双忧郁的大眼睛让人心生怜悯.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她那双大大的眼睛后面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千子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后,她被判给了父亲.因为父亲在边疆工作,孩子又不能适应当地的高原气候,所以她从小就是由外婆、奶奶带.上小学后,她在老家读了半年,后转到深圳就读,寄养在伯父家.  相似文献   

11.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给个馍馍哄下来。”我一直觉得这首童谣就是说女儿的。这只已经上小学四年级的“小老鼠”,如今,你仅仅用馍馍是哄不下来了,还要时不时被她教育一番。前段时间,女儿为自己没有电动车而闹脾气。为此我们娘俩已经干过多次“仗”了。我拿老掉牙的故事去教育她:有一个人为自己没有鞋子而烦恼,当他走到街上时,却发现有人竟然没有了一双脚。这故事很有启发性,这说明了……没等我把中心思想归纳完,女儿就开始反驳:天下没有鞋的多了,没有脚的人也多了。如果他们仅仅满足于双脚,而不想要鞋子,要衣服,要房子,那不是要贫穷…  相似文献   

12.
开学了,一位邻居竟然做出了一个巨大的举动,她要请年假对刚迈入小学一年级的宝贝儿子陪读.她说:"开学半个月,我会陪孩子一起做作业,盯着他养成好习惯.不然开头做不好,以后就很麻烦了." 为了能够在孩子上学之后进行陪读,这位妈妈放弃了惬意的生活.孩子上幼儿园时,一放假,她就申请年假,带着孩子愉快地旅行.而今年她的年假没舍得用,就是想"用到刀刃上",等孩子入学之后才申请年假,以便陪着孩子学习.这种陪着孩子学习的方式,被称为陪读现象.记者调查显示,在广州市,有这种心理的家长很多.孩子上学了,他们比孩子还焦虑.  相似文献   

13.
上个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当了一回“小保姆”———帮小姨带孩子。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特别有意思!本来,我以为带小孩很容易,只要当心她不尿床、不摔跤,其他嘛,带孩子玩。可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这天早晨,小姨把她的心肝宝贝小燕燕留在我家让我照顾,临走前还千叮万嘱,叫我不要让她乱跑、乱跳,说完便和我妈妈去办事了。小燕燕这孩子也太顽皮了,玩球差点把暖瓶打倒,吃蛋糕把脸弄成大花脸。还趁我不注意,一会儿跳到床上,一会儿跳到沙发上。我大声喊:“小心!”她却还逗我玩,我对她无可奈何。连哄带骗,好不容易才把她抱下来,脚刚着地,她又嚷着要拉…  相似文献   

14.
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做很多事情时总是需要不断催促、哄着甚至是吼着才不情不愿地去做.学习上更是如此,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点水,一会儿上厕所,就是不能安安静静地把作业完成.很多家长不由怒火中烧:想让孩子主动学习怎么这么难?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下晚自习后,我走进办公室放书准备回家.这时听到有轻轻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语文课代表小A.我让她进来坐下.她很紧张,低着头,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有话要对我说,但又有点不敢说.就轻轻地说:"你有什么想告诉老师的就说吧,老师经历的多,可以帮你分析一下."等了一会儿,她终于断断续续地说了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天脑子里一直想着他,他是体育课代表,我喜欢看他在篮球场上矫健地投球和在足球场上潇洒地射门的身姿.上课时也不由自主地往他那边看,夜里也梦到他.我知道这样会影响学习,也在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闲事,可总是不由自主.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小女孩,她今年九岁了,在复三小学读三年级.她聪明机灵,活泼好动,可就是有一个缺点--粗心.这个词儿明明很简单,她偏偏写成错别字;那道题是加,她会做减;不是忘记写零,就是忘记写答案……外公说:"宝贝,我要给你改个名字了,叫‘粗心'."  相似文献   

17.
我班学生小月是后天性耳聋,有点发音能力,是六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优秀,生理、心理发展相对较快,家庭条件优越,是独生女,其父母工作很忙,无暇照顾. 五年级时,她就和一个高年级男学生频繁交往.自从升了六年级更会常常去找那个男同学.因为他经常到那个男同学的教室与其单独聊天,别的同学都说她是在谈恋爱.有一天,她因为和那个男同学在教室里聊天竟忘记了放学,被锁在了教学楼里,生活老师发现后,以违纪处理.我知道后特别恼火,在班会课上批评了她,她伤心地哭了.看到孩子脸上晶莹的泪珠,我也有点不忍.我想:孩子的自尊心是脆弱的,作为班主任的我不能总是一味地批评.孩子们都有向师性,如果我能走进她的心灵,做她心理上的好朋友,那我不就能更好地引导她,让她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吗?我决定不再用简单的批评了.第二天,我找她谈心.她开始有点提防心理.于是我先兜售自己上初中时情感方面的一些傻事,她听后天真地笑了.我隐约感到她已不再对我设防,便顺势一本正经地问:"你现在和那个高中男同学是什么关系?"她很敏感地说:"只是普通朋友."我说:"老师相信你.  相似文献   

18.
上二年级的女儿在吃饭的时候说,她可能没有机会做领读了,她是用一种尽量平淡但明显很失望的语气说的。  相似文献   

19.
1.小洁的诉说 一名高二年级的女生小洁把电话打到了我的家里,她很小心地向我询问她要说的情况是否可以严格保密,当她得到非常肯定的答复之后,才轻声地说出了心中的秘密:原来,她暗暗地"爱"上了一个男老师,难以自拔.为了便于交流,使咨询过程更有效,我邀请她到心理咨询室来当面交谈.  相似文献   

20.
去年的教学评估活动中,笔者听了一节四年级“确定位置“的数学课,课上教师设计了多组活动,让学生一会儿做游戏,一会儿小组合作,一会儿动手操作,很是热闹,学生也都积极参加,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很是活跃.课间和身边的几个学生聊了起来,问同学们喜欢哪些教科书,这些学生多数说喜欢学语文,也有喜欢音乐、美术的,很少有说喜欢数学教科书的,问其原因,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书上就是数学题,看着没有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