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宁方言里的宾动式是汉族长期跟兄弟民族交往而形成的一种习用格式,也可以说是少数民族语影响的结果,本文从西宁方言里滨动式的使用范围和表现形式两方面,通过大量语料考察了西方方言里宾动式使用情况,指出西宁方言中滨动式跟构词法中动宾式的相互关系,将西宁方言的宾动式跟普通话中的被动式句作了比较,指出西宁方言宾动式的性质和基本格式。  相似文献   

2.
浅谈“前后鼻韵母”的辨正卢宗元由于西宁方言的影响,前后鼻韵母的发音是整个韵母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笔者愿就前后鼻韵母的辨正问题结合西宁方言的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西宁地区方言前后鼻音同普通话中前后鼻音的差异。西宁地区方言中,常带有一股浓重的“鼻音味...  相似文献   

3.
西宁方言的程度副词“胡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北方言,跟兰州话、西安话比较接近。在语法上跟普通话,兰州话和西安话比较,则有一些特点,本文谈谈西宁方言里“胡嘟”一词。  相似文献   

4.
西宁方言中词汇的重叠形式极其普遍,而且有着明显的特点.西宁方言中名词的重叠形式一是数量大,在普通话中不能构成重叠形式的大多数名词,西宁方言中可以重叠;二是构词能力强,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的多种成分,非常活跃;三是在重叠之后表现出新的意义,有的甚至在词性上发生了变化.文章从西宁方言名词重叠的结构方式、名词重叠的语法功能、名词重叠后的语义变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西宁方言中一批词语的用字与词义风马牛不相及,是用谐音造成的。隐实示虚,设难成趣,有如谜语。表现了西宁人的语言创造智慧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永宁音系     
新疆焉耆县永宁乡的汉语方言源自100年前的青海西宁和湟中。今永宁话虽然基本保留西宁、湟中的音系格局,但其声韵调的特别已多半异化而趋于焉耆话。  相似文献   

7.
以官话区量词的特点为参照,选取西宁方言和银川方言为代表点,呈现了西宁方言和银川方言的量词系统与特色量词,并与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兰银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的量词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次方言区量词体系的扩充方式,考察了各点通用量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我国各级地方志编纂工作的深入开展,涌现出了一批质量很高的方言专志。张成材、朱世奎两位同志的《西宁方言志》就是其中之一。这部书的出版,是语言学界、方志学界的一大喜事。她有助于语言研究工作者尤其是方言研究工作者对语言现状和历史以及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西宁方言区的人民学习普通话,提高人民群众语文水平都具有现实意义;同时,通过西宁方言实际的忠实纪录,还生动具体地反映了这个地方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生产、生活、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情  相似文献   

9.
本文参照语序类型学的基本理论,从西宁方言的"哈"、"俩"人手,以Greenberg总结的45条人类自然语言语序共性规律中与句法相关的共性规律为尺度,比较西宁方言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语序类型的异同,并得出结论:西宁方言是后置词语言特征明显的语言,与前置词语言特征明显的普通话很有距离.该特征的形成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双成 《中国语文》2012,(5):469-478,480
介词在汉语中广泛使用,不同的方言介词的数量、类型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介词的使用上,西宁方言有前置词和后置词,而且后置介词较为活跃,后置词的使用特点是和西宁方言语序类型的变异相和谐的,也和SOV语言的接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宋代王安石的绝句《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即有争议,主要存在3种观点:(1)熙宁元年王安石应召赴京途中;(2)熙宁七年王安石罢相返江宁途中;(3)熙宁八年王安石再任宰相赴京途中。从时代背景、作者思想及《宋史》记载的史实来分析,只有熙宁八年春二月王安石再任宰相,才是该诗的写作时间;阐明创作时间有助于阅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一九四九年七月,随着《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方法》的颁布,银元券被运到西宁,但直到九月初西宁解放前,国民政府中央银行西宁分行一直未能“奉令发行”。西宁分行既未“奉令发行”银元券,又元“奉拨”的银元可供兑换银元券,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诸方面原因导致银元券在青海地区出现了这种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西宁方言动词各类体貌的形式、功能及其特点等进行了初步的描写和分析,根据动词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西宁方言的体貌类型分为动态和事态两大类,动态是观察动作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所区分的体貌类型,事态是观察事件的发生、存在、变化与否所区分的体貌类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西宁方言SOV各种句式和境内阿尔泰诸语言相关语言现象的比较入手,用罗列语言事实和分析两类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来表明,西宁方言在遵照内部发展规律的同时,因为族群的接触而产生的语言接触促成了目前这种阿尔泰特征明显的特点,这一现象支持桥本万太郎北方汉语阿尔泰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全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宁市2002年—2008年城乡协调发展度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七年来西宁市的城乡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找出了制约西宁市城乡进一步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环境治理等。基于此,提出了进一步促进西宁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索研究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提高理科生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模式和措施。首先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可能导致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而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新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方案并探索实践一年。结果表明:依托本科生导师制将毕业论文时间前移,通过尝试学生选题与导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机制,学生负责与团队协作相结合机制以及传承长效机制和奖励机制后,理科生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该模式更好的集中了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精力和时间,调动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创新思维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开展研究型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因子分析法在西宁市工业行业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002年西宁市的25个工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介绍了分析、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跟王双成同志讨论西宁方言中的“名+哈”的“哈”是助词,还是后置介词的问题。同时也讨论对西宁方言的介词义的表达方式究竟应该怎样认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