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艺录》是钱钟书先生的重要著作,先后有开明书店版、中华书局版、三联书店版。开明书店版《谈艺录》首次于1948年6月出版,并于次年再次印行。直至1984年9月,中华书局版《谈艺录(补订本)》出版。它由上、下编组成。上编对开明书店版作了若干润色,下编为钱钟书先生《补订》、《补遗》的内容。这是三联书店版《谈艺录》印发前最为通行的版本。2001年1月、2007年12月,三联书店先后两次出版《谈艺录》,并于2008年6月,第三次印刷第二版《谈艺录》,笔者称为最新版《谈艺录》。三联书店初版《谈艺录》,分上、下两册,其重要亮点是把中华书局版《谈艺录》中的《补订》、《补遗》、《增订》内容分别纳入原文,使读者读之成为一气。因此,在版本学上,无疑是对中华书局版的重大超越。三联书店第二版《谈艺录》,把两册本合而为一。照理说,其最新版《谈艺录》是为精益求精,逼近完美。然而,就以版本比较,笔者发现该版本并非如是,得失互见。  相似文献   

2.
林纾的古文,在其生前已被整理为三集:《畏庐文集》(商务印书馆1910年版)、《畏庐续集》(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畏庐三集》(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林纾去世后,其弟子朱羲胄在《贞文先生年谱》(世界书局1949年版)中辑佚了数篇。20世纪80年代,张俊才先生编辑《林纾著译编年》,对林纾文作了较为详细的揭示,不但较全面地列出了林纾文的篇目,还标注了具体的出处,为后人研究提供了便利。1990年,林薇先生在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3.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2,(1):122-128
《熊峰集》的祖本是石珤亲自审订的稿本。皇甫汸在石珤去世后不久对稿本重新加以选编并刊行,是为明刻四卷本《熊峰先生文集》。梁维枢完整过录明稿本,并从中挑选出若干符合其文学审美趣味的篇目,是为明见君子阁抄本《熊峰集》。康熙初年,孙光?汇集各版本《熊峰集》及石珤佚文,重新加以删订、刊刻,是为清刻本《熊峰集》。清刻本后被收入《四库全书》,成为迄今最通行的《熊峰集》版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有清抄本《熊峰集》二卷,其内容系抄录自明刻四卷本《熊峰先生文集》,大约成书于嘉庆至光绪年间。  相似文献   

4.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展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成果,以自选集的形式推出了"北京社科名家文库",著名学者傅璇琮先生的自选集《治学清历》即是其第四辑中的重要一部。《治学清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  相似文献   

5.
杜定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著述甚丰。其遗稿《自传》中《治书生活》一章,经钱亚新先生整编,拟在《江苏图书馆学报》等刊发表,本刊负责刊登其中的一段《我与中大》(《治书生活》之七),计划在今年第一期和第二期载完。  相似文献   

6.
《花镜》作为一本科学著作,影响很大,建国后不少科学家对此书作了较为精细的研究,较典型的是酆裕洹先生的《〈花镜〉》研究》(农业科学出版社,1959版)和伊钦恒先生校注的《花镜》(农业科学出版社1962版),但均侧重于对其科学价值方面的研究,而对作者  相似文献   

7.
曾经在台湾《传记文学》上读到过几篇唐德刚先生的文章,读来真觉得是一种享受,很佩服。现在岳麓书社将这些文章集印成《晚清七十年》一书,给读者很大方便。印象中稍有一点删节的痕迹,这也无可如何。作者在大陆版自序中对此已经作了交代:“由于海峡两岸出版法略有出入,台湾版与大陆版亦稍有异同,贤明读者谅  相似文献   

8.
近读金开城、董洪利、高路明新著《屈原集校注》 (中华书局1996年8月版),颇多感想。特为此文,献其谬说,以求教于金先生及屈学界之同好者。综观本著之作,颇具"总结"金氏长年研习《楚辞》文献的性质,盖亦与其《屈原辞研究》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相鼓吹也。本著侧重于屈原赋的文献解读,而《屈原辞研究》为其文史专论之合集也。则金氏屈子之学于此集其大成。然屈原辞赋文献的解读,无非是"校"、"注"、"章句"三事。就此三端言,本著自有其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9.
柳和城 《中国索引》2007,5(1):34-37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藏有一部孙毓修先生的稿本《书目考》。十几年前胡道静先生曾介绍过它,称其是一部搜罗宏富的“书目资料长编”[1]。2002年初,笔者为撰写《孙毓修评传》,有幸仔细阅读了这部未刊稿本,为其编纂主旨之鲜明、收辑之详博所深深吸引。现向研究藏书文化和喜欢版  相似文献   

10.
泸州市图书馆藏《南沙先生文集》为熊过撰,清乾隆年间收入《四库全书总目》,现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文章从熊过生平、《南沙先生文集》主题思想、版本价值三个方面,对《南沙先生文集》进行考述,以期展现该文集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顾廷龙先生早期和晚期所从事的《集韵》研究,包括顾廷龙先生早期《集韵》之研究、《集韵》研究史之批评、《集韵》众版源流及优劣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治明史者,一般都根据《明实录》、清政府官修的《明史》、清入关前的史料以及某些野史笔记。但是,《明实录》主要记录的是各朝皇帝的言行,很多重要的史实并不记录;清人修的《明史》,对女真是中国的臣属、女真侵扰、掳掠中国、朝鲜的事实讳莫如深;清入关前的史料,以个人见闻为根据,也有相当的片面性。所  相似文献   

13.
郁贤皓先生在《唐刺史考》的基础上,经过十余载的仔细搜罗和精密考订,撰成三百余万字的大著《唐刺史考全编》(以下简称《全编》),使治唐代文学和唐史者从中获益颇多,故而傅璇琮先生称其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大型唐代文史工具书"。几年来笔者  相似文献   

14.
浙江历史文献研究家顾志兴先生所著的《浙江藏书史》(杭州出版社2006年10月版),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之一。本书是作者在其《浙江藏书家藏书楼》(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基础上,经过多年积累和修订、充实成书的。由著名学者傅璇琮作序。  相似文献   

15.
1996年8月31日,日本京都花园大学衣川贤次先生来苏州大学,带有黄永武博士《敦煌的唐诗》一书(台湾洪范书店,1987年5月版),借我一间。当时写了两篇札记与衣川先生交流。今日捡出,再作整理,以就正于同好。一、伯3619号录文校正黄永武先生在《敦煌伯三六一九号卷子中四十一首唐诗的价值》一文中,对此卷四十一首唐诗全部释录并作了详细的考订(有数首见于本书他篇),多处纠正补充王重民先生录文的闭失,甚为精到。但仍有数处可商,现依原卷先后次序提出来讨论。1.苏眈(青(清)明日登张女神脑》:“飞泉直往淙道间,大吵横渡隐天半…  相似文献   

16.
简朝亮所撰《朱九江先生年谱》,以突出谱主学术思想为主题,从治学要旨、经学、史学、掌故学等方面,总结了九江先生之学术精华,深刻地反映了晚清时局与学术嬗变,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钱穆先生晚年所著回忆录《师友杂忆》,起笔于1977年,定稿于1982年,出版时与1974年所著《八十忆双亲》合刊,影响很大,版本也多。其主要者,在台湾有三民书局/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版、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钱宾四先生全集》版、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兰台出版社2000年版。  相似文献   

18.
据《杭州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收藏经部古籍善本书156种,有题跋者35种。本文对尚未公布且文字内容较完整的10种题跋予以整理并作考证。一、《易汉学》八卷,清惠栋撰,清来堂刻本,屈疆过录沈绍勋批语屈疆迻录曹源题跋云:近吾浙之治《易》者,必推重沈竹初先生。庚寅春,余与袁丈香溪、胡子伯安访先生于吾邑福祈山下寓次,香溪丈以先生治《易》以轻汉而宗  相似文献   

19.
戴震在乾隆二十年(1755)入都之前,有一部研究《诗经》的著作叫《毛诗补传》。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余廷灿《戴东原先生事略》等均有记载,《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亦有著录。此书未刊行,后世多以为亡逸。近年来我们为编《戴震全书》,从北京图书馆照相复制了清抄本《戴氏经考》二十六卷。经查证可以确定,《戴氏经考》是戴震的著作,而且就是沉睡了二百多年的《毛诗补传》。  相似文献   

20.
今年初,天津日报创办的《每日新报》在百舸争流的晚报与生活类报纸中脱颖而出。 《新报》和晚报相近,是一份4开多版次的生活类报纸,每天以32个版为基数,最多时48个版,一版与末版为彩印。《新报》至今已出版近200期,通览7月上旬10天的报纸,总体印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