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铸剑》是鲁迅笔下并不多见的表现向统治者复仇的作品。他在《铸剑》中通过对眉间尺、黑色人等复仇者与残酷暴君进行的无忌的肉搏的叙述,表达了一种自我超越的复仇理念。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小说作品《铸剑》和余华的小说作品《鲜血梅花》都是讲述"血亲复仇"的故事。两者所塑造出来的复仇者形象在血亲复仇模式、复仇者角色的定位、复仇启蒙者的作用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同质性,但作为当代作家的余华,在继承鲁迅创作思想的同时,也有创新和发展,《鲜血梅花》中的复仇者形象更加虚无。两个形象表现出的不同的内涵特质,背后隐藏的是创作主体的独特生命体验、不同的时代背景及地域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龙永干  罗冬 《天中学刊》2006,21(3):107-112
鲁迅对复仇的提倡旨在解构封建道德中奴隶式的“怨恨”,进行国民性改造。《孤独者》中魏连殳向民众报复的悲剧,唤起的是启蒙者对孤独的澄明与担负。《铸剑》中黑色人的复仇则是创作主体以艺术的方式解读历史时,在感性与理性、艺术表现与现实实存、情感逻辑与价值判断所形成的悖论中进行的“绝望的抗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鲁迅《致赵其文》的两封信入手,结合鲁迅创作小说《铸剑》的时代背景和鲁迅的思想、情感、行为及《铸剑》中眉间尺(包括眉间尺的父母),宴之敖者等主要人物、情节,较全面地剖析了《铸剑》——复仇的文学这一深刻的主题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铸剑》由复仇故事、行侠故事、魂化故事三个故事组成。复仇故事是屑间尺继承父亲遗志,准备向大王复仇;行侠故事是宴之敖以眉间尺的头和剑为条件接替眉问尺行侠复仇;魂化故事是大王、眉间尺、宴之敖三头相搏,烂在一起。三个故事由三为一,复仇者从幼稚到成熟,再到魂化以至一起毁灭。这一一结局消解了复仇的意义,抹杀了是与非的评判。魂化故事的结局,使悲壮的复仇变为具有喜剧色彩的闹剧。  相似文献   

6.
研究鲁迅,不能不关注鲁迅的复仇思想,从《铸剑》到《复仇》,从《复仇(二)》到《女吊》,复仇情结贯穿鲁迅一生。近八十年来,众多学者大多从古越传统文化入手,研究古越文化的复仇思想对鲁迅的浸润,硕果累累。但我们也应当看到,鲁迅的文学创作与外国文学渊源甚深,复仇主题亦是重要部分,尤其波兰文学中的复仇主题对鲁迅的影响更不容忽视。特别是被鲁迅称为“叫喊和反抗”的“复仇诗人”密茨凯维支、斯沃瓦茨基等对鲁迅复仇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复仇"是鲁迅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而鲁迅对"复仇"的创作也丰富多样。在鲁迅的小说里,"复仇"主要有三种方式:对统治者的复仇;对自我的复仇;对"看客"的复仇。这三种方式又创造性地集中在《铸剑》这一个篇目里。因此,文章就以《铸剑》为样本,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鲁迅的"复仇"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铸剑》中,鲁迅通过对历史故事的"铺排"和"改动",一方面,在社会、道德层面寻找"复仇"的正义性;另一方面,鲁迅命定中的"复仇"气息,又使"复仇"产生纯粹性,显得悲壮而崇高;但小说最后,鲁迅又用一场闹剧消解了"复仇"的所有崇高意义,表达了他对先驱者命运的痛苦思考。因而,《铸剑》的"复仇"叙述是复调的。  相似文献   

9.
《铸剑》的主要人物不是眉间尺,主题亦非赞扬古代人的抗暴牺牲精神。从《铸剑》中对黑色人的外貌、姓名、语言、行为、精神等方面分析,鲁迅写黑色人是自况,主题是表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0.
《铸剑》是鲁迅自己颇为首肯的作品之一。一般认为,作品体现了鲁迅一贯主张的复仇精神,同时也批判了愚弱国民的劣根性,其目的仍然是启蒙。其实,《铸剑》是鲁迅最深层次生命的展现,通过分析文本,.可以基本厘清鲁迅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1.
《铸剑》的主要人物不是眉间尺 ,主题亦非赞扬古代人的抗暴牺牲精神。从《铸剑》中对黑色人的外貌、姓名、语言、行为、精神等方面分析 ,鲁迅写黑色人是自况 ,主题是表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2.
<铸剑>以故事引出复仇之路,以复仇终结了人物形象,又以闹剧颠覆了严肃的复仇故事本身.鲁迅先生对这则故事的再创作,运用了古代的素材、现代的理念.对"铸剑"故事的重写,让"复仇"超出故事意义.死亡之后的复仇,而非复仇之后的死亡,展示的是分裂个体的存活状态.走出复仇之门,返归生命的本真状态,透过故事展现鲁迅先生对人生的深入思索和永久追问.  相似文献   

13.
鲁迅自己认为《铸剑》是写得较为认真的小说,因而长期以来学界分析解读这个小说用力很多,大多数研究通过传统"故事"的"新编"来分析小说铸造的复仇英雄。这种古今的审视往往忽视了中西的视域,而且看不到古今中西的文化元素在《铸剑》中的并置和融合,因而在古今中西汇通的视域中来重新解析小说的复仇英雄能够看到眉间尺和宴之敖形象的文化复杂性,从而为解读鲁迅晚年的小说提供开阔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鲁迅小说《铸剑》出发,重新追问了鲁迅文学世界中“复仇”与“反抗”的现实意义。文章区分了鲁迅小说中“鬼魂”的“好的地狱”与“人”的鬼的世界、地狱之鬼与人鬼,指出鲁迅唯一可以凭借的空间便是“虚无”,这成为他对人间一切权力关系批判的出发点,即在底层之下,以热血浇铸的“剑”、以体温复燃的“死火”去完成地狱对“地下的正义”的追讨;并由此论证丸尾常喜对孔乙己、阿Q与祥林嫂划分的“科场鬼”并不属于“地狱之鬼”的谱系,后者作为“叛徒”的魂灵才是鲁迅的自我认同,寄托了底层对正义的向往与奋斗;同时,文章也从社会史与宗教史的角度来考察了鲁迅笔下“鬼”的意义,尤其是目连戏蕴藏着鲁迅所寻找和鉴别的被层层遮蔽和压制的民族的主体性,即“复仇”才标志着生命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彻底的“革命”姿态,“伪士当去,迷信可存”,鲁迅必须是一个面对自己的“叛徒”,与整个社会决战,永不停息。  相似文献   

15.
得益于黑色人的助力,《铸剑》中复仇者眉间尺迅速成长为勇敢果决的战斗者。这一历程有力地阐发着鲁迅对孩子人格的拯救意识,也是鲁迅为了"救救孩子"而呐喊的进一步发展。眉间尺内在的精神气质与战士相通,决定着孩子的人格能够得到拯救,同时,也反映了鲁迅对战士成长的期待与肯定。  相似文献   

16.
《哈哈爱兮歌》是许多鲁迅诗歌注释者对《铸剑》里宴之敖者和眉间尺的头唱的歌词的通称。 《铸剑》开始写于一九二六年十月厦门大学,完成于一九二七年四月广州中山大学,是《故事新编》中最早译成外文的一篇。一九三六年三月鲁迅在复给日文译者增田涉的信中指出:“在《铸剑》里,我以为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但要注意的,是那里面的歌,意思都不明显,因为是奇怪的人和头颅唱出来的歌,我们这种普通人是难于理解的。”这说明《铸剑》里的歌确是相当难懂的。陈梦韶先生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相似文献   

17.
《铸剑》是一篇心理成长小说,其艺术魅力在于社会主题与自我表达的完美融合。在文本表面社会复仇的叙事框架下,隐藏着鲁迅饱尝现实黑暗,由最初的善良优柔而日益愤世冷严的心理成长历程。“眉间尺”与“宴之敖者”分别是其“原初自我”与“社会自我”的隐喻化身,两个“自我”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相互冲突与奇特共存,对理解鲁迅作品及其丰富复杂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鲁迅善于画眼睛。他说过:“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付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的》)翻开鲁迅小说,我们便能看到许多双各具性格特征的眼睛。诸如:协助眉间尺复仇的壮士的“黑须黑眼睛”(《铸剑》),农家女孩阿顺的“眼  相似文献   

19.
《铸剑》是对民族文化中最为阳刚,最具血性的复仇伦理的重新书写。作为启蒙作家,鲁迅对传统父子伦理中僵化、刻板的一面有严厉的批评,但从《铸剑》的故事原型以及鲁迅的思考来看,他并没有走到彻底否弃父子伦理的地步,毋宁说从反面展开了对父子之情的极端表达。父子伦理的本源性也为暴君以及暴政的文化政治批判提供了不可动摇的尺度,是鲁迅重建自身主体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从《三王墓》到《铸剑》的演义,反映了“历史中间物”的清醒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着重体验牺牲自身达到与旧世界消亡的目的;明知前面是“坟”而勇往直前的伟大人格。文中对“闲人”,“国王”的憎恶,表达了作者复仇的主题;而黑色人的行为和歌唱,使他的复仇具有深广的社会内容,同时具有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