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低年级的科普文都是浅显易懂的,可以以读代讲,了解课文大意。学生通过自读感悟、师生配合读、进入情境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就基本能读明白课文的意思了。以读代讲并不是不需要讲,在关键的地方也要讲。这些讲,要简单、明了,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动物时装表演》一课,  相似文献   

2.
“不通则痛”:阅读教学先要把课文读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通课文是常被一些语文教师所忽视的。有些教师认为,把课文读通太小儿科了,让学生自由地读一遍,就通了,何必多花力气;有些教师则习惯于把读通课文让学生在预习中自行解决,以便为讲析解读课文争取更多的时间;还有一些教师觉得读通课文是常识,人人皆知,人人都会,没有必要去关注研究……由此,也带出了第一课时怎么教的困惑。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地方 ,有些教师仍旧是老一套———去年的教案今年用 ,今年的教案明年用 ,你用我用他用大家用 ;备学生 ,钻课文 ,研教法等 ,只是唱唱高调而已 ,行的还是老一套。其实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 ,推行素质教育 ,可从备课做起。一、着眼于单元整体 ,精讲一课 ,注重能力培养一般地 ,每单元由讲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组成。往往讲读课 ,教师讲 ;课内自读课 ,教师也讲 ;课外自读课 ,教师还讲。讲讲讲 ,讲得声音嘶哑 ,唾沫横飞 ,学生的主体地位早抛到九霄云外 ,教师仍是“霸主”。为了有话可讲 ,讲透 ,讲全 ,教…  相似文献   

5.
一、读题释题 ,谈话激趣质疑定标1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看到课题 ,你们有些什么疑问呢?2 学生提出各自的问题 ,教师调控引导 ,避轻就重 ,导入学习课文。二、以读为本 ,目的明确层次清楚1 请同学们自由把课文读一次 ,要求读准字音。2 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把课文再读一次 ,注意句子的停顿。(出示课文课件 ,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打上“/” ,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 ,练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后 ,边读课文边看课后的注释 ,把课文读懂 ,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 请位同学把课文读一次 ,学生评议。5 老师把课文范读一次 ,学…  相似文献   

6.
新编语文教材把课文分为讲读课文、课内自学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三类。对于这三类课文,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谈谈我的做法。一、讲读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的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因而教学方案是“以讲为主,以读为辅”,教学方法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读分析,学生阅读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通过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广泛提高,传统的“读、讲、译、记、背、写”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课文教学也逐渐由讲授词、句向教学整段整篇过渡。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课文的难度逐渐增大了。...  相似文献   

9.
“讲读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交给学生阅读的钥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讲读课文为什么要坚持“以读为基础”呢?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通过阅读的实践才能培养起来;另外,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从阅读开始。讲读课文如何做到以读为基础呢?这就要求在整个讲读教学中,以学生的读为主要活动,教师的讲应该以指导学生阅读为核心,还要认真处理好讲与读的关系:读是基本的,要解决懂的问题;讲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读,要以讲来扶读。讲和读又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还应做到读中有讲,讲中有读。以  相似文献   

10.
多读多思多练──谈小语讲读课教学银川市新城区教育局丁凤琴讲读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凭借,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讲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些教师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法,成了“讲听课”。教师绘声绘色,口若悬河,学生呆听、呆记、...  相似文献   

11.
正背诵既是一种读书方法,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记忆,用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神态和感情来表达原文,复现原文。背诵课文的过程不仅仅是对课文语言内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听、读、思、记能力的训练过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文背诵呢?笔者试图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几篇课文为例,谈一谈提高背诵有效性的策略。一、角色体验法有些课文的情节性较强,这些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表演背诵。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教师凭借语文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理解、掌握和发展语言的过程,其课堂教学结构有它自身的特点。纵观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大致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一、讲授型结构。这种课堂教学结构以老师的讲授为主,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它要求教师认真地把课文讲解清楚,并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听讲和完成作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讲为主,讲、读、导、练有机结合,具体结构如下: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相似文献   

13.
张志公先生曾指出:“选给学生读的文章,绝大部分学生自己是读得懂的。读不懂的,只是个别的地方。另外,有些地方懂是懂了,但是懂得不够深,领会得会泛一些。只有这些地方,需要老师点一下。”张老的话说得很明白,学生不懂的地方才需要老师做指导。其实,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往往也是课文的精髓,对于这些难点,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做精心设计。笔者把针对难点所进行的教学设计雅称为“细化”设计。阅读教学的“细化”设计如何避免琐碎,达到精细,甚至小中见大呢?下面结合实例谈三点体会。一、设计合理的小过程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要…  相似文献   

14.
《大熊猫》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阅读课文。编排阅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把在讲读课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它与讲读课文不同,主要是凭借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同时,又把思考练习题作为衡量学生阅读效果的依据。在阅读中,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启发、诱导,或组织学生对论,以疏通阅读障碍,从会读到读懂。一、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要读征文章,白先必须会读文章中的字。因此,思喜练习第1题明确要来学生“蕾讲章读课文’。同读课文中的字,绝大多数是…  相似文献   

15.
读文言文,首先就是对课文的理解。由于写作年代与阅读年代的差异,存在着阅读的障碍。教读文言文,教师一般都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力争做到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深怕有讲得不到位的地方。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有的教师还主张学生背诵所学的课文。学文言文,就离不开对课文的翻译。一般来讲,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初学文言文,最好是采用直译。它可以培养学生对文言字词的识记、理解及其运用的能力。学生一旦能够逐字逐句地翻译课文,也就掌握了这些字词、句式,以后遇到类似的字词、句子,他们自然能够举一反三,在多次强化训练后,他们对文言文的阅读理…  相似文献   

16.
《骆驼和羊》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骆驼和羊比高矮的事。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教学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借助插图,感知课文。本课配有三幅插图,和2、3、4节课文相配。根据课文的特点,可从“图”入手进行教学。①指导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是怎样的,他们在干什么?学生边看边说,教师随机出现本课需学生掌握的生字及新词。②对照插图,轻读课文。要求是:运用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生字所组成的词,再到田字格里去看看这些字的字形;找出课文中和图意对应的段落,想一想课文讲了  相似文献   

17.
一、讲前读   讲前读也叫感知读,就是在讲读课文之前初读课文,扫除障碍,了解文意,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这是学生自己进行的“尝试式读”,是从整体出发熟悉、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   讲前读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默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或互相讨论解决。 (2)自由小声读,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要求说出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 (3)分段指名读,检查读得是否正确 (不加字、不丢字、不错字 )。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既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杨锋 《现代教学》2013,(3):52-53
教师应注重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以增强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学生可以运用讲读课上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在新的语境中去自我检测、自主解读、学会思辨。学生通过学习自读课文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中可以逐步摆脱依赖性,养成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习惯并形成问题意识,进而开展对问题的探究,加上教师的适时介入,有利于实现思维的突破。自读课文的教学现状如何呢?对于白读课文教学的态度,目前有两个极端:一是教师对课内自读课文完全不讲,由于它存在于“考纲”之外,教师习惯让学生回家随意阅读,效果如何,无法知晓;二是教师把自读课文和讲读课文同等对待,细讲、精讲不进行区分,不仅让学生失去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小语教学要强化“读”的训练,通过读来理解、积累和内化课文的语言文字,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读”而获得的。如何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取得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浅见。一、“读”要到位“读”要到位,教师必须做到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给学生读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样教师就会想方设法把课讲得精粹,讲到点上。即只讲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不讲学生已掌握了的…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课本修订后,课型分为三类,其中课内自读课本独树一帜,较难把握,它既非讲读课文那么重要,也非课外自读课文那样可放手不管。对于这类课文,如果以讲为主,时间会被占用太多,教学计划难以完成;如果光由学生课外阅读,恐学生又难以消化。因此,这类课文必须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怎样指导才能使学生弄清、弄懂并熟练掌握这类课文呢?我在多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