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通过发行才能实现。发行部门是出版社的重要部门之一。发行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出版社的全局。要使出版社的发行工作充满活力,鼓励发行部门的职工积极投入图书市场竞争,努力推销本社出版的书刊,出版社的发行部门则应当实行承包责任制,有奖有罚。承包指标发行部门承包的目标是什么?有的出版社仅着重于取得发行利润,主要的承包指标就是利润。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给科技出版工作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地方科技出版社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哪里?提高农村科技读物质量的关键何在?这些问题都急切的要求我们作出正确回答。不久前,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二期科技编辑干部读书会期间,来自十二家地方科技出版社、三十一家中央一级科技出版社的六十位领导干部和编辑骨干,着重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谈论。  相似文献   

3.
“包”字能不能进社?这是出版界议论的热点。有人认为,出版社是事业单位,不能搞承包;出版社一搞承包,就会影响贯彻“两为”方针。也有人认为,出版社只有搞承包,才能充满活力,更好地贯彻“两为”方针。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谁是谁非,很值得我们探讨,以更好地推进出版社的改革。我认为,“包”字可以进社,出版社搞承包经营责任制,有利于贯彻党的出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图书作为出版物,既是精神产品,又是  相似文献   

4.
谈菁 《现代出版》2014,(3):15-17
后改制时代的大学出版社在体制、机制及运营模式上的突破和创新,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从建立科学管理模式、坚持学术传播方向,打造大学出版社内容品牌以及创建人力资源科学管理体系等方面阐述大学出版社的定位,有助于寻求经得起学术传播及市场检验的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单位翻印了某出版社一本书,作为业务学习之用,免费发给本部门职工。该出版社一位同志知道以后,对此提出批评,说翻印单位侵犯了出版社出版此书的专利权。被批评者不服,说该书是他们单位的人写的,专利权应是他们单位的,出版社无权过问。看来,争论双方把版权与专利权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了。那么,什么叫版权?什么叫专利权?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相似文献   

6.
设立经理部的依据一、设立经理部是出版社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的客观需要。什么叫生产型?什么叫生产经营型?长期以来,出版社出书只讲品种、印数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至于销路好不好是不管的,大家一起吃大锅饭。这从企业管理的概念上来讲是一种生产型的  相似文献   

7.
“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这个口号在出版界已深入人心。每个出版社都在热烈地谈论精品计划,不少出版社在报刊上大力宣传自己出了多少精品。这都说明了出版工作形势很好,“实施精品战略”已经为出版界广泛接受。 但是,什么叫“精品”,我们心目中的图书“精品”是否就是精品?我感到,在今天,在我们出版界大力实施精品战略的时候,有必要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一、精品图书的最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前,不少出版社正在试行层层承包,有些已承包到个人,可谓彻底。承包中最大的问题是经济效益,搞承包方案或愿意承包的单位、个人,恐怕在这个问题上考虑最多。承包后,或出版社成为一个独立的成本核算单位,或编辑室成为一个独立的成本核算单位,乃至个人成为一个独立的成本核算单位。不少出版社都认为,承包不应到个人,那么到编辑室是否就好呢?我看,这个问题也值得再研究。编辑室一旦成为独立成本核算单位,其经济效益的好坏自然就成为衡量这个编辑室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如果经济效益好,赚了钱,不仅编辑室内部人人振奋,说话财大气粗,而且出版社上下都认为,这个室立了大功,为社里创了收入,做出了贡献;反  相似文献   

9.
刘耿 《新闻传播》2012,(1):15-16
一、新时代及新媒体时代的名记荒当人们谈论名记者的时候,他们在谈什么?记者是与时代联系最紧密的一群人,他们的新闻作品就是时代的记录。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名记者的塑造、使命和工作方式是不同的,在新媒体语境下又有不同。尴尬的是,谈论今天的名记者,不是谈什么的问题,而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出版业,有人说是处于低谷,有人说是在滑坡,不管用什么说法,无外乎是指这样一种情况:纸价、排印工价上涨;图书市场不景气;多数出版社经济困难,学术著作出版难,等等。出版界的同行见面,都在谈论出版业走出低谷和阻止滑坡的问  相似文献   

11.
仿佛广大农村的能工巧匠们一进入腊月就忙着生产各式春节间上市的炮仗、玩具和来年农家添置的农具、器物,预备在春节那一阵儿上市卖个好价钱一样,咱们六百来家出版社的编辑兄弟姐妹们也在匆忙地赶制着2007年全国图书订货会的新书,大家每天忙着编稿、发稿,不停地掰着手指头算计着一版一次究竟是印三五千册呢?还是“豪赌”一把的八千册、一万册……  相似文献   

12.
李旭茂 《出版经济》2001,(10):22-2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出版界谈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提起资本运营,出版行业的人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恐怕就是社会效益问题.担心提倡资本运营会导致出版社惟利是图,只盯着赚钱,而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资本运营和社会效益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进行资本运营是否必然导致出版社惟利是图?业内对此问题的讨论多从出版业自身、特别是我国出版业的意识形态性来论述,本文则试图通过对现代市场经济中一般资本(企业)、国有资本(企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1 在出版改革中,人们对出版社能不能搞承包意见纷纭,说法和作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出版社生产的是精神产品,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因此不能搞经济承包;另一种认为,出版社生产的图书也是商品,出版社实行企业  相似文献   

14.
国家新闻出版署于3月14—18日就出版改革问题召开出国留学人员座谈会。现将座谈实录摘要如下: △关于观念变革。图书是什么?是商品;出版社是什么?是企业;出版业是什么?是产业。商品、企业、产业——这是我们的出版业建构新体制必须树立的观念。△关于出版社体制。在前一轮出版改革中,出版社以编辑工作为中心的传统出版体制并未突破。在日本,出版社的体制与机构设置是编辑与发行两大块并重,起主导作用的是贩卖部门。编辑人员与发行人员之比日本为1:1,台湾是1:4,马来西亚与印度则更  相似文献   

15.
我,虽然不能算是文化人,但好歹也爱读书。某一天,我突然想给自己按照书单买书来读时却傻了眼。从各式读书节到各种打折卡,从花样繁多的地面整合到琳琅满目的网络争战……这些是什么,是渠道着急造福读者吗?不像。再看出版人们倒也都没闲着,他们除了忙着找作者约稿,还要忙着组稿应对市场。既然出书的和卖书的都在着急,那我倒想要再  相似文献   

16.
1982年出版的《刘少奇选集》中,“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一文,有一条注释:“本文原题为《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当时由解放出版社印成单行本公开发行,署名陶尚行。”以前我不了解“解放出版社”与延安“解放社”是什么关系?是否全称与简称的关系?1992年上海辞  相似文献   

17.
讨论发展战略问题,有几个情况,应当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一、大学出版社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处在什么状态?二、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外部环境,那么,我们的外部环境怎样?对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有什么制约和影响?三、发展战略目标的制订和可操作性,我们应当给予多大程度的考虑?  相似文献   

18.
张菁  唐柳艳 《出版视野》2010,(3):25-25,24
书稿档案是图书编辑出版过程的历史记录,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出版社书稿档案是出版社档案管理中的一类别,也是出版社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稿档案工作是对图书出版过程中的各种原始材料如:选题、组稿、出版情况记录和书稿的有关合同、各种文件、协议书、原稿、编校加工记录等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及对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加强出版社书稿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毛鹏 《编辑之友》1991,(6):33-35
80年代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出版社(据有关部门统计已达到90%左右)已经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随后它们都逐步走向经济独立、自负盈亏的道路。我国出版社转变体制之后性质有无改变?出版社性质和体制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出版社性质和体制的问题可以说是出版业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当前重要的现实问题。通过讨论逐步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当前治理整顿和深化出版改革,建立和健全出版社的新体制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报刊上谈论出版单位(特别是出版社)的属性时,仍有人说改革开放前出版社一直是事业单位事业管理,因此出版体制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由完全的事业单位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转变。这是不准确的。王益同志曾在《事业乎?企业乎?》(《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1期)一文中引用20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