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小学生的书写质量令人担忧。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教学太过随意,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要想真正促进写字教学的高效达成,教师心中必须要有强烈的"一"意识:目标要有"这一项",方法要有"这一序",重点要有"这一册"。这样,才能明确写字教学的方向,知道教什么、怎么教,有效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小学数学‘厚重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这一课题的研究,从引领教师做"厚重教师"这一角度出发,借助"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命制这一载体,通过对部分试题命题意图的分析,引领教师进一步"学课标、通教材、读学生、研教法",使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加"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灵活度",形成正确的教师专业成长导向。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语文教学、考试中,"通假字"这一古汉语现象,或多或少,会占一定比例。然而在课下注释中对"通假字"这一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同",一说,"通",但并没有  相似文献   

4.
高效课堂评价一节课,一般关注四个"度",即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生成的高度。除了这四个度,还可以看看学生有没有五个"一",即一段精彩的展示、一段巧妙的生成、一次得意的发现、一次真实的感动、一次会心的微笑。五个"一"和四个"度"可以简称"五四",历史上的"五四运动",其影响是划时代的,但愿"五有四度"的提法能成为高效课堂的评价标杆。  相似文献   

5.
战国的法家韩非子倡导"以法为教",治国"一为法,二为德",做到"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而儒家思想则提倡"人治"和"礼治",它推崇待人要"温、良、恭、俭、让",处世须"仁、义、礼、智、信",靠人性、诚信治国;历史上这两种理念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正一不论当教师、做校长,还是做行政官员,我都希望中小学教育教学从"好玩"走向"玩好"。"好玩"就是"引趣",让学生感到学习十分有趣,这是学习的原动力;"玩好"就是"引深",让学生能不断钻研、深入探索,这是学习的内驱力。初为人师时,我没有什么数学教学经验,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不错,这主要缘于我的"每课一趣"。所谓"每课一趣",就是每节课都要有一道以上的趣味数学题,或一个以上的数学游戏,  相似文献   

7.
郑设善 《考试周刊》2013,(78):10-10
<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早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教育、规劝人们谦虚好学、自觉修养的警句。正确理解这句话,对人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修养观影响巨大。人们对它几乎是众口一词地理解为"几个人行走,必定有我的老师",就连《辞海》对"行"的解释的第一项也是"走",并且选取的例句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学参考书明确支持了这一观点。笔者总感觉这样解释很别扭,有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感觉,就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改的推广,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也日趋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比喻型作文的比重有着上升的趋势。如2005江苏"凤头、猪肚、豹尾",2006广东"雕刻心中的天使",2007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安徽"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江西"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008山东"春来草自青",2009湖南"踮起脚尖",2009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相似文献   

9.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总结出了学习的三字方针:静、兴、恒。所谓"静",就是"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学习。所谓"兴",就是"兴趣",在学习上培养浓厚的兴趣。所谓"恒",就是"恒心",学习贵在恒心。一.静学习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先做到"静",即"静下心来",这是前提,是学习的最佳精神状态。静下心来学习,就是一心一意、  相似文献   

10.
阅读的力量     
阅读是有力量的。阅读,有一种安静的力量。"定能生慧,静纳百川"这句古语直白地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定"与"静"这样的生命状态能够修身养性,既生成智慧,又可令人胸怀宽广,豁达包容。这,对于渴求知识、汲取智慧、不断成长中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可是,这"定",这"静",如何才能悄然而至并深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什么",是近几年语文教学要破解的重大难题之一。在实践探索中人们越来越清晰,破解这一难题要从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定性和教材的选文功能出发,即消除或缩短学生已有经验与阅读"这一篇"课文(或完成写作)的距离与落差。为消除或缩短这个距离与落差而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就是教学的"学点"。教学中要善抓"学点",以点带点,破解"教什么"。从"定篇"中抓"张力点",从"例文"中抓"方法点",从"样本"中抓"问题点",从"用件"中抓"引发点",从"引子"中抓"延伸点"。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得好:"来者皆是客",古语又有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照此推断,我们理应待客犹如春天般温暖,可这世间的事物总有两个针锋相对的对立面,让人无法左右逢源:有美,即有丑;有善,即有恶;而这"客",也就还有那么一种叫做——不速之"客"。他们不请自来;他们"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他们比传说中的"熊孩子"更多了  相似文献   

13.
写作与自我     
写作是表现自我的,文中即使不出现"我",也是处处有"我",就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写作之难,难在它还是一个唤醒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然而这也正是写作的魅力所在。写作,是为唤醒自我以《珍贵的礼物》一文为例,与其说它有高明的写作技巧,还不如说是作者唤醒了自我,唤醒了内心深处那份属于自我的与众不同的生命体验和心理感受。唐诗带着我扶摇青天揽明月,领着我纵横大漠看落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何等的自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  相似文献   

14.
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借助"乘车"这一主题情境,利用车上原有的人数、下车的人数和上车的人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求出车上现在的人数.因为学生对这一情境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学生的理解比较透彻,从估算现在车上的人数与原来的人数哪个多,到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算式的意思,学生都得心应手. 当学生把"乘车"这一情境内化为一个数学模型时,我忽然发现,在他们眼里处处都有"乘车问题",正所谓:心中有"乘车",便处处可用到"乘车".  相似文献   

15.
姜玥  ;金茶娟 《新作文》2008,(6):24-25
我有一个非常大的头衔(xián)——"残联主席",这美名是老妈给我封的。你猜这是为什么呀?还不是因为我手下的"兵"都是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有一次,老师叫我们写生字,"勇敢"这个词有好多同学都写成了多一勾的错别字,其中就有我。再说"仞",  相似文献   

16.
<正>苦于家底太薄,这三十年来的学校发展多着眼于一个"有"字:从"一无两有"到"一无多有"。这里的"无",是指"无危房",是底线要求。人命关天,谁也不敢马虎。从"无"出发,"有"便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奋斗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终于有了教室、课桌凳,有了一幢幢高楼,有了自动开关的校门,有了塑胶跑道、风雨操场,有了各种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二册《兰亭集序》中有这么一句:"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其"趣"课下释为"趋向"、"取向"。读qū音。笔者以为不妥。一、从词义来看。"趋向"重在"趋",表正在走向,是未然之事,而"取向"重在"取",意思是选取的方向,中心词是方向,是已然之事。这两个词单从词义来说,就有明显的差异,并不是一组同义词。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遇到需要学生进行探究的情况难免会有一些意外"插曲"。年轻教师面对这一尴尬现象,经验不足,如何应对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此类"插曲"分为三类:全掌控"插曲"、半掌握"插曲"、不能掌控"插曲"。并结合弹性教学体系的分析,不同的"插曲"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面对全掌控"插曲",不如引入正题;面对半掌控"插曲",不妨将错就错;面对不能掌控"插曲",选择模糊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你吃一碗回锅肉,也可以觉得"这青蒜苗很好,这肉煮得火候稍过,但这样一来豆瓣酱就不至于太齁",也可以单纯觉得"这碗肉真好吃"。你看一部小说,可以觉得"这个结构真是精美,这个视角真是绝妙,这个高潮点设置得真是好,这段长句的使用真有韵律美",也可以单纯觉得"这本书真好看"。你看一场球赛,可以觉得"这个战术落位很聪明,这次防守战术变换很及时,这一连串的反击路线跑得好",也可以单纯觉得"这球赛真好看"。  相似文献   

20.
<正>在教师这一职业中,常有这样的说法:"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也就是说,课是有灵性的,就像字如其人、文如其人那般,因人而异。或清新自然,或平和理性,或灵动轻巧,或恢宏高远,总之见课如见人。显然,在人课统一的状态下,教师有魅力,课堂才有魅力。那么,教师的魅力在哪里?课堂的魅力又体现在哪里呢?一、教师有"气",课堂则有"势",从而充满吸引力有人说,上课需要一种感觉,这是教不会、学不来的,否则名师的课怎么一到我们手上就变了样?的确,"课感"学不来、学不像,因它源于教师的"气",并影响着课堂的"势",甚至决定了课堂有无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