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维吾尔人大致分四个历史时期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现在为该国第五大民族,他们通过经商、通婚等活动,融入吉尔吉斯社会,并拥有自己的社会组织;维吾尔华人华侨与中国的联系亟待加强与深化,这对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关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业发展90年来,先后经历了萌芽化时期、行政化时期、事业化时期、市场化时期和产业化时期,成绩斐然。展望"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战略有了新定位,旅游消费需求进入了新阶段,旅游发展环境有了新支撑。中国旅游业应继续实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发挥国内旅游拉动内需,挖掘旅游就业潜力及旅游的扶贫功能,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战火动荡的时期,传统的儒家思想地位日趋下降,老庄思想受到了抬爱,淡泊清雅之风盛行。中国艺术开始走向觉醒,各门类艺术开始走向独立,山水画开始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解放出来,走向独立。山水画理论也在与时俱进。传统的道家避世的思想在这时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并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牙买加从一九七二年九月实施全国扫盲计划以来,到目前已有十六万人——约占全国十五岁以上文盲的三分之一——具有读、写的能力,另有九万三千人正在成人教育中心和日、夜识字班学习。按照扫盲计划,牙买加已在全国十四个区设立了六千个部分时间和全日的识字班,共有一万零七百名志愿教师。牙买加于一九六二年获得了独立,但是由于过去的殖民统治,文盲在这个国家的成人人  相似文献   

5.
安德莉亚·利维是牙买加裔的英国女作家,其作品多围绕种族独立及文化认同探讨牙买加人的生存困境。在其历史短篇小说《长歌》中,她采用后殖民主义的方式再现了英国白人殖民者对牙买加种植园奴隶的话语压迫及人生奴役。以《长歌》为例,从后殖民话语生态批评理论视角切入,再现殖民背景下英国白人殖民者的话语权力,黑人奴隶的话语反抗以及黑人对自由的话语诉求。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下,新中国产业结构经历了“优先重工业发展阶段”、“产业均衡发展阶段”、“重化工业重启阶段”.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不同阶段也有所不同,并且目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将发生深刻变化.当201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6 8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之后,依靠重化工业拉动的外延式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成本增大、效益降低等挑战,已经难以维系.未来既需要克服人均资源不足、环境脆弱的不利因素,又应当发挥大国经济的优势,尽快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7.
个体生命的最初1000天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一生中人口资本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时期。在拉丁美洲国家如墨西哥和秘鲁,尽管儿童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已经得到较大改善,但其在认知、语言、社会情感方面仍未得到充分发展,儿童早期发展滞后情况仍然比较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拉丁美洲国家在儿童早期发展领域不断进行尝试,通过家访计划等项目改变照养人的养育行为,从而改善儿童早期发展滞后问题。通过介绍拉丁美洲国家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的试点(牙买加项目)及其政策推广(秘鲁SAF项目),并用科学的影响评估方法测量项目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中国政府在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实践提供借鉴,希望能够加大国家在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投入,推广解决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问题的政策,共同促进儿童早期的全面发展,提高国家人力资本实力,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时期滨海新区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发挥其作用成为"十二五"时期的战略发展重点。滨海新区适于选择"高端集聚,内外联动,一体多元,领先示范"的经济发展模式,始终把带动区域发展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坚持对内增强实力、提高综合素质,对外加强联系、搞好服务,寓开发开放于强化聚集辐射功能之中,通过改革创新扩大聚集和扩散效应,做到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加快自身发展,通过加快自身发展带动整个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某个时期货币符号不同,取决于技术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正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马克恩揭示的货币发展一般觑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电子货币同样执行货币的职能,同时发挥了传统货币所无法比拟的作用。但需要技术和制度的完善才能使电子货币最终成为一种独立的新的货币形式。  相似文献   

10.
《矛盾论》是毛泽东主要哲学理论思想之一,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矛盾论》中关于分析形势、抓住主要矛盾,辩证地寻求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对我国各个时期的发展都起到了指导作用。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之后,如何处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矛盾显得尤为关键。从我国提出的稳定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论断中可以看到,不同时期领导人对矛盾理论的认识在逐步深化,我国政府应对发展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1.
试析江泽民对邓小平侨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侨务资源的认识和对侨务工作的指示,形成了党独具特色的侨务思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将华侨华人与我国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提出了"海外关系论"和"机遇论".世纪之交,江泽民把华侨华人与我国的现实和未来有机地融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优势论"和"资源论",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侨务思想.江泽民的侨务思想对新时期培育、保护、发展侨务资源,巩固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统一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的成功有赖于海外华侨的支持,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支持,如果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来考察,不难发现,在辛亥革命的不同历史阶段,海外华侨的经济援助实际上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在革命开端时期,华侨经济援助主要以美国、日本、香港等地为中心地;在革命发展时期,南洋则成为华侨经济援助主要来源地;而至革命高潮时期,华侨经济援助又由南洋至美洲扩展;到了巩固革命成果时期,随着革命影响的扩大,呈现出世界各地华侨积极捐助的新局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正是由于革命领导人个人海外经历与人脉、海外华侨居住地距离我国远近的地缘关系、各地华侨的数量以及经济实力、改良派与革命派势力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华侨经济援助来源地才有了明显的地域变迁。  相似文献   

13.
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教师调查数据,根据近似性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分析海归教师的海外和本土二元学术网络特征,考察海外流动的学术网络构建作用。研究发现,海外流动对海外和本土学术网络产生相反的影响,海外流动经历显著优化了海归教师的海外学术网络规模、关系强度和网络顶端,但显著降低了本土学术网络关系强度。不同类型的海外流动对学术网络构建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海外博士/工作流动对海外学术网络的优化作用和对本土学术网络的削弱作用最大,其次是海外博士留学,最后是海外工作流动。不同回国阶段海归教师的二元学术网络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回国时间的推移,海归教师的海外学术网络优势逐渐下降,本土学术网络劣势有所修复。高校应充分利用海归教师的跨国社会资本优势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并促进海归教师尽快融入本土学术圈。  相似文献   

14.
潘虹  唐莉 《复旦教育论坛》2023,21(4):105-113
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人才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那么海外经历能否提升科研论文产出?本文聚焦我国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1998-2017年入选的178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研究对象,构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履历数据库与科研数据库,从学习、工作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海外经历对高层次人才科研论文产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海外经历正向影响国际科研合作与国际科研生产力。具言之,不同类别的海外经历对科研论文产出的正向影响具有差异性,海外学习经历的正向效应远远大于海外工作经历的正向效应,海归学者在科研论文产出上的优势因学科领域与高校平台的不同而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5.
江门五邑华侨在海外从事华文报业的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成就卓著。在近代,其发展可分为19世纪50年代中的萌芽与创始期和19世纪90年代中至20世纪40年代末的大发展时期。在这两个时期里,五邑华侨不仅对海外华文报业的创办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而且对华文报业的发展,尤其为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16.
刘佐民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6):85-89,100
超支欠款问题,是农村人民公社时期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受人民公社经济效益低下、民主管理的规定不能施行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超支欠款问题是人民公社体制难以避免的,反过来这个问题又不利于人民公社的经济发展。文章对超支欠款问题的概念和发生的范围、程度以及当时的治理措施进行了论述,并对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于华侨史的研究关注较晚,大约起步于民国时期。此后的研究成就体现之一是对华侨贡献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中国革命与抗战、经济建设、教育建设和侨乡建设四个方面;之二是对华侨国外生存状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华侨同化、华文教育、国外待遇及政府政策四个方面。至于其中所存在的诸如研究理论、内容、史料、研究人员等方面的不足,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8.
The master discourses of economic globalisation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each cite knowledge diasporas as vital ‘trans-national human capital’.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a major Australian universit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otential to deploy China's large and highly-skilled diaspora in the service of Chinese and Australia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t finds that at a time when much of the world is deeply mired in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is treasured resource of highly-skilled intellectuals assumes even greater significance. Meanwhile, there are key challenges to be confronted to fully utilise China's overseas talent. It argues that the Chinese knowledge diaspora are a modern kind of cosmopolitan literati, and could contribute actively to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sation in both Australia and China.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教育目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中国正从教育大国逐渐走向教育强国,足见其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和方向是好的、正确的。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教育状况,从泰国华人的视角,对中国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探讨了中国在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并得出结论:中国素质教育要有全局的考虑,要适应中国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对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和品德修养教育给以同等重视,中国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且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才能满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日益提高。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互动也日趋频繁,他们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和文明对话的桥梁,成为提升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华侨华人在经贸、文化教育和政治等方面,促进了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提高。中国应开展软实力与华侨华人学相结合的研究,加强侨务和外交的合作,追求中国与华侨华人及其所在国多赢的局面,为中国崛起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