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标:考察同伴关系及性别差异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影响,意在了解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机制。方法:设置两种考试情境(高他人作弊情境与低他人作弊情境)对52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收回有效问卷514份。结果:同伴关系的主效应显著F(1,501)=476.25,p<0.001;性别主效应显著F(1,501)=33.154,p<0.001;同伴关系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1,501)=35.48,p<0.001。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高他人作弊情境下,男生作弊意向显著高于女生F(1,501)=38.65,p<0.001;而低他人作弊情境下,男生与女生的作弊意向差异不显著F(1,501)=3.76,p=.053。结论:性别与同伴关系共同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男生风险寻求的特点使得他们在面临"损失"时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作弊倾向。  相似文献   

2.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旨在了解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现状.结果表明: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公办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在人际适应即同伴交往方面,流动儿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与同伴交往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同伴交往是影响学校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采用学习投入问卷、父母自主支持问卷、教师支持问卷和同伴互助学习问卷,对49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父母、老师、同伴对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男生和女生在学习投入、父母支持和同伴互助总分及各维度分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支持总分和能力支持差异显著,但学习支持和情感支持不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提供选择机会和给出解释正向预测女高中生的学习投入,教师的学习支持和能力支持正向预测男高中生的学习投入,同伴的参与度正向预测男女高中生的学习投入,同伴的互助意识和互助效果正向预测女高中生的学习投入。建议在提升不同性别高中生学习投入时既要采取普遍性措施又要采取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241名3~6年级受欺负儿童,发现学龄儿童的受欺负对象、受欺负后的求助行为及心理、同伴关系与同伴地位均存在性别差异:男生主要受一个男生欺负,女生主要受几个男生欺负;受欺负男生向教师及朋友求助的比例低于受欺负女生,也更少体验到求助成功的积极体验;受欺负男生的同伴接纳程度低于受欺负女生,其同伴拒绝程度高于受欺负女生;受欺负男生的受欢迎比例低于受欺负女生,其被拒绝的比例高于受欺负女生。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旨在了解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现状。结果表明: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公办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在人际适应即同伴交往方面,流动儿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与同伴交往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同伴交往是影响学校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研究选取192名小学生为被试,通过情境实验和问卷测查,探讨了父母教育价值观和同伴关系对其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学生合作行为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在四年级之后才有显著发展;女生合作水平高于男生,女女配对的合作水平高于男女配对和男男配对;朋友间的合作水平高于陌生同伴;父母教育价值观中的好行为和关系性对合作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知识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采用青少年与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自尊量表(SES)、问题行为早期发现量表(PPCT)对北京市三所职业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目的是测查亲子依恋、自尊对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高三年级女生的自尊水平高于男生,其他年级男生和女生的自尊水平没有差异;母子依恋的信任与问题行为有负相关,母子疏离与问题行为有正相关;父子依恋与问题行为有负相关;自尊与问题行为有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小学生社会性适应的性别差异,研究选取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儿童作为被试。采用修订的班级戏剧问卷和同伴提名法对儿童的积极社会行为、攻击冒犯行为、敏感退缩行为、师生关系和同伴接纳程度进行评定。结果发现:在社会行为上,女生表现出更多的积极社会行为和敏感退缩行为,男生则表现出较多的攻击冒犯行为。在师生关系上,女生更容易与教师建立亲密的关系,男生更易与教师建立冲突和依赖的关系。在同伴接纳上,女生受欢迎程度更高、男生受拒绝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比率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程度的好坏,可以采用就业机会比率来衡量。基于微观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比率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比率有显著影响,控制住其他变量后,男生就业的机会比率大约比女生高20%;同时,影响男女毕业生就业机会比率的因素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体现专业技能的一些因素,对男生有更显著的正影响;而对女生的就业机会比率来说,体现个人素质的一些因素,有更显著正影响。因此,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针对女生进行差别教育。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选取192名小学生为被试,通过情境实验和问卷测查,探讨了父母教育价值观和同伴关系对其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学生合作行为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在四年级之后才有显著发展;女生合作水平高于男生,女女配对的合作水平高于男女配对和男男配对;朋友间的合作水平高于陌生同伴;父母教育价值观中的好行为和关系性对合作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知识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