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瑞军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6):62-63,66
在卫生陶瓷大生产锆乳浊釉的基础上,选择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钛作为乳浊剂进行乳浊釉配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1 170℃氧化气氛条件下,乳浊剂总量为11%,且二氧化钛和锆英砂的加入量分别为6%和5%时,乳浊釉的乳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半导体材料二氧化钛为催化剂,对偶氮染料甲基橙溶液进行了电催化氧化降解实验;考察了催化剂量、槽电压、pH值、电解质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的催化效果显著,其色度和COD去除效果可比无催化剂时效果分别提高35%和28%;去除机制主要是电催化体系中产生的·OH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研究了高纯氧化钕(99.5 %)催化合成乙酸异丁酯的性能。采用文献[1]的反应条件,经多次实验证明:实际酯收率只有58%,远达不到文献[1]中数据(酯收率80%)。此外又进一步采用了纳米级氧化钕催化合成酯,酯收率也只有66%左右。因此文献[1]中80%的酯收率有待于进一步商榷和考证。  相似文献   

4.
关于I~-的检验方法,很多教师和一些学生都持怀疑态度:稀硝酸氧化能力强,可以把I~-氧化,I~-不存在了,用硝酸银溶液又如何来检验呢?下面我们做一系列对比实验,让事实来说话。一、实验过程实验1.配制250 mL 2 mol/L的硝酸溶液;0.1 mol/L、0.2mol/L、0.4 mol/L、0.8 mol/L、1.0 mol/L的碘化钾溶液各100mL;适量淀粉溶液。I.取1 mL各种浓度的碘化钾溶液于5只洁净试管,向其滴加3滴淀粉溶液,振荡。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观  相似文献   

5.
选取PVC塑料作为化学镀银的研究基体,通过对预处理过程中粗化以及敏化条件的探索,得到表面均匀粗糙、符合实验要求的的塑料基体,便于后续金属的沉积。使用硝酸银为银源,葡萄糖为还原剂,加入硫代硫酸钠作为稳定剂,最终制备出表面电阻小、光亮的镀银层。结果表明,最佳配方:硝酸银浓度2.08 g/L,氢氧化钠浓度0.24 g/L,氨水含量0.53%,葡萄糖浓度7.27 g/L,硫代硫酸钠浓度24 mg/L,温度20℃。利用最佳配方镀银,可得其电阻为7.6Ω/m,镀层表面银光亮均匀。  相似文献   

6.
采用DSC研究了稀土化合物氧化镧、硬脂酸镧对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随着氧化镧和硬脂酸镧浓度的增加,LLDPE的结晶度出现下降的趋势。氧化镧可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使LLDPE的结晶速率增快,冷却结晶峰向高温移动,而硬脂酸镧没有改变结晶峰的位置,对结晶速率没有影响。广角XRD(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氧化镧和硬脂酸镧没有使LLDPE的晶型产生变化,但在有氧化镧的体系中,LLDPE在110和200晶面的晶粒尺寸有明显增大。力学实验显示,氧化镧使LLDPE的拉伸强度略有降低,断裂伸长率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硬脂酸镧对LLDPE的拉伸强度影响不大。却使断裂伸长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玻璃粉、长石、方解石、氧化锌为原料,制备硅酸锌结晶釉。通过调整配方中各组分的含量及改善烧成制度来制备具有良好析晶效果的结晶釉,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釉面晶花形态,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晶相组成,探讨原料配比和保温温度对釉面析晶和坯釉适应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硅酸锌结晶釉的氧化锌最佳含量为30%;玻璃粉含量在45%~52%之间变化时,釉面可获得不同形态的硅酸锌晶花。此外,烧成温度对釉面析晶也有重要影响,在1080℃保温1h,釉面析晶及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银镜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该实验却很难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影响该实验效果的因素很多,本文就该实验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一、硝酸银溶液的浓度影响在15×150ml的试管中滴入以下各种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各约5ml,加2mol/L氢氧化钠约2-3滴,再滴加氨水至褐色沉淀刚好消失为止,加乙醛约6滴,放入60℃左右的水浴中,其实验结果如表1:表1硝酸银溶液浓度对银镜形成条件的影响从上表可以看出,银镜形成的时间与硝酸银的浓度成正比,但浓度太大或太小效果都不会很理想。原因是硝酸银…  相似文献   

9.
以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为电催化剂,对甲胺磷溶液进行了电催化氧化降解规律的研究,考察了催化剂量、槽电压、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显著,去除机制主要是电致H_2O_2、·OH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轻稀土元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用药前(病例组)、临床痊愈时(痊愈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轻稀土元素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中镧、铈和镨3种元素的含量明显增高,钕元素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痊愈组血清中铈和镨两种元素的含量明显增高,镧和钕元素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镧、铈、镨、钕的含量在病例组和痊愈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镧、铈、镨3种轻稀土元素的含量有明显变化,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稀土元素的失调。  相似文献   

11.
依据非遗大吴泥塑釉料成分的性质制备有效的抗菌釉料,在釉料中加入20%质量分数为10%的磷酸三钙载银抗菌剂,当磷酸三钙∶硝酸银的分配比为9∶1时,采用抑菌圈决定性地检验其抗菌效果.结果表明其抗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肉豆蔻酸和硝酸镧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肉豆蔻酸镧稀土热稳定剂,并对产品的熔点、稀土含量、红外光谱等理化指标进行测试,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通过静态刚果红法测试肉豆蔻酸镧对PVC的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La(NO3)3浓度0.5 mol·L-1,NaOH浓度0.6 mol·L-1,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85℃,此时产率为93.42%。在100份PVC中添加5份肉豆蔻酸镧时,可使PVC试样静态热稳定时间延长至20 min。  相似文献   

13.
低温胁迫下镧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Oryza sativa)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稀土元素镧浸种对水稻种子低温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5℃低温胁迫抑制水稻种子的萌发,浸种期用硝酸镧处理能够提高种子的抗逆性。低浓度((50~250)×10-6mol/L)硝酸镧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呼吸速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种子抗寒能力,实验发现用硝酸镧处理种子萌发以250×10-6mol/L浓度为最佳,低温胁迫下,发芽率提高9.67%,呼吸速率提高56.25%,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1.73%。350×10-6mol/L以上高浓度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中针对实验室含银废液中银的再生利用提出了新方法。该方法由氯化钠沉淀-氨水溶解-电解-制备硝酸银等几个步骤组成,不仅能够使废液中的银得到有效回收(回收率达96.5%以上,回收银纯度达99.90%),而且可以循环使用于分析测定实验。具有操作方便、回收率高和成本低的特点,适宜于化学实验室等场合处理废液和循环利用含银试剂。  相似文献   

15.
通过银镜试验、甲酸银的形成与分解试验、高碘酸试验以及氢氧化钙试验对实验教学中5%的中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烯的反应产物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试验现象及相关理论得出乙烯被氧化得到的是乙二醇与甲酸钾的混合物,而无二氧化碳生成,  相似文献   

16.
测氯实验废弃物AgCL沉淀溶于氨水后,在70℃的恒温水浴中被葡萄糖还原为金属银,后者溶于硝酸,制备了测氯实验用试剂——硝酸银。硝酸银的回收率为97.69%,投入产出比为1:21,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了实验废弃物"零排放"的环境要求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硝酸银为银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银的纳米Ti02。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掺银TiO2为催化剂对甲基橙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考查了催化剂掺银量、催化剂总用量、甲基橙溶液浓度及降解时间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样品颗粒细小均匀,3%掺银Ti02样品比表面积高达132.2m^2/g。掺银Ti02中的银钛原子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均影响光催化活性,银的掺杂量为3%时,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最高,3%掺银TiO2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3g/L。降解率随甲基橙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光照降解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光照20-30min之间.降解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8.
在釉料中加入抗菌剂可以使陶瓷具有杀菌抑菌效果;引入银系抗菌剂,通过调整釉料配方中的原材料配比,研制出一种具有良好工艺性能的抗菌釉,并测定了该抗菌釉的杀菌效果及抗酸碱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熔块釉的基础上,选择加入氧化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低温无铅熔块釉配方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SiO2,B2O3,Al2O3总量为78且质量百分比为54∶14∶10时,若加入的碱金属氧化物与碱土金属氧化物质量比为1.75,熔块釉的表观性能和熔融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