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壮志凌云,大气磅礴的七言绝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早期诗作。一九一七年九月,年仅十九岁的周恩来同志,为了寻求革命真理,飘洋过海,东渡日本留学,出国前夕,挥毫疾书了这首不朽杰作,用以“自督”。  相似文献   

2.
《语文知识》1993年第4期上发表了宋广富同志的《关于“兵精足用”的“足用”》一文,文章中心说的是对高一册语文《赤壁之战》一课中“兵精足用”句的“用”字应该怎样理解的问题。宋同志认为“课本注释说:‘足用,足够使用。’……这条注释欠妥当。”又认为“‘足用’应解释为:‘物资充足’。……‘兵精足用’意  相似文献   

3.
《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了“诗家语”和散文语言的区别,并打比方说:“用来做饭”是写散文,“用来酿酒”是写诗。写作如此,阅读呢?“要是我们用读散文的眼光去读诗,可能会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对诗作出正确的理解,”(引自周振甫《诗词例话》)读诗如此,教诗更应如此。当前语文教学界,对周恩来同志的《大江歌罢掉头东》的“难酬蹈海亦英雄”一句,在教学上有争议。其焦点就在于是否将“蹈海”看作诗家用语。“所谓‘蹈海’,其实就是渡海”,这是  相似文献   

4.
元稹与小说     
元稹(微之)写过一篇《莺莺传》,传中的“崔莺莺”是甚么人? 宋人王铚(性之)认为“崔莺莺”是崔鹏之女,他在《〈传奇〉辨正》中说:“会清源庄季裕为仆言,友人杨阜公,尝得微之所作姨母《郑氏墓志》云:‘其既丧夫遭军乱,微之为保护其家备至。’……又微之作《陆氏姊志》云:‘予外祖父授睦州刺史郑济。’白乐天作微之母《郑夫人志》亦言:‘郑济女。’而唐崔氏《谱》:‘永宁尉鹏,亦娶郑济女。’则莺莺者,乃崔鹏之女,于微之为中表。正《传奇》所谓郑氏为‘异派之从母’  相似文献   

5.
对1998年9月号《语文知识》刊登的师进通老师的《“度”与“渡”》中提出的见解,我有不同的看法。师文认为这两个字古代通用,而后来“两个字的用法分开了:人们喜欢在好事上用‘度’,它和‘欢迎’、‘平安’的意思相连结,……人们习惯在不好的事情上或有渡水意义的地方用‘渡’,它和‘困难’、  相似文献   

6.
大舜云:“诗言志,歌咏言。”《诗大序》里有段较为详细的说明:“诗者,志之所向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简而言志,就是“诗言志”。“志”的内容究竟指的是什么?杨树达先生《释诗》一文中说:“‘志’字从‘心’,‘出’声。”其实,“志”即是“心”,“心”借助语言来体现,即为“志”。所以汉人释“志”为“心意所趣向”,是有道理的。“志”也有“情”的因素,因为“情”亦是蕴藏于心的。故孔颖达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  相似文献   

7.
<正> 一、《<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质疑 曾钢城同志《<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认为:陈白夜同志《“白日”与“红日”》(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一文所说的“在《诗经》中描写到太阳的地方,……都没有提到‘日’是什么颜色”是不正确的,因为“‘说有易,说无难。’(赵元任先生语)《诗经·王风·大车》篇中有‘谓予不信,有如皦日’一句。毛传:‘皦,白也。’孔颖达疏云:‘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言其明而可信也。’《说文》云:‘皦,玉石之白也。’”我觉得,“说有”似乎也难。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八五年十一期发表了萧寿海同志的《文言难句辨析》一文,其中说,“《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前面的‘策之’、‘食之’都是动宾结构,而‘鸣之’则明显地不能理解为动宾结构”,并赞同王泗原先生的说法:“‘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个之字误衍……策之,食之是人驱策马,人饲养马。鸣是马鸣,鸣下不可用之……鸣字下面的而字表明了“鸣’和‘不能通’是两个方面,这也可以看出这个分句与策之、食之两个分句的不同。”对上述意见,笔者不能苟同。首先,从文脉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紧接上面两个排比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作者从使役(策之)和饲养(食之)两方  相似文献   

9.
坚毅同志在他的《“一分为三”与“合三为一”的命题可以成立——与李延祥同志商榷》(《西北师院学报》1986年第3期)一文中,说我“否认‘一分为三’与‘合三为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命题”(35页,以下凡出自该文的引文只注明页码),并因此对整个学术界进行指责。现就坚毅同志提出的问题作一答辩。坚毅同志一再声称:他的“‘一分为三’与‘合三为一’的命题也是从客观实际中抽出来的,又在实际中得到了证明,因此可以称之为真正的理论”。“哲学就应该去吸取”(37页)。他说:“‘一分为二’和‘一分为三’是普遍的。对于前者,人们称之为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0.
邝金山 《师道》2009,(5):15-15
安徽一高三学生在《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一文中说,早在中考前,他父亲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考不上‘江中’(当地最好的中学),你就去死,家里有药有绳……”现在快要高考了,他父亲又对他说:“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子不会掉一滴泪……”  相似文献   

11.
[案例 ]笔者在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去”时 ,我先问学生一个问题 :“大家是不是去过水站 ?”这个问题的前提是 ,学校很近的地方有一个水站。那儿的水特别清澈 ,同学们都去过。所以当我的问题提出后 ,学生都表示自己去过。然后我又问 :“如果是你一个人 ,站在那清澈的水边 ,会是什么感觉 ?”许多学生都吐了一下舌头说 :“那挺害怕的。”于是我便说 :“柳宗元所说的‘以其境过清’的‘清’ ,就是大家说的那让人‘害怕’的感觉 ,所以他才说‘不可久居 ,乃去 ,’。”此后 ,又向学生介绍了柳宗元如何被贬永州 ,…  相似文献   

12.
读刘兰同志的《孔子的音乐评论》一文(载八二年第三期《昆明师院学报》),受益领深。但也产生了一点疑问,这里提出来与作者商讨。《孔子的音乐评论》中说:“所谓‘郑声’,是贬义词,古代虽有称其为‘郑卫之音’者,但绝无人称其为‘郑乐’者。”又说:“自古以来都称‘雅乐’,谁听见过称为‘雅声’的呢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同志运用实事求是这一真理领导我们继续前进。”(《邓小平文选》第122页,以下只注页数者均引自该书)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明确地将“实事求是”提到了‘求’就是  相似文献   

14.
李校利同志在其《“客观真理说”的内在矛盾》(《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流行于我国哲学界的“客观真理说”是出于对列宁论断的片面的误解。是用被反映的客观来证明作为反映的客观,从而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真理与客体相等同,把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相混淆,将真理实体化、本体化,完全是在本体论意义下谈论真理,否认了真理是主观认识的范畴,排除了真理的认识论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与实践标准相矛盾的,并且不能合理地说明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据此,李校利同志提出要“放弃‘客观真理说’”,认为“放弃…  相似文献   

15.
<正>诗歌是诗人内心思想情感的抒写和表达。《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是诗的国度,现代诗是中国诗歌史中的重要一员,又称“白话诗”“新诗”。艾青在《诗论》中说:“新诗是‘五四’运动的产物,……新诗是和共和国一同进入胜利的拱门的。”[1]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八四年十一月期上载方武同志《“如果……”和“也……”不能搭配吗》一文,列举了五个例句,用对比分析法说明“如果……也……”绝不能被“如果……就……”或“即使……也……”代替,并分析了“如果……也……”与“即使……也……”的区别,从而说明“如果……也……”“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把‘如果……也……’作为一组关联词语搭配是没有什么不妥的,算不得什么语病;传统的语法书把它划到规范的语法圈子之外,试图‘即使……也……’来代替它,是不够妥当的”.此种看法值得商榷.我认为:语言现象中貌似的“如果……也……”,其本身就不是“如果……”跟“也……”在发生关系.换言之,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如果……也……”.试从本文最后一个例句谈起——如果王书记来,我们开会;如果李书记来,我们也开会。在这个例句中,“如果”和“也”似乎并存于一个假设复句(全句第二个大分句)里,但这仅仅是  相似文献   

17.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和他网上相遇的,只知道每次上网打开QQ就期盼着他来。喜欢他的名字“葬诗魂”,听起来有种冷清凄美的感觉,更喜欢他慢悠悠的讲话,和他的谈话很有特色,似乎不是在网上,没有神侃,那是一种很自然的聊天,我喜欢。我记得《红楼梦》里有一句诗叫“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于是,给自己改了一个网名叫“渡鹤影”,他看了之后发了“笑脸”给我,然后说,“你能感受出‘渡鹤影’的感觉吗?”我笑了起来,“和‘葬诗魂’差不多吧!”我说。他说:“不!像我已经老了,不像你,很年轻,你不应该去理会‘渡鹤影’。知道《红…  相似文献   

18.
孙正龙同志的《语文课本前后不一举隅》(见《语文教学与研究》90年12期)一文,引起了我的共感。我想就语文课本前后称谓不一也举隅于次。 1.到底称“固定结构”还是称“习惯用法”? 高中《语文》(以下简称高语或初语)第三册387页在分析文言疑问句的具体情形时,一方面提出:“文言中还有几种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如‘不亦……乎’、‘何……为’、‘何以……为’、‘何……之有’等”;另一方面又提出:“此外,还有几种固定结构,如‘如何’……等,也是表示疑问的。”然而高语五册323页在讲解“文言常用固定结构”时,所列举的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答北斗杂志问》讲了八条创作经验,其中的第七条说:“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这个意思,鲁迅在其它文章中也谈到过,例如:在《两地书·序言》中说:“我们都未曾研究过‘尺牍精华’或‘书信作法’,只是信笔写来,大背文律,活该进‘文章病院’的居多”;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所以‘小说作法’之类,一部都没有看过”;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现在市场上陈列着的‘小说作法’,‘小说法程’之类,就是专掏这类青年腰包的”……鲁迅的意思是明白的,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至于“现在市场上”的什么“作法”或“法程”之类的书籍则不要去相信。那么,能否由此而引出这样一个结论:因为鲁迅告诫过“不相信‘小谈作法’之类”,所以凡是“作法”一类的书籍都是不可信的?我以为不能。首先,鲁迅并未一概否定过“作法”一类的书籍。1932年4月,也就是在写了《答北斗杂志问》后的四个月,鲁迅又写过一篇《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尤其是前些年,“补天说”成了权威的观点和红学研究中的禁区,许多同志开谈《红楼梦》,则必声明曹雪芹是想补天,补封建制度的天。有的说补天是曹雪芹“对自己世界观的一个概括”,有的说“他的思想核心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补天’。”有的说曹雪芹“实际上是为了‘补天’,是想通过某种改革以维护本阶级的统治”,说曹雪芹“写出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是希望濒临危土的阶级惊醒过来,补苴罅漏,实行改良。……希望出现一个‘君仁臣良父慈子孝’的封建主义的理想王国,出现‘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并断言“曹雪芹的补天思想,表明他归根到底仍然是一个封建主义的改良派,而不是新兴的阶级力量的思想先驱”,说曹雪芹对“末代王朝和整个封建社会,并不是希望它快点崩溃、灭亡,而是想如何修修补补地去挽救和维护它”。更多的同志说“无材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