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第八册唐诗《鹿柴》中有“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之句,句中的“复”,参考及有关注释都作“又”解。“复”在这句诗里当作“又”是不错的,问题是这个“又”不应理解为“夕阳入林,照到树上又照到青苔上”的“又”,(即不包含时序先后之意);而应理解为“夕阳落下地面以后,返射出来的日光入林(即这一天内的日光第二次入林)照到树水、青苔之上”的“又”。因为林中曾由于太阳落山失去光亮,所以诗人称这一天当中阳光的第二次入林照射谓之“复(照)”  相似文献   

2.
当前语文教学中有着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孤立强调词章工具,在加强“双基”冠冕下,只着眼于字词句章知识的灌输和练习,有意无意地削弱了思想感情的培养。一次我听一位老师教《回延安》,教到开头两行: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老师讲,这是祈使句,用的是呼告的修辞格,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上了“祈使句”和“呼告”,学生也连忙照抄到笔记本上。我真怀疑,这究竟有多大用处,学生既不了解诗人怎么一开头就用“祈使句”发出这样的“呼告”,  相似文献   

3.
《鸟的天堂》中有“不可计数”这一词语。这课书我教了好几遍,都是读作“不可计数(shù)”,解作无法计算榕树枝干的数目。我听其他老师上这一课也是这么读、这么讲的。后来我在课堂上放朗读这篇课文的录音  相似文献   

4.
“这孩子你是怎么管的!成绩这么差?”教师对家长横眉冷目。“这学生你是怎么教的?你还有脸质问我!”家长对教师一脸怒容。“说!你是怎么学习的?我为你操心费力,你就学成这样?你对得起我吗?”家长开始追究孩子的责任。“我教过那么多学生,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怎么教都教不会。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教师也开始追究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师执教《清平乐·村居》,教到“醉里吴音相媚好”时,问学生“醉”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是“陶醉”,教师予以否定并纠正为“喝醉”,理由是“教学参考书上就是这么讲的,我一直以来也是这么教的,学生考试也是这么答的”。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语文教师,而且一教就是十几年。有一次,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用“盼望”造了这么一个句子:我盼望我们的语文教师早点退休。  相似文献   

7.
“咦!这是在哪儿,怎么这么多人、这么多脑袋,离我这么近干吗?都见鬼了?”同桌梁三白把深吻在课桌上的脑袋抬起来,嘴角涎着哈喇子喃喃自语。“嘟!”一截粉笔头甩过来,准确无误打进了粱三白的乱蓬蓬的头发里,正应了那句诗:飞入草丛都不见。接下来又听“咯噔噔”几  相似文献   

8.
2强强又和小朋友吵架了,还打了彬彬,我让强强向彬彬道歉,强强却撅着小嘴巴,倔强地说:“我不道歉,我为什么要道歉啊?妈妈说了,在幼儿园不能被人欺负的,我没有错!我打人家是为了让自己不被欺负嘛,这是妈妈教我的。”一句“妈妈教我的”,就让强强觉得理直气壮。的确,在大多数孩子的心目中,父母亲对他们说的,他们常常就奉为“金科玉律”:妈妈这么跟我说,我就这么做;爸爸这么跟我说,就一定是对的。因此,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父母亲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那可能会影响到你孩子的一生。家庭是孕育孩子的摇篮,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因…  相似文献   

9.
贵刊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刊登的《朴实清新春意盎然》一文中把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第一句译为:“多可惜呀,那片苍苔上留下了我的鞋印”。我认为,这样讲不符诗的原意。从全诗看,诗人游园,“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应是主人“怜屐齿”之“印苍苔”,故柴扉“久不开”,而不应是“多可惜呀,那片苍苔上留下了我的鞋印”。从诗的第二句看,第一句的意思应是:主人爱惜花园,怕我在青苔上留下鞋印。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上图画课,我刚出示黑板(上面画有(?)图形),幼儿就纷纷议论:“我知道今天老师要教我们学画猫了!”“这图形象枕套、枕头、毛巾……”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猜着,争辩着,我想这下可别想上课了,要乱套了,准备制止他们的议论。但转眼一想,这不正是发挥孩子想象力的时候吗?我索性启发孩子继续猜,把想要说的都说出来让大家听,于是,一下子举起了十几只小手。有的说是“门框”,有的说是“台布”,还有的说是“茶巾”、“大衣橱上镜子的边”等等。孩子们能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是我未曾料到的。  相似文献   

11.
古诗是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素材。古希腊诗人荷马的诗被称为“史诗”,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就说明了诗这一文学形式的史学价值。前者指记史之诗,后者指用诗记史,语异意同。惟其诗可证史,所以也就可以引诗教史。但是,引诗教史,应该弄清诗的发展规律及其历史价值,注意科学性。本文欲借论说“诗言志”说的历史意义,来为引诗教史提供些文学理论依据,算是旁敲侧击吧。 “诗言志”出处,一说《尚书·尧典》,一说《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诸说不一,但它是我国早期文学理论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标志着我国人民对诗的认识开始由迷信走向科学。  相似文献   

12.
“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毕业,普通话二级甲等……教小学语文绰绰有余。”我一直这么认为。然而,正是由于我这种过分的自信,导致了一次足以让我刻骨铭心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又一次拜读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发现他的“名气”是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以苦为乐,自然生成的。一、虽苦犹乐于老师“以人为镜”,17岁的他“文学程度这么好”,老师建议他“最好能上大学深造”。而他“由于崇拜李老师,于是也决定当老师”。从小,他就受母亲的影响,做一个善  相似文献   

14.
一次课上,我让学生誊写作文。巡视时,我发现有个学生竟然竖着誊写。当教师的都知道,要求学生誊写作文,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练字,也是为了培养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我问他为什么这样时,他竟振振有词:“是在学古人啊!古书不都是这么写的吗?”听他这样说,其他学生都看着我,有的还“不怀好意”地笑了笑,似乎在说:“他就这么写,看你怎么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基本不等式”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在“三新”背景之下,就“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谈谈一些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王朋是全年级有名的学困生。虽上到四年级,可识字却只有百余个。学习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不知教了他多少遍,因为整首诗,他只认识“早、白、云、千、里、一、日、万”这八个字,对于诗的内容的理解,他只能当一名“观众”。诗学完后,我让学生自己课余再搜集几首李白的诗,准备第二天课上进行交流。这下王朋可着急了:“老师,诗里的字一多半我都不认识,怎么办呢?”也是,这真给王朋出了难趣。  相似文献   

17.
“吱”门开了,“老师来了”姜朋边说边跑进教室,坐在座位上。同学们坐在座位上等着老师。过了一分钟,老师还没进来,大家顿时明白了,自己上了姜朋的当。这就是我们班的“调皮鬼”——姜朋。之所以有这个外号,是有原因的。有一次,老师教我们背《春晓》,可他却把这首诗改成“春天不觉晓,处处蚊子咬。一口一个包,十年好不了。”他自己看了还行,可他又写在纸上,让我们看,我  相似文献   

18.
语文书刚发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其中第16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深深地吸引了我。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巴迪在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母亲认为这首诗“精彩极了”,而父亲却说这首诗“糟糕透了”争论中,巴迪的爸爸坚持己见。“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许多中学课本中对《诗经》的注解都说《诗经》也称(或古称)“诗三百”。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中也说“先秦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这都是把“诗三百”作为《诗》的代称。我觉得这么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班主任老师是全校闻名的“玩将”。开学那天,她第一次和我们见面,就这么自我介绍:“同学们,我姓郑,教语文,爱和同学们玩,希望能成为大家的大朋友!”我们好奇地望着她那双镜片后炯炯有神的眼睛,发现她的目光中竟然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