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历久传诵不衰的经典之作。作者在这篇文章里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现了爱君子之德的主旨,言简意丰。本文章法极为严密,首段“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总提,接下来分别说“到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第2段开头又进一层,依次赋予“菊“”、牡丹”、“莲”不同的象征意义。结尾再“以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表明不同的人生态度。写文章是要注意前后照应的。但《爱莲说》第1、2段开头都按照“菊—牡丹—莲”的顺序安排,而结尾却将牡丹放在后面,变化为“…  相似文献   

2.
梁远才 《湖南教育》2007,(10):37-37
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历久传诵不衰的经典之作。作者在这篇文章里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现了爱君子之德的主旨,言简意丰。本文章法极为严密,首段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总提,接下来分别说到“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第二段开头又进一层,依次赋予“菊”、“牡丹”、“莲”不同的象征意义。结尾再以“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表明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3.
《伤逝》不仅表现了“五四”启蒙话语下的爱情之殇,更呈现了“无爱”的本体存在,这是作品超越时代话语的意义所在.对“无爱”的发现与内省构成主人公“悔恨与悲哀”的最终指向,其以自身为依归的思想路径在接受了心学传统影响的同时,又与之有着本质区别,体现出了鲁迅作为现代者的立场和积极的自省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时常需要处理“平等之爱”与“差等之爱”之间的冲突。“平等之爱”作为基本人权在今天民主化的生活中为人们所推崇,但在现实生活中它易把人性中丰富多彩的情感置于理性的压制之中;“差等之爱”虽顾及人的私人情谊但存在着侵蚀社会平等和法律公正的危险,并有可能抑制公共精神的发育,尤其在教育中,差等之爱的处理更需慎重。为此,如何有效处理学生差异发展中弱者和优者的最大利益,我们应既吸纳亚里士多德、罗尔斯以及罗纳德·德沃金的方略,也应考虑诺丁斯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浙江省杭州市杨绫子学校关注特殊学生的幸福成长,坚持尊重生命,以爱育人,赋能每一位特殊学生做最好的自己。通过理念有爱、制度有爱、环境有爱、课程有爱、评价有爱的“五爱”育人实践,促进特殊学生得到个性化全面发展。理念有爱塑育人实践之“本”;制度有爱、环境有爱丰育人实践之“翼”;课程有爱、评价有爱造育人实践之“核”。“五爱”环环相扣,成就育人实践之“效”,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邢瑞霞 《新作文》2004,(9):14-15
我校上学期高二年级语期中试题的作话题是“爱”,试卷阅完后,我对全高二年级的360份语试卷进行了评析,作成绩很不理想。按理说,“爱”这个话题对高二学生来说是再好写不过的了。即使生活圈子很小的学生,他的生活中肯定少不了爱:父母之爱、手足之爱、师生之爱;爱国、爱生活、爱自然……但凡可以称为“爱”的情感。但凡和“爱”字相关的经历和事物,都在  相似文献   

7.
<正>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所谓同一性就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而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严”与“爱”是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对矛盾。二者既互相依存又互相排斥。“严”是“爱”的表现,“爱”是“严”的前提、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动力。爱之深、求之严,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爱相济。  相似文献   

8.
亲子之爱,虽然带有普遍性,但爱的内容、爱的方式又各不相同。鲁迅对孩子的爱,决不是只知道“为儿孙做牛马”或者“任儿孙做牛马”的爱,或者为了将来“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他的爱表现出一种完全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爱”的思想有两个特征:一是博爱,二是有差等的爱。前者就其对象而言,后者就其程度而言。从其对象看:既是对人的爱又是对物的爱,其中对人类的爱涉及家庭、君臣、朋友之间。有差等的爱源于人类的爱自己和“同感”。孔子之“爱”与墨子之“爱”相比:前者强调爱有差等,后者强调爱无差等;前者比后者更符合人性,更具生活的艺术性;二者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与基督教之“爱”相比:前者温和,后者极端;前者表面提倡爱有差等,实际主张博爱,后者表面主张博爱,实质却是爱有差等。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早期散文对“人的文学”关于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涵用“自然”与“爱”两大母题来“内转”与“外推”,并以修身、养气。这种“内圣外王”的仁者“君子之道”,为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并对“仁”进行了崭新的诠释。“自然”和“爱”两大母题就成为朱自清早期散文的显性结构,而以崭新的“仁”一以贯之的深沉内涵则成为其早期散文的隐性结构。由此观之,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已然为仁者之文。  相似文献   

11.
研究鲁迅的《鸭的喜剧》必须同研究爱罗先珂的《小鸡的悲剧》一并进行。爱氏的“小鸡的悲剧”在于它“无所不爱”,而鲁迅的“鸭的喜剧”则在于“无所不爱”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因此,“鸭的喜剧”实是爱氏的悲剧,无疑是对爱氏“无所不爱”主张的讥讽。现实生活——包括爱氏自身遭遇证明,“无所不爱”就必定会“不得所爱”。两文不仅仅在题目上对应,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有联系、对比、承接与歧异。刻有爱氏生活与思想印记的作品的主角,被鲁迅小说中与之对应的生活与主角所得到的评价所评价,而其中恰好表现了鲁迅同爱氏的“共鸣”或意见不同。当然,鲁迅对爱氏的感情是同情、关心与怀念。  相似文献   

12.
意象的恰当使用可以突显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本文以火为例,探讨了《简·爱》作品中意象背后的心理空间。“火”在小说中随不同的场景具有不同的的象征意义:愤怒与复仇之火、涅槃之火、生命之火、温情与爱情之火。《简·爱》作品中“火”的意象的使用,增添了作品的美感,展示了作者复杂细腻的内心世界,深化了这部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福禄贝尔说: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能把“爱”历练成“乐”,语文教育一定会生机勃勃,教师和学生也一定都会是幸福的人。江成强老师爱学生,爱语文,青春逐梦,用爱与汗水把语文教育做成了赏心乐事。  相似文献   

14.
德育工作要做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应以理解信任为前提,以真诚的“爱”和严格的“求”为基础,开启学生心灵的窗口,将教师的爱生之情升华为赏识之爱。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为人父母者,正因为有了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和“爱”的思考是张洁作品中的两个重要主题。本文就《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等张洁前期作品分析作者对“爱”的思考:从对两性之爱的精神构想到两性之爱失落后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的爱,再到两性之爱、母爱的相继失落后的爱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长恨歌》中的李,杨之爱,经历了相守,相失,再到精神相融的曲折变化,赏美之短,思美之久,寻美之切构成了《长恨歌》情感运行的内在结构张力,仙,凡间无法超越的时空界限,既是“恨”的渊薮,又是“受”的源泉,由客观而非主观原因所造成的“恨”,只不过是“爱”的别名,它使“爱”不断裂变,升华,纯化,“恨”与“爱”在形式上相对,但在本质上却同一,正因有“恨”,才会有“爱”,“恨”愈久,愈浓,“爱”才显得愈悠,愈炽。因此,“此恨绵绵无绝期”便自然且必然兑换,转化为“此爱绵绵无绝期”,《长恨歌》即是“长爱歌”。  相似文献   

17.
在爱的信仰确立过程中,冰心表现出了同时代作家罕见的忏悔意识。忏悔意识伴随着进一步的价值确信,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忏悔意识的流失证明冰心最终并非从超验的意义上接受上帝之爱。传统文化精神在此绊住了冰心的思想,她所吸收的基督之爱实际上已为她自身的民族文化积淀所改造。来自彼岸的上帝之爱转化为被伦理道德化、现实人性化的“爱”——母爱、童心和自然之爱。这必然决定了冰心的“爱”失去彰显人间苦难和人性丑恶的力量,从而难以企及世事真相。  相似文献   

18.
《爱莲说》一文不仅抒发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对于莲的深深爱恋之情,而且在褒奖莲的“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以及“不可亵玩焉”的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他对菊或是牡丹的“不爱”.周敦颐之所以不爱“菊”,是因为菊的孤傲、不问世事,以明哲保身为由不敢与世事抗衡;而之所以不爱“牡丹”,或是因为它的谄媚、攀富、趋势.“菊花”和“牡丹”正是欠缺了儒家所推崇的君子品德要素、佛家的纯净以及道家的本真,因此,造成了周敦颐爱莲,却不爱菊花和牡丹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换言之,周敦颐的儒释道三者合一的思想是他“爱”与“不爱”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之爱,古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已深知和尊崇。被称为“世界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子”,在《孙子兵法》中主张:“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有经天纬地之能,治国安邦之才的诸葛亮,在《哀死》篇里也指出:“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已子”;战国时期的吴起,在魏国为将时曾用嘴为士兵吮脓;南宋民族英雄岳飞,亦以“爱兵如子”著称。当然,这些美传,在过去存在着压迫与剥削的关系下,实际是难于做到的。只有在今天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从根本重视爱,并赋予爱以巨大的影响力。爱,会增强教育力量。“感人…  相似文献   

20.
王伟 《成才之路》2010,(3):79-80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我十分信奉这句名言。我理解这里所说的这种“爱”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诚挚的热爱,来培养学生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爱。“教育的一切奥秘在于如何爱学生。”教育之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教师的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催化剂”,它时时激发着学生内心的活力,不断转化为学生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