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晨起床后,儿子问我:“妈妈,葛老师和范老师明年走不走?”我有点不解,便问:“你问这干什么?”儿子说:“我不愿意让她俩走。”“为什么?”这时,儿子头一歪,满脸稚气而又一本正经地说:“因为葛老师和范老师好呗!她们老和我们一起玩,还和我们做游戏,小朋友都喜欢她俩!”“孟毅,妈妈和单老师(我国的另一名教师)好不好?”我蹲下身抚摸着儿子的头温地和问。儿子爽快地说:“老师都好。可你俩没有葛老师和范老师好,你俩老不和小朋友玩。”听了儿子的话,我这个一向受家长和孩子喜欢的“好老师”顿觉一震。仔细回味,孩子的话…  相似文献   

2.
这次家长会,就差了小伟的家长,我很纳闷:开会的通知头一天就让学生带回家了,为什么他没来呢? 第二天,小伟一到学校,我就问他。他说:“爸爸出差去了。”我又问;“为什么事先不向老师说一声?”这时,他吞吞吐吐地说:“出差是临时决定的,妈妈有事又走不开。”想起这孩子平时的表现,我半信半疑,决定去小伟家调查。小伟的爸爸不在家。他妈妈说:“小伟最怕他爸  相似文献   

3.
写张条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看,我这记性,怎么就忘了。”还有一些孩子,老师查他们作业时,他们有时也会说我忘了。”我想,如果大家都养成写张条的习惯,备忘一下不是很好吗?一日,正和儿子玩得起劲的小伙伴被他的母亲带走了。儿子一下子好像变得很孤单了,非让我带他回学校看“奥特曼”。我说:“行,明天妈妈一定带你去看。”“好。那你要说话算数,我们拉钩。”说着,儿子伸出了小拇指,我也伸出小拇指与儿子拉钩。儿子紧接着又说:“妈妈,别忙走,还要写张条。”“写张条?干啥?”我头次听儿子讲这话,感到很奇怪。“就写你明天带…  相似文献   

4.
刘成伦 《今日教育》2007,(5S):37-38
感恩作业究竟有几成真实? 当下的孩子多数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普遍缺少蒙恩意识。早在三年前我就着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诸如在特殊的节日设立感恩活动周.要求学生完成对同伴、老师、家长、班级、学校、社会等方面的感恩作业.并请家长签字督促。可是.日子久了。不少家长为省事。不管孩子是否完成.都照签不误。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位家长如此留言:傍晚时分.我向儿子提出一个要求——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为了感恩。你今晚给外婆洗一次脚好吗?哪知儿子死活不答应.我软硬兼施做了许多思想工作。儿子就是不肯。在我有些失望甚至想放弃的时候.我意识到光有要求是不行的.家长应该率先垂范。于是。我耐心地对儿子说:“儿子。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第一个要感恩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因此我想为自己的母亲洗脚。你也参与。我们母子俩一人替外婆洗一只脚。”这样。儿子才爽快地答应了……是啊!读到此般留言。我不禁要问:每次给学生布置的感恩作业,究竟有几成真实?有多少学生因感恩作业而滋生了由衷的感恩之情?有多少家长用心地在培植孩子的感恩心?如何才能真正地让蒙恩意识在学生的心里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5.
爱的背包     
那一年,单位组织去黄山旅游,因允许带家属,不少家长带了孩子,我也带了刚上初二的儿子.要登山了.突然有人发现了我们娘儿俩与别人家不一样的地方——别人家都是爸爸或妈妈背包握伞,孩子空手走着;我们家恰好相反.我空手走着,孩子背了一个大大的双肩包。大家都笑我真舍得用自家儿子,儿子却骄傲地说:“一点也不重,我背得动!”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我们崇尚并遵循着狭隘的“时间堆积论”,认为家长只有多呆在孩子身边,投入所有精力,才能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然而,通过宋玉红和刘萍两个现代妈妈的教子故事,我们发现这并不一定正确——◎和孩子一起学习妈妈:宋玉红,33岁,某保险公司管理人员儿子:彭佳辰,9岁,曾获全国第七届故事大王邀请赛特等奖,与鞠萍联袂主持中国第七届《故事大王》晚会。“机会”教育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宋玉红非常忙,经常出差,根本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和儿子在一起,“常常一个星期见不到儿子一面,”她笑笑说,“关键是抓住每个机会。”只要星期天有空,宋玉红就会征…  相似文献   

7.
儿子与足球     
儿子读初二的一个星期天,吃过早饭,儿子约了几个同学出去玩了,难得一个清静的星期天,我赶紧坐在桌前赶写稿子。时间不长儿子回来了,对我说:“爸,老师叫你到学校去一趟。”我很纳闷,问儿子,儿子吞吞吐吐也没说明白。来到儿子的教室门口,见班主任张老师和几个家长正在说话,这才明白,原来儿子约了几个同学到学校踢足球,被张老师抓了个正着。我想说,星期天孩子踢踢足球玩一玩有什么不可以呢?话还没说,张老师一席话,才使我明白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张老师说:不是不给孩子踢足球,是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张老师对我们几个家长说,你们的几个孩子天天踢足球,中午吃过饭到学校就踢,下午放学几个孩子还踢,家长要是不管,考不上高中,你们就得花钱上。  相似文献   

8.
记得还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丈夫的姥姥就不止一次非常认真地指着她的外重孙子对我说:“她妈呀,你可是好命的,这孩子真勤谨,长大了准是把好手!”儿子如今16岁了,尽管我还没有深切体会到我的“命”如何“好”,但可以说,在现在的孩子中,儿子不算懒。而且我确信,没有天生的懒孩子。在我们家,儿子做家务有几个著名的“典故”,只要谁什么时候提起来,总会引起全家人一阵哄笑,也每每使我回味那些“妈妈感悟”。“不起沫儿……”不知从哪年开始,少说也有10来年了吧,我们家洗碗开始用“洁法灵”了。本来,晚饭后洗碗就是儿子的“专利…  相似文献   

9.
有首歌里唱道“:哪个爸爸不骂人,哪个孩子不挨骂。”这里说的骂,其实更多的是批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家长的批评的,但是怎样批评却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我管教孩子喜欢让表扬成为批评的外衣。就拿读外语来说吧,我要求儿子每晚听读3 ̄5遍课文,不懂的地方可以和我一起听。可是,儿子连着听读两三天,就坚持不下来了。这样下去怎么行呢?过了几天,我一看情况依旧,必须得批评一下了。晚上,儿子来找我给他开电视看,还没等他开口,我就先发制人地问“:儿子,是找妈妈读外语吗?”儿子愣了一下,只好顺水推舟地说“:是。”我马上对丈夫说“:瞧…  相似文献   

10.
尹心英 《家庭教育》2007,(3S):18-18
儿子上学了,似乎更加懂事了,他不但能体会到老师、家长、同学对他的关爱,还时常用得到的爱去试着爱别人。同学一块儿玩,他懂得谦让并照顾比他小的同学。临近节日,他会忙着剪纸、画画、叠和平鸽,送给老师和爸妈。每当这时,我都会说:“鹏鹏的手真巧!这样的礼物比花钱买的礼物还珍贵。”过十字路口,总是小手牵着大手走。前天下雪,拐弯时没注意前面全是一片薄冰,我不由得叫了一声。儿子紧跟着下了车:“妈,我来推车。”俨然一个小大人。我赶紧拍拍他的小肩头:“儿子。不愧是个男子汉,妈妈谢谢你!”他爸爸有段时间出差在外,恰好儿子不小心碰伤了嘴,缝了两针,我又心疼儿子又无助:“跟爸爸说吧?”你猜儿子怎么说:“爸爸事情够多了,咱就不跟他说吧。妈,我没事,一点儿都不痛!”我不禁流下泪来:“儿子,你真勇敢,妈妈也要像你一样坚强。”有时没空接送,儿子说:“日本、美国的孩子十几岁外出打工。我都这么大了,自己走就行了!你尽管把我放开,你放心,我自己能行!”我眼前一亮:“乖儿子,你让妈刮目相看!不过,可要稳当、安全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暑假的一天,妈妈对我说:“儿子,明天我们玩个交换身份的游戏吧!”我心想:“不就当一天‘妈妈’吗?有什么难的,交换就交换。”酸 第二天早晨,我还在睡觉就被“儿子”叫醒。我生气地说:“什么事啊大清早的?现在是暑假又不要上课,您烦不烦啊!”妈妈回答说:“难道你忘了昨天交换身份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2.
记得去年的一天,我在街上碰到了一位家长。她对我说:“潘老师,我儿子告诉我,班上教室的墙上贴着一行字:书是甜的,孩子们读书吧!儿子问我:‘妈妈,老师说的真对,书是甜的,就是告诉我们读书能学到很多知识,是吗?’我说:‘是的。’潘老师,这段时间,孩子来家就知道主动看书了,真不错。”  相似文献   

13.
儿子一天天长大,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一天,放学回家,他一脸不高兴,好像有什么委屈似的说:“妈妈,我们班里有好多同学都换了新铅笔盒了,还是双层的,我这个用了好多年,都旧了。你也给我换个新的吧!”我看了看孩子的铅笔盒说:“还没破,能用就先用着吧。”“妈妈,你怎么连个铅笔盒都舍不得买?”看着孩子幼稚的小脸蛋我不忍心了:“好吧,妈妈去给你买。”第二天,儿子拿着他最喜欢的铅笔盒甭提有多高兴了,两只小手搂着我的脖子亲昵地说:“妈妈您真好!”可是没过两天,他又跟我说:“妈妈,同学今天刚买了一支新钢笔,你也给我…  相似文献   

14.
我们邻居家有个小男孩叫明明,今年上幼儿园中班。他很顽皮,脸上经常带着红一道紫一道的伤痕。前几天,明明脸上又有伤了,妈妈心疼也心烦地问他是怎么回事,明明说:“林林跟我争玩具,我不给,他就来抓我。”妈妈问:“你打他了?”明明说:“我打了他好几下。”明明的妈妈不好意思向老师反映,就到托幼办来问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便从家长如何教育子女、怎样做个好家长这个角度。和她谈了自己的一点体会和看法。我们认为,作为家长,当孩子  相似文献   

15.
王晓刚 《小学生》2006,(4):26-26
爸爸、妈妈我有一句话埋在心里好长时间了,一直没有机会向你们说,我想说的这句话就是我觉得孩子在家长面前不应该唯命是从,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自从踏进校门以后,我就很少在外面玩了,就如一只活泼的小鸟被锁在笼子里。我渴望“自由自在地飞翔”,可妈妈的管教却象一把无形的大锁,把我锁在了“鸟笼”里——我的书房。爸爸、妈妈,也许你们看了下面的两件事就会改变对儿子的教育方法的。  相似文献   

16.
周波 《中学生博览》2022,(33):24-25
<正>菜鸟问疑:我给家长们做了一堂积极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讲座,课后就有一位妈妈拉着我,说自己读三年级的儿子上课时不认真听讲,老师都批评过好多次了,可是他却依然如故,上课会经常发呆,开小差,做作业拖拖拉拉,成绩一直不太理想,脾气也很差,常常和小朋友起冲突。老师说孩子可能有注意缺陷,会不会是多动症,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医生。这位妈妈就先来求教我,问儿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是不是就是多动症。可是他在家里玩儿游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注意力挺集中的。  相似文献   

17.
开学以来,我通过各种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家国双方共同教育好孩子。唯独聪聪小朋友,爸爸经常出差在外,妈妈又远在北京读研究生,我只能和她的爷爷奶奶交换意见。今天活动结束后,我把聪聪叫到跟前,问她:’‘你想妈妈吗?”她两眼含着泪珠说:“想。”望着孩子满眼的泪,我这个做母亲的激动起来,一下子把她搂在了怀里:“以后有什么需要妈妈帮你做的事,就来找我,老师也会像妈妈一样帮助你的。”中午正好是我值班,我情不自禁地走到聪聪跟前和她聊了起来。突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不写信给她妈妈汇报一下孩子的情况呢?…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一家人     
儿子今年8岁,刚读小学一年级,是个比较懂事的孩子。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他问我们,“你”字怎么写,“好”字怎么写,还有妈妈的“妈”字怎么写。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些,但我们一一告诉了他。一吃完晚饭,儿子就进了小房间,径自去写字了,而且多次对我们说:“不准偷看。”一副神秘的样子。我笑笑,说:“既然爸爸妈妈答应你不偷看,就绝不会看的,爸爸妈妈相信你,你也应该相信爸爸妈妈。”儿子笑了,埋头在一张纸上写着什么。我离开儿子,笑着对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妻说:“没有想到我们的儿子这么小就有了自己的秘密。”妻对我说:…  相似文献   

19.
我儿子4岁半,院子里有个男孩比我儿子小半岁,俩人经常一起玩。但是那个男孩脾气暴躁,有时玩着玩着就起急打人,我儿子比较温和,每次都让着他。那个男孩妈妈从来不说自己的孩子,有一次把我儿子的手抓破了,男孩妈妈也不说,我很生气,就对那个男孩说:“要是再打我们,就不跟你玩了。”男孩妈妈听了,直接拉着孩子就走了。但事后我儿子还想去找那个男孩玩,我该不该再让他们一起玩呢?  相似文献   

20.
吴晓明 《师道》2010,(7):30-31
中午下班刚进家门,孩子就说:“妈妈,等会儿家里要来个家长。”孩子的兴奋溢于言表。走进厨房,爱人正在炒菜。我说:“家长到家里来干什么?有什么事情就去办公室说。”爱人说:“不行啊,是个农村的家长,怎么也拒绝不了,一定要到家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