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志祥 《辽宁教育》2013,(12):85-86
近年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活动单”导学模式被应用于中学语文课堂。这是一种融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和杜郎口中学小组合作学习精髓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由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从此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不再是“这里黎明静悄悄”;既有个体的自主学习,也有小组的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从“教”走向“学”,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是新时代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的建构中,教师的教要促进学生的学,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凸显,师生共同走向学习中心课堂的建构。如何走向学习中心呢?如何让教师的“教”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推动着学生学习的进程。从学生学习的视角来设计课堂提出的问题,会改变单向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灌输的课堂提问。教师应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表达,明白教师的“教”仅仅就是起着关键处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对于课堂提问的学习导向要有清晰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教离不开学,学离不开教,教与学之间是辩证发展的关系。传统教学是满堂灌、满堂练的“教与学”,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者,控制着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从而陷入“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困境,直接导致了教师沉重的教学压力和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然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苦”并不能换来教与学的“甜”。那么能否创造出“以生为本”的服务型课堂环境,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从而达到师生的和谐发展。本文对以生为本的服务型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理性思考,以期建立新型的“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程琼芬 《考试周刊》2011,(42):58-59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提高,那么我们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互动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课堂评价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更多的是关注教师自身的能力。新的课堂评价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尤其是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不容忽视。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关注学生在课堂上交往互动、思维发展等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从而获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在对待这对关系上,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不教不学。这一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与学”本末倒置、越俎代疱的种种片面性,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正>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教师的教如果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样的教是没有意义的。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意义,建构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走向“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有意义的学习。笔者以《手指》教学为例,从“教”走向“学”来建构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挟师为主,以“讲”为主。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被冠以“被动灌输”的帽子。本文题目中提到的变“课堂”为“学堂”,意思是说把以“教”为核心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为核心,把讲堂变学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是新课程带给教师的巨大变化,也是一种新理念的实践和探索。因此,教师要尽快地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教师以此为原则将课堂打造成开放的、具有活动价值的生态课堂,把课堂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展现兴趣爱好并获得快乐。课堂学习行为是建构式生态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要成功构建生态课堂,达到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效果,就有必要研究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下的学生学习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不利因素,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行为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的活动。课堂上一切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材、教师转,先教后学的教学机制,使得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这种传统教育造就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下丧失了学的独立性和独立品格,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要教师认真地教,也要学生自觉、主动地学。光有“教”的积极性,没有“学”的主动性,常常是徒劳无功,或事倍功半。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积极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主活动场”的探究,经过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传统教学思想的表现改革传统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端正教育思想的过程。当前在改革中,教学思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正确处理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一是重教轻学,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什么,怎样教考虑的多,对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考虑的少,教学“满堂灌”,颠倒了教与学的位置。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学”,“教”要为“学”服务。教学方  相似文献   

13.
“研学后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自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钻研学习.然后再由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思维走向刚好相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教”在前,学生的“学”在后;而“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学生的“学”在前。教师的“教”在后。依据该理念,广东仲元中学构建“五环学习法”,具体包括目标引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评议、反思拓展等五个环节。本文以笔者承担的广州市“中学名教师历史工作室”研修活动的公开课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例,对历史学科如何开展“五环学习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多“动”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是为了应用,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应用。教学应以“学”为主。学生不愿学,教师得教学生愿学;学生不会学,教师得教学生会学;学生学得不好,教师得教学生学好:教师的一切“教”的活动,都得适应“学”的实际,“学”的需要。一言以蔽之:以“学”为中心,为“学”服务。谁真正明白这一点,谁就会放手让学生“学”。只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学”,才谈得上教学过程真正以“学”为主。不妨看看四十五分钟内的课堂。该让学生熟读的课文,学生往往得不到熟读的机会;应让学生反  相似文献   

15.
一、树立“生本”理念是解决学习困难生问题的根本 以前,我们的教学论从来研究的都是怎样“教”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学”反而忽略了。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学习效率低下。针对传统“师本”教育的弊端,郭思乐教授提出新型的“生本”教育模式:在角色关系上,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教师为学生的“学”提供服务;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为主,教师给以引导,提出“以学定教”“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  相似文献   

16.
“少教多学”,即为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具体地说,“少教”,即教师要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发展性地“教”;“多学”,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秉承“少教多学”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大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效益.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体现“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创设优质课堂呢?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有了明显的发展是教学有效、高效的标志。因此,在教师、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应放在首位,教师只是共同体中的首席。从而,把传统的“教”与“学”转变成“学”与“教”。“学”要有方向,“学”要有目标,鉴于此,本课堂教学主要抓两点:1.提出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体育课堂主体性教学存在的问题1.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受“教师中心论”的影响较深,重教轻学,教师对学生管得太多、统得过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近几年来有些体育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提出要“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中心”;要“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学比教更重要”;应当“学在前教在后”;要“由导学式教学转变为学导式教学”;要“由传统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等。  相似文献   

19.
“学会学习”是21世纪发展的主题,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条件。作为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该怎样“教”?学生该怎样“学”?是至关重要的。“教”与“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它应该是多种动态因素之间的统一体。可是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课堂上教师依然是以讲授为主,导致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参与意识薄弱,  相似文献   

20.
何可可 《天津教育》2021,(6):116-117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翻转课堂”的理念,将学习活动前移,先学后教、因学而教,能凸显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教”与“学”和谐相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