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的]1.训练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一种植物;2.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这种植物的茎、叶、花的特点具体地写出来,并学会用打比方的手法进行描写.[方法提示]1.注重激起学生观察和作文的兴趣;2.加强观察方法的指导;3.按"观—→说—→写"的顺序进行.[课前准备]1.复习习作例文《爬山虎的脚》,重点从观察方法、写作顺序上理解和掌握;2.准备一盆盛开的月季花;3.要求每个学生准备好绘画工具.  相似文献   

2.
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笔者听了一位教师主讲的一节网络环境下的习作指导课一《校园里的菊花》。这是一次记实性的素描习作训练,其目的是通过习作指导,使学生掌握观察植物、描写植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设计思路1.从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入手,让学生有话可写,使学生言之有物;2.借助例文,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列出写作提纲,使学生言之有序;3.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思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由表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导写过程一、观察植物,丰富习作素材观察一种你喜爱的植物(树木、花草、蔬菜等),看看它的茎(或干)、叶、花、果实有什么特点。也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多方面搜集一些有关它的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它的知识。二、介绍植物,了解植物特点请学生介绍课前观察的一种植物,引导学生借助实物,运用资料,利用图片进…  相似文献   

4.
写作教学中,如果想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教师的指导必须向课前延伸。所谓向课前延伸,就是在每次习作之前,教师把本次习作的内容告知学生,提示学生从阅读、观察以及搜集资料等各方面做好习作准备,让学生在习作课上真正有内容可写。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令人头疼的事,因为学生没有写作兴趣和创作欲望.习作课上,学生抱怨声一片.一篇习作两个星期也交不齐,有的学生干脆就不做了.即使交上来的也是搜肠刮肚、东拼西凑的.批改习作时教师是"味同嚼蜡,倍受煎熬".久而久之,语文教师也丧失了习作指导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中职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正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语文习作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研究"课题组的课题研究,随着"整合"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还带动了学生习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一、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也是学生习作表达的信息来源例如:持沙包掷远一课重点环节设计——1.课前和美术老师合作指导学生每人折叠一架纸飞机。2.教师讲解说明掷纸飞机比远游戏规则。(老师将同学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指导课之前,应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其产生乐写、想写、愿写的习作欲望,并能根据学生在平日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做好习作前的准备,真正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一、通览全册教材,了解每单元习作体裁及其所占比例,明确习作重点每学期初始,教师通过提前制定习作网络图了解每单元的习作体裁、内容、要求等信息,做到有备教学。教师应通  相似文献   

8.
上好作文指导课,是学生写好作文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环节,是作文课成功的关键。指导课重点应体现两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即不仅要紧扣每次作文要求,在明确选材、理解要求、拓宽思路等方面给学生切实具体的指导,还要在课堂上就构思、说文、写文练出基本功。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是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的。一、提前布置找材料在上作文指导课前,我把作文题布置给学生,或指导学生去观察,或让学生去搜集材料,或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准备,从而拓宽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我市教科所主办的"全市小学习作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听了9位老师的习作指导课。听课过程中,我针对习作指导课的时间效益作了专项课堂观察:一堂习作课的时间比例如何分配才科学?作文前指导与作文后评改,哪一个更重要?笔者以课堂观察为思考点,试以走向专业的听课,从听课中思考、甄别、检验,再反思调整自  相似文献   

10.
教师精准的习作指导是学生习作质量提升的保证。在三年级语文下册《国宝大熊猫》的习作教学指导课上,教师可以从习作前、习作中以及习作后,为学生提供选材、构思、写作、自评、修改等多方位的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的问题,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笔者听了一位教师主讲的一节网络环境下的习作指导课——《校园里的菊花》。这是一次记实性的素描习作训练,其目的是通过习作指导,使学生掌握观察植物、描写植物的方法。上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们说说课前观察校园内菊花的收获。学生们纷纷举手,讲述自己的观察成果,虽然有些结结巴巴,但不时有精彩的语言冒出。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他们小组还发现,种菊花的盆是瓦制的,很粗糙,泥土也是跟田野里的一样,没什么特别。他们认为,从花盆与泥土的身上体现了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教师当即表扬了这几位有独特体验的学生。接着,教师…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初步训练调查研究的能力。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设想“我们与周围环境”是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话题,这次练习只定话题,不规定文体,可写人、写事,也可以写成表扬稿、建议书、书信等。为了完成好习作,就要打破传统作文教学课堂结构,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指导学生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对材料中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吐真情,并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习作。教学过程一、搜集材料习作前一周,布置学生课余调查生活中人们保护和破坏环境的情况,也可以从电视、报刊中搜…  相似文献   

13.
观摩一些习作教学指导课,教师自创自编题材居多,或游戏作文,或体验作文,或观察作文。相对而言,单元习作指导颇受冷落,而某些看似"无味、无法"的教材单元习作训练,更似一块块"硬骨头",容易让人"束手无策"或"弃之不用"。日前,我给学生们上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看图作文《胜似亲人》的习作指导课,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单元习作指导的教学研究课例,以期习作教学指导能有实效,有滋味,有佳境。一、研读单元习作,琢磨  相似文献   

14.
一 一次,笔者有幸被一家语文学术机构邀请观摩习作课.笔者听取了九节习作指导课,不管是老师们的课后反思还是专家评课,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贴近儿童生活".这一点,看出我们的习作教学观念的一个重大改变,纠偏以往过度拔高"立意"的倾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符合新课程提出的"儿童作文要贴近生活现实".然而,听完指导课,笔者有意再查阅儿童的课后习作,一些话如鲠在喉,有不吐不快之感.  相似文献   

15.
教学班级两市镇一小一年级“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教学要求 1.通过辨句练习,帮助学生建立完整句的概念。 2.指导学生按方位有顺序地观察,有条理地表达。课前准备课前开展筹建小动物园活动,在教室  相似文献   

16.
1.通过课前的捉蚂蚱游戏,促使学生形成习作前体验,获取习作素材。 2.引导学生表达体验,领悟抓住人物动作、心理、表情和语言等以及将所见所闻表达具体的叙事方法。 3.在观察蚂蚱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抓住各部分特点描写蚂蚱的外形。  相似文献   

17.
"单元习作预习单"的设计主要分导语、内容、支架和评价四个板块,使用时要做到分层要求,重在观察、体验中思考,不仅用在课前,更应贯穿习作教学指导的全过程。预习单的有效使用能够填补学生习作动机、生活积累及表达水平的落差,是实现习作教学指导与学生生活有效对接的最佳路径,有效地解决了"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习作指导课,就是教师在上习作课时,临场对学生进行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组成的练写过程的指引.习作指导课教案是指导引领学生习作的教学设想、备课的记录.编写好教案,是提高习作教学实效的基础、实现写作教学目标的前提.一份完整的习作指导教案一般由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组成.  相似文献   

19.
"记录生活"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教学内容。习作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标、教材的要求,科学确定教学目标,通过课前谈话、激趣导入、探究写法、拓展迁移等环节,并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解决了习作教学"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提高了习作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预则立,不预则废"。阅读课如此,习作课更应如此。学生提笔咬笔头、"挤牙膏",大多缘于"无米下锅"。如何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提前预习,积累和遴选素材?笔者从时间节点的选取、预习方法的选择和材料的筛选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一、让时间成为素材搜集的容器习作预习需要时间的积淀,把握好时间节点非常关键。时间过长,淡化了写作的激情;过短,则准备仓促,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