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著名学者朱永新曾言:"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由此可见,大量进行课外阅读,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一、制约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做出了明确要求,即需背诵160篇优秀诗篇,阅读总量需高于145万字。然而,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并不尽如  相似文献   

2.
我们引领孩子们课外阅读,为他们的课外阅读创设种种可能。引进足够多书籍,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书看;开放图书室阅览室,保证学生每天有机会碰到书;制定日常阅读行为规范,让阅读成为习惯;开展特色阅读活动,让阅读插上快乐的翅膀;开设阅读指导课,让教师成为阅读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上好语文课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如何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让学生脱离"阅读贫困"的尴尬状态,是小学语文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营造良好氛围,培养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课外阅读得以进行的前提,课外阅读的关键是学生乐于读。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  相似文献   

4.
李银习 《学周刊C版》2015,(7):164-165
小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特别强调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把它看做丰富学生语言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的内容很广泛,现实中学生阅读的内容多涉及各个方面的读物,这些读物是学生最重要的阅读材料,也是最重要的语文阅读资源。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做好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创造阅读的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喜爱阅读,学会阅读,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还要多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交流阅读材料,交流阅读心得,让课外阅读成为语文  相似文献   

5.
修订版课标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重视课外阅读,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落实课标精神,如何实现课外阅读指导,是需要广大教师用行动来回答的。让学生爱上读书,就要还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就要给学生一段充裕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提升阅读品位,教师的有效引导不可缺失。本刊约请学者、专家、课外阅读先行者,从多个角度探索课外阅读,旨在更新观念、开拓视野、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6.
知名教育学家朱永新先生曾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通过引导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也是解决小学生语文能力低下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7.
限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就使课外阅读变得难以操作,虽然教师想方设法地让学生阅读,用各种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但学生在阅读方面难免流于形式,收获不大.针对这些情况,在语文教学中,我将"合作学习"引入课外阅读,让学生分小组相互配合进行学习,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课外阅读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村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学生阅读基本上不动笔墨、方法单一、阅读面窄、阅读量少、阅读效果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为学生选择好书籍、营造读书的氛围、提供交流的平台,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读书。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47):51-52
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辅助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要给学生创造阅读条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好书"。  相似文献   

10.
家庭阅读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平台,有效的家庭阅读能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但城镇小学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学生自己,都没有正确的课外阅读意识。如何让城镇小学的家长跟上时代的步伐,让他们转变观念,营造浓郁的家庭阅读氛围,使他们的孩子爱上阅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城镇小学家长陈旧的阅读观的改变,家校结合,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家庭阅读有效性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阅读对学生习作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想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从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从而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做到:激发读书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课外阅读的内容应丰富化、经典化;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形式应多样化;引导学生读思结合,让阅读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12.
知名教育学家朱永新先生曾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通过引导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也是解决小学生语文能力低下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3.
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同样重要,皆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有意识地进行课内外阅读的衔接。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架起课内外阅读衔接桥梁;基于课内疑难问题,有效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准确寻找迁移点,保证课内外阅读衔接自然有效;让学生将课内所学阅读方法,灵活应用于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4.
《语言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课堂阅读效率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尽力为学生搭设一个自立、开放、轻松的课外阅读平台,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放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保持恒久的阅读动力。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本人结合这几年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6.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中年级学段两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这就要求老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要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多进行课外阅读能够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阅读的过程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们要让学生有追求阅读美的兴趣和欲望。课外阅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心灵遨游的空间,让他们追求知识的真谛,感受求知的乐趣。课外阅读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的思维不再禁锢在狭窄的思维空间里,让他们拥有了崇尚知识的心灵,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酝酿着浓烈的知识琼浆。  相似文献   

19.
黄芳 《文学教育(上)》2009,(12):104-107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它可以巩固学生课内阅读的成果,扩大阅读领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其思维,陶冶其品德。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让学生直接接受书中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阅读环境的变化,让每一位教师都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从容应对新时代的课外阅读。只有把握住课外阅读内容的指向和阅读方式才能真正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与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