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  相似文献   

2.
现代心理学指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师的"教堂"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学堂"。一、创设情境引导主动"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需求,使  相似文献   

3.
何映海 《成才之路》2014,(17):18-18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应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探究式教学法主要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探索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辅助下自觉地进行知识学习和探索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需注意的事项和技巧。1.创设情境,设置疑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需要把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何使学生自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学习.应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交流合作以"说"  相似文献   

8.
<正>一、生本教学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  相似文献   

9.
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时应设"疑"激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在认知冲突中产生"疑"点,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合理使用教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样,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了较充足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把握契机,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生能品尝到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乐趣;指导小结,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能帮助学生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形成新的已有发展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起相明也。"足见古人早已知道合作、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主动教育"模式正是在"生命发展教育理念"引领下,教师着眼学生课堂主动学习和生成的最优化探索。"主动教育"模式这样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暗示下,在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中主动进行质疑、释疑,以积极、自觉、主动的方式大量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和生命优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同时,学生能主动地探索更多陌生的单词、句型结构、语法用法等,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比较,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地理解这些知识,然后将陌生的知识投入实践应用中,通过不断地实践把陌生的知识变成熟悉的知识,然后学生需要整合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再投入探索新的陌生知识……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不断地学习知识,所以能在学习中培养出英语语感,使英语能力慢慢成为条件反射一般的本能。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如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改过程中,需要新的理论支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40):68-69
引导学生主动"悟",是指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学习中积极探究勤于思考,在教师引导下领悟所学知识,提高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提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悟"的一些具体教学策略,旨在使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形成技能,更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品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  相似文献   

15.
金瑜 《教学随笔》2014,(8):20024-20025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不断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与参与行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创设读书氛围,精心设疑,鼓励质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地说、想、练,将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新知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使他们不仅能明确学习目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而且能运用自己的思维,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高效、独立地感知、理解、提升、拓宽。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由维持性学习向自主创新学习转变。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改革现在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推行,新课程改革重视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勤于动手,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由此可见,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是新课程改革学习方式的重要特点,所以,在实际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积极参与地理课程学习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知识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课程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充分地挖掘每一个高中生内在的潜能,由"要学生学习"变为"学生主动要学习",让学生成为高中地理课堂的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发展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形式,帮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呢?本文将从保护好奇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巧妙地设置悬念,调动学习积极性、多鼓励学生主动"变一变"以及通过课外作业布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及时整理,巩固学习知识五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放在了课程任务的首要位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20.
郭兴长 《文教资料》2009,(21):154-155
自主学习是学生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本文在"思想品德课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自主学习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指导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