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自制椰壳活性炭对人工染料废水中酸性大红G进行吸附,并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废水pH与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活性炭用量下,酸性条件对人工染料废水都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而温度从20℃~60℃范围内其吸附效果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吸附去除污水中有机染料关键在于高效吸附剂的制备和应用。本文采用冷冻铸造制备了三维多孔壳聚糖块体材料,简化了吸附完成后吸附剂的回收过程。冷冻前利用戊二醛对壳聚糖进行交联处理,提高了块体材料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考查了其对甲基橙(MO)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其对MO具有优异的吸附效果。吸附等温模型分析表明其对MO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且Langmuir最大吸附容量为148.81 mg/g。动力学分析表明吸附速率由化学吸附控制。特别地,将其用于吸附亚甲基蓝/甲基橙(MB/MO)混合溶液时,其对MO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吸附效果,对MO去除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3.
在静态条件下,活性炭纤维毡、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对苯污染废水吸附效果通过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温20℃条件下,振荡速率130r/min,不同吸附剂用量2克,振荡时间20min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在静态条件下,活性炭纤维毡、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对硝基苯污染废水吸附效果通过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温20℃条件下,振荡速率130r/min,不同吸附剂用量,振荡时间20min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常被用于有机物、色素以及金属离子的吸附处理,但在某些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却很低。我们针对活性炭吸附机理主题进行文献综述,以解释活性炭针对不同种类颜色吸附效果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加热制备的秸秆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研究了该活性炭对苯和甲苯的吸附性能。以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为依据,采用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的参数,通过采用摩尔体积和摩尔电子极化度法计算亲和系数的基础上,再用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预测了甲苯在微波秸秆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验值高度一致,其平均相对偏差仅为5.16%。因此,实验证明了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具有微孔结构的秸秆活性炭吸附等温线,从而为更好的设计吸附工艺体系提供了重要了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低温下以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直接溶解纤维素,加入羧基化改的磁性纳米,通过直接滴落法制备磁性的纤维素微球吸附剂。为了研究此吸附剂在处理印染废水脱色中的效果,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废水,考察了吸附剂用量、亚甲基蓝溶液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亚甲基蓝的效果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落叶松锯末浸提剩余物为原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在采用氯化锌法制活性炭,通过正交设计法对活性炭性能影响比较大的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活化时间、活化温度进行了优化。得到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条件: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20%、活化时间90min、活化温度600℃,利用此条件制的活性炭产品的碘吸附值959.3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2.6ml/0.1g;得率为54.6%。  相似文献   

9.
以神府煤为原料,可溶性淀粉为添加剂,通过可溶性淀粉改善煤的大分子结构,在微波的作用下研究可溶性淀粉对制备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和煤质量比为3:10时,吸附率达到最大,为87%,并以此为原料,在微波高火,加热时间15min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碘和亚甲基蓝吸附值最大,其值分别为1370.52mg/g,7.984032mg/g。  相似文献   

10.
由于存在与温度密切相关的解吸附现象,活性炭中的氡并不是按氡的衰变规律衰减,从而对活性炭测氡结果和活性炭降氡效果产生影响。为了测量活性炭氡解吸附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我们设计了一组实验,对不同温度(20℃~120℃)条件下球形活性炭氡的解吸附进行了测量与计算,结果表明:活性炭中的氡仍然以负指数规律衰减,该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相吻合;其中氡的解吸附速率(即解吸附系数λ D)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并且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可见,在进行活性炭测氡实践时,吸附了氡的活性炭在测量前和测量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密封;在使用活性炭作为去氡吸附剂时,活性炭解吸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经实验采用化学破乳、活性炭吸附技术对其进行技术分析,并对影响废乳化液处理技术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排出废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以钛酸丁酯、尿素、三氧化二钕、硝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N-Nd-TiO_2可见光催化剂,采用XRD、SEM、XPS、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甲基橙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N-Nd的掺杂抑制了纳米TiO_2晶粒生长,在其表面上形成了Ti-O-Nd和N-Ti键,对TiO_2粉体表面化学态和光催化性能产生影响,以氙灯为光源,在510~800 nm的范围内,N-Nd-TiO_2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70%以上,远优于TiO_2。最佳掺杂摩尔质量比为N∶Ti∶Nd=2∶1∶0.5。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生物质材料可以制备出具有独特结构且电化学性能优越的多孔碳材料,并且来源广、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现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海洋生物质材料大型藻类为前体,通过氯化锌活化制备活性炭,从而去除水溶液中苯酚等有害物质,使用两步法制备活性炭,采用BJH法计算比表面积,重量分析法,分光光度法以及酸碱滴定法等手段对其组成进行了表征,进行了苯酚的吸附实验,并应用粉末微电极对其电催化性能影响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大型藻类长柄马尾藻和绿色旋体藻制备的活性炭从水溶液中可以有效去除苯酚等有害物质,并且当活化剂藻类样品的质量比为1:1时,制备的活性炭因其保持纤维管状结构,具有更优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浓HNO3对煤基活性炭进行表面官能团的改性处理,利用Boehm滴定法测定表面官能团对活性炭进行物化表征,并结合PH-pzc及Boehm等表征结果。对吸附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建立了双酚A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以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考察了废水初始浓度,活性炭用量,吸附平衡时间,吸附最佳pH值等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0mL的废水,在pH为6,振荡时间50min的工艺条件下,活性炭用量0.12g时,在废水最大吸收波长处,废水A值的去除率为93%以上,改性后的活性炭比没有改性的活性炭的去除率大,由84.47%增加到93.68%。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以水、甲醇和甲醇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为溶剂,六水合硝酸锌为锌源,2-甲基咪唑为有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分别合成了三种ZIF-8;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BET)对不同ZIF-8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三种方法合成的ZIF-8对有机染料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合成制备的ZIF-8均具有方钠石结构,其中以水2溶剂合成的ZIF-8结晶度较高,BET比表面积为1660 m~2/g,表现出更高的平衡吸附量。三种合成方法中水为溶剂合成的ZIF-8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对阴离子染料甲基橙(MO)吸附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6.
选用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毡3种吸附剂对水中的硝基苯进行对比吸附实验,以活性炭纤维毡吸附能力最强,其次是粉末活性炭,再次是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毡对水中硝基苯的吸附速率快,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短、吸附去除率高、吸附容量也高于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的数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设施的安装形式、活性炭吸附效率、活性炭的脱附效率和催化燃烧效率四个方面讨论对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设施的整体处理效率影响。催化燃烧废气接入活性炭吸附床排放式相较于催化燃烧废气直接排放式具有更好的综合处理效率,提高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设施综合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活性炭床的吸附效率,活性炭床的脱附效率和催化燃烧效率对整体设施的综合效率影响不大,在催化燃烧废气直接排放式条件下,催化燃烧效率对于设施的综合治理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室的静态吸附研究,证实了纤维球吸附剂可以有效吸附废水中的油,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探讨。在不同条件下,研究了纤维球对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制备的纤维球吸附剂对油的吸附率可达89.6%,可应用于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酒精将钛酸丁酯溶解,利用碳纳米管孔道吸附钛酸丁酯并在孔道中水解合成复合材料,通过XRD、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样品表征,通过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实验测定样品的光催化效率,测定结果表明搅拌时间在2h左右样品的光催化效率较高,合成材料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超声催化TiO2降解甲基橙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了反应体系的初始pH值、超声波频率、超声波输出功率对超声催化TiO2降解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橙在酸性条件下去除率较快,在pH值为1.0左右最佳;在其它因素一定的情况下,超声频率为25kHz,功率为55w时甲基橙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