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穆旦诗作《我歌颂肉体》一诗的解读,并与惠特曼诗歌相比较,探析其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智性的思辨色彩。同时,通过对穆旦早期创作道路的了解,分析形成上述创作特色的主要根源——叶芝、艾略特、奥登等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大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8,(94):192-193
穆旦是"九叶"代表诗人,也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之一。受西方惠尔特等人的影响,穆旦的诗歌风格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具有极强的思辨性和现代性。《春》创作于1942年,是穆旦的代表诗歌,因其文质兼美,现已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该诗突破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中和与平衡,诗人用极富张力的手法交织情感与理性,用多种意象的碰撞形成诗歌的强烈冲击,进而传达一种炽烈饱满的生命主题。  相似文献   

3.
诗人穆旦创作上体现着“九叶”诗派的理论主张,与象征诗派的创作艺术上有相通之处。在诗思中大量的托物言志、以此喻彼,在诗艺的追求上有意运用通感、“远取譬”、省略法等象征主义技法。但穆旦受外国现代派熏陶较深,植根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现实,视野更加开阔。  相似文献   

4.
“穆旦现象”是指穆旦其人其诗中的不寻常现象。本文认为频繁出现“上席”一词,也是穆旦诗歌的突出特征之一,也是穆旦的不寻常之一。认为“上帝”在穆旦诗歌中代表了一种超越精神,它对穆旦诗歌的意义在于:首先,“上帝”是穆旦的一面反映现实的镜子;其次,“上帝”是穆旦的一根支撑精神的手杖;第三,“上帝”是穆旦的一件深化诗歌内容的洋服。穆旦诗歌中创造的“上帝”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穆旦被评论家认为是如鲁迅般反抗绝望的"搏求者",是鲁迅精神最具代表性的继承者,他的诗歌凝结的是痛苦的智慧。作为一名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派"的领军人物,他不仅很好地践行了"现实、象征、玄学"的诗歌章领,将深邃的哲思贯入诗句,而且与现实紧密结合,唱出了时代之歌,具有现代主义的挣扎与抗争。细读其诗,还能发现存在主义哲学的智慧在诗中弥漫和张扬,而这正是解读深奥的穆旦诗歌的钥匙和途径。这与鲁迅的"野草"精神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穆旦诗歌在形式上显示出一些独有的特征。工业文明中特有的事物进入他的诗作,被作为诗歌的意象进行使用;传统诗歌观念下难以入诗的事物也常常为穆旦加以利用进行诗意的创新。在句法方面,他善用关联词和迭句,清晰而非朦胧地传达出诗歌的形象和意义。此外,穆旦对诗歌的标点、分行、音律等方面都进行过有意识的探索,显示出其对诗歌形式相当程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诗坛上,穆旦是一个受西方现代派诗歌(如艾略特、奥登、叶芝等)影响很深的诗人。“他从现代主义学到的首要一点是:把事物看得深些,复杂些。”(王佐良《谈穆旦的诗》)因此,他的诗比起一般的中国诗人的诗来,就显得难懂一些,但也更耐人寻味一些。他的代表作《赞美》一诗,自从选入中学教材后。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有很多疑惑,学生在学习时更常感一头雾水。本拟从“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三重含义入手解读,兼及一些疑难问题的解释,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九叶派”,其中的重要人物穆旦的诗歌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其突破了中国旧现代主义者的诗学建构,将中国现代诗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本文试图从穆旦与西方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其对穆旦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7,(9)
起初认识穆旦并不是因这首《赠别》,而是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赞美》一诗。我很喜欢穆旦的诗,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大放光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诗歌逐渐走向低谷的时期,"九叶  相似文献   

10.
<正>诗歌文本的思想感情层隐藏最深,诗人借助诗歌语言,通过建立朦胧而丰富的审美意境来得以显露复杂而朦胧的情感。自古以来,中国古典诗歌就有"诗无达志"、"诗无达诂"之说,就是到了今天,现代派诗包括本世纪20年代中期的象征派诗,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的现代派诗,40年代后期的九叶派诗,50年代至60年代的台湾现代诗,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在诗歌解读过程中都一个突出现象,就是诗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往往因读者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审美经  相似文献   

11.
文章试图追寻诗人穆旦的英诗翻译的踪迹,并探讨他的译诗是如何影响其后期现代派诗歌的创作。  相似文献   

12.
黄梅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6):125-128
·中国新诗研究·“归来”时分话苍茫———“归来”的诗人创作简论李志元1.5李瑛诗歌意象艺术略论颜同林1.12后崛起诗群“寻根”意识的嬗变及其价值重估胡安定,肖伟胜2.10《出发》与穆旦诗歌的宗教意识段从学2.15叙事与现代汉语诗歌的硬度———举例以说,兼及“诗歌叙事学”的  相似文献   

13.
穆旦不仅是九叶派中最具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人,而且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杰出的诗人。当然,说他的诗最具现代主义倾向,这是就其整体主导的倾向而言,并不是说他一概排斥中国古典诗歌和现实主义的传统。他毕竟生活在中国,生长在这片具有悠久古典诗歌传统和深厚现实主义的土壤上,不可能不受到来自这两方面的深刻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在他的诗中并非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体现,而显得较为含蓄和曲折。也就是说,穆旦在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实践中,溶入了现实主义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章试图追寻诗人穆旦的英诗翻译的踪迹,并探讨他的译诗是如何影响其后期现代派诗歌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九叶派",其中的重要人物穆旦的诗歌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其突破了中国旧现代主义者的诗学建构,将中国现代诗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本文试图从穆旦与西方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其对穆旦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穆旦是中国现代派诗人中的杰出代表,《赞美》是其力作。该诗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是“寂寞的诗人”(邵燕祥语)穆旦之幸.也是广大学子之幸。相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上的其他白话诗作.这是一首虽不艰涩然而较为“难懂”的诗作.也是一首因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沉复杂的情感内涵而让人过目难忘的诗作。这首并不很长的诗歌给予我们这样的艺术直觉:它不是一首单纯的短歌.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以往的中国新诗,穆旦诗歌在联想的边际上走得更远,穆旦诗的异质性,主要就体现在语言和意象上。穆旦诗按意象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面历史现实,以意象的原生状态实行着线性的连缓,直接歌唱时代:一类是以意象的变体为喻体,跳跃式呈现,形成一种内敛而自问的抒情向度,解剖自我。本文讨论的是穆旦诗歌的意象变体手段。文章以诗中频繁出现的“火”为对象,通过分析“火”在诗中的具体变化来说明穆旦诗歌的诗艺构想。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莱蒙托夫的抒情诗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诗歌,或直抒胸臆,或内心独白,缺乏现代诗所具有的那种含蓄蕴藉、富有多义性。其实,莱蒙托夫在抒情诗创作中已开始追求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具体表现是他创作了二十余首象征诗,并且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其象征诗大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与比喻难分的象征诗,往往由一个比喻拉长、展开,形成相对出现的本体和喻体,并且往往曲终奏雅,点明主旨,主要产生在其创作的早期;二是借民间传说或外国诗来构成通体象征的象征诗,是颇为成熟的象征诗;三是自创的通体象征诗,这是诗人创作中最具独创性也最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靠意境来体现美的.而意境的创造,最讲究的就是含蓄.含蓄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也是文学的基本特征.诗是最具文学性的文学门类.诗的美正美在其含蓄.无论是赏读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应该从含蓄入手.在诗歌创作中,要做到含蓄,手法多样,比如空白、虚实.现代新诗更应注重含蓄,应以创造含蓄的意境为主要表现手法和目的.但含蓄不同于朦胧.不能因过分追求朦胧而戕害诗意.含蓄应是在易懂基础上的含蓄.  相似文献   

20.
穆旦的《诗八首》是一组“爱情之诗”。通过对“无题”这一特定的诗歌形式的再书写,穆旦建构了一种人与天地准、返本归一的爱情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