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索德育观念的转变与学校德育的构建的关系.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工作中落后的环节;其次要认真研究当今中学生一些思想品德发展特点,树立新的德育观,以加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探索德育观念的转变与学校德育的构建的关系,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工作中落后的环节,其次要认真研究当今中学生一些思想品德发展特点,树立新的德育观,以加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关键是更新德育观念。观念的转变要从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转变为涵盖人教育的全方位德育教育的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学校德育不尽人意,德育实效性不强。其原因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德育理论自身的困惑是德育低效的理论根源,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具体做到:深化对德育本质的认识;使德育向发展人的个性、提升人的素质转变;德育观念要向以人为本转变;德育目标定位要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它不仅在学科德育工作中,就是在整个学校德育工作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就如何发挥政治课优势,增强德育实效性谈谈自己的体会。转变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观首先,要确立综合教育的德育观念,面向社会改进学校德育  相似文献   

6.
《学周刊C版》2016,(25):148-149
学生德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学生德育工作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素质下降,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增多,学校德育方式的落后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其次,学校要健全德育制度,加强学生德育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与时俱进整体构建职业学校德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职业学校德育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为此,职业学校应牢固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思想,提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价值理念,高度重视和研究德育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实践、总结、提高,整体构建职业学校德育体系。一、转变德育观念,树立新型德育观是整体构建职业学校德育体系的前提(一)树立大德育、整体性德育观念这种观念要求将德育工作置于学校全面素质教育之中,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在认识学校德育工作时都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上考虑问题,从而使德育工作都能着眼于德育的整…  相似文献   

8.
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使我们必须全面反思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应从单纯的社会教化功能转向社会教化和个人发展功能并重。社会化和个性化既是个体发展的目标,又是学校德育的双重功能。社会化和个性化在德育过程中相辅相成。学校德育的使命是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融合。要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就要将学生看作社会化和个性化的主体。指导学生的社会交往是促进社会化和个性化的一条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9.
吴秋虹 《考试周刊》2009,(32):211-211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近十年间,学校德育工作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国际思潮复杂多变,社会意识纷争突起,黄黑赌毒沉渣泛起,贫富悬殊逐步拉大,社会矛盾时而加剧.由此引发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厌学逃学、迷恋新潮、斗殴打杀等不良现象也时有发生。要应对错综复杂的新形势,学校德育工作就必须克服长期存在的“要求过高,内容过空,方法过死,实践太少”的弊端,更新德育观念,规范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优化德育环境,提高德育实效。对此,笔者主张学校德育工作要实现三个方面的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我国德育改革要实现从"物性化德育"到"人性化德育"的转变,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受关系向共生关系的转变;要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回归生活世界;要使学校德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校德育、社会德育与家庭德育相结合,使生活德育与情景德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要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关键在于变革创新,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转变教学方法的途径主要有:正面注入,定性讲授;启发诱导,避免死记硬背;创设情境,现场教学等。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德育工作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特点,适应现代青少年个性 特征,取得实际效果,这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 认为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树立现代的德育观念,是提高我国中小学德育工 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申林风 《运城学院学报》2004,22(5):102-102,104
网络文化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勇敢面对现实,因势利导,有所作为,勇于创新。要树立创新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管理的全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德育工作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特点,适应现代青少年个性特征,取得实际效果,这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认为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树立现代的德育观念,是提高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赖展云 《广西教育》2009,(33):17-18
开展和谐德育工作,应正确认识德育的内涵,了解德育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环境,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德育环境下实施素质教育。这就需要转变教师育人观念,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服务学生,明确思路,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形成学校德育工作合力。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德育模式试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不同程度存在主体性失落的误区: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德育功能认识片面。学校德育主体在道德接受中的心理机制是:道德需要是学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和主要归因;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中,道德信念是中心环节,道德修养是关键。在此基础上,试构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学校德育主体道德接受通式,品德结构模式,德育观念转变模式  相似文献   

17.
马新民 《教师》2019,(4):8-9
学校德育工作的群体是每位教职工,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敏锐性都直接影响学校德育的功效。课堂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育人,教师抓住了课堂,才能抓住全员德育的精髓,才能抓准学校德育的命脉。课堂中的德育应该贯彻到每一个学科,贯彻每一节课的始终,教师要更新思想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发挥示范作用,在一切教育中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18.
叶飞  李会松 《中国德育》2006,1(6):20-22,66
传统的德育评价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目标等方面都趋向于单一和封闭。随着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德育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广泛实施,封闭性的评价方式必须向开放性的评价转变。为此,要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实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创新观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 传统条件下的德育工作,只从原则出发,固守在一个狭小而封闭的圈子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发展,因而新时期德育工作必须克服这一缺陷。 要实现德育工作自身观念的创新,必须正确认识德育工作的目的和性质,正确对待德育工作的教育对象,正确评价德育工作的自身价值。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研究人们观念的转变,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蓝同磊 《教育探索》2006,(8):101-102
学校德育低质低效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德育观念陈旧,内容缺乏时代感和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目标空泛且缺乏可操作性,忽视师生的主体意识,等等;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细化德育目标,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一体化校内外德育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