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当年被出具的审计意见及是否"四大"作为外部审计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具备公司治理功能的外部审计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支付水平均与外部审计正相关,并且其相关程度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会有所不同,证明"结果理论"在外部审计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上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股利分配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财务政策之一,不仅受到利益各方的充分关注,还引起理论界的极大兴趣。对中外股利分配问卷调查报告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探讨上市公司管理层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考虑的因素,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得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黄雷  李明  叶勇 《软科学》2012,27(7):118-122
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作为对象,运用普通多元回归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进行研究。实证表明,上市公司股改后一年内分配的现金股利与其在股改中支付的综合对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对价越高,上市公司股东获得的现金股利越低,无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是如此。在对样本进行分组研究后发现,两类企业股改后支付的现金股利水平明显存在差异,国有控股企业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至于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控制权则都与上市公司股东获得的现金股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筹资决策、投资决策以及股利政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三大核心决策。股利政策主要是公司对其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问题,作为企业的财务核心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与西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理财的核心问题之一,合理的股利政策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企业价值,有助于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文章通过国外学者关于现金股利政策的理论和国内学者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可能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希望对我国上市公司制定更加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监管部门陆续出台的关于上市公司强制现金分红的若干规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规范,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仍然存在不完善的方面,针对目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在派发现金股利方面具有现金股利政策不明确、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不愿进行现金股利分配等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从法制建设、上市公司监管以及中小投资者保护等方面来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广州恒运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1999~2007年的股权结构和股利政策变化,得出了其发放现金股利的动因.分析表明,现金股利政策没有受到股权结构变化的影响,其发放现金股利既不是为了控股股东套现,也不是没有较好的投资机会,而是出于资本市场再筹资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问题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讨论的热点之一。作为期末分配收益的决策,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需要在分配股利之前,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是否分配、如何分配、分配多少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筹资能力和经营业绩。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为出发点,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情况与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股利分配是企业财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做一些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唐建荣  王宁  周玮 《科研管理》2021,42(2):190-199
本文以企业非效率投资值量化高管寻租水平,研究了股权激励对现金股利政策稳定性的影响,并探析了非效率投资在股权激励影响股利政策稳定性中的作用机制。基于代理成本理论、股利信号理论,结合我国股利政策研究现状,将股东普遍关注的现金股利政策稳定性作为股权激励效果评价的参数,选取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自由模型非参数法测定股利政策稳定性水平,借助残差分析法测算非效率投资水平,通过面板回归和层次分析法得出了以下结论:(1)股权激励后非效率投资水平增强且股利政策稳定性下降,因而股权激励不一定会发挥正效应;(2)非效率投资水平与股利政策稳定性负相关,即低效率投资减少企业自由现金流量,进而导致企业股利政策波动增强;(3)非效率投资在股权激励对股利政策稳定性的影响中,并非起到“中介作用”,而是遮掩了股权激励后股利政策稳定性的下降程度,成了高管寻租时的一个面具。论文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客观看待股利平稳性指标,完善股权激励效果评价指标体系;(2)建立健全企业投资效率监督体系,长短期监控相结合;(3)优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动态调整期权与股票授予比例。  相似文献   

12.
吴永雄 《大众科技》2004,(10):33-34
股利分配政策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财务政策之一,一直受到利益各方的密切关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决策是确定将实现的税后利润多少用于支付股利,多少留存于公司进行再投资,这实际上是权衡股东的"当前消费"与股东的"未来消费"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流通性割裂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以每股净资产最大化和对上市公司经济资源的控制或索取为其主要目标这一结论,然后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实践(分为不分配现金股利,为再融资而满足监管条件的低派现,和控股股东的高派现套现这三种),证明了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是控股股东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而制定的,是为控股股东的利益服务的。  相似文献   

14.
在二十五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股份制和证券市场在我国逐步兴起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一九九八年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由初期13家增到851家,市价总值从103亿元增至19500多亿元.投资者人数也超过3900万户。我国证券的健康发展和日益的成熟。是广大投资者所关心的事情。然而,上市公司能给投资者多少的投资回报也是广大投资者所关心的问题。其中,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就是主要问题之一。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形式主要有六种:派现、送股、派现并送股、派现并转增和派现。送股并转增。其中后四种形态是前两种基本形态的衍生物。国外成熟的股票市场,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分配多以现金分红(派现)为主,而我国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比例较低和股份股利(送股)偏高是以往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龚珏 《科技广场》2013,(1):239-244
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成为制约我国证券市场以及上市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对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侵占.这其中,股利政策又往往成为大股东用来追求自身利益,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手段.本文以代理理论为基础,以佛山照明股份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为个案进行分析,深入发掘上市公司大股东制定股利政策的动因,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提供有力的证据,有助于投资者理性地看待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钟田丽  李颖  张天宇 《预测》2022,(4):83-89
本文采用2004~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以同伴企业异质性股票收益和股权风险作为工具变量并控制“半强制分红政策”关联效应的影响,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增减变动决策的同伴效应及其特征,并进一步检验同伴效应的产生原因。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增加股利和减少股利行为都存在同伴效应,但在经济显著性和表现形式上存在非对称性特征,并且具有社会乘数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动态竞争是企业争相增加股利支付的重要原因,竞争等市场机制能促进企业自主分配股利。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深化和拓展了我国财务决策同伴效应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对监管部门放松政策干预,发挥资本市场调节作用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信号传递的相关理论,梳理了股利分配政策形式和内容,并对比了中外股利政策的异同,选取了沪深两市2004年~2012年A股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相关数据,总体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在假设存在股利信号传递前提下,以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运用事件分析法考察内蒙华电不同年份不同股利分配政策对于其股价的影响,以验证管理层是否利用了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来向投资者透露了外部信息使用者所不拥有的信息,并以此说明公司是否派发现金股利确实对于投资者投资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余亮  梁彤缨 《软科学》2013,27(2):67-70
借助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构建用于衡量融资约束与代理成本共同作用下股利政策有效性的模型,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代理成本分别使得实际股利支付朝过低和过高的方向偏离,而前者是造成当前我国股利政策治理效应损失的主要原因,二者共同作用使得股利支付整体水平偏低。故而,当前增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治理效应的关键在于增强资本市场透明度、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2006年~2014年股利政策与股价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在传统股利政策形式基础上引入股利政策实施环境因素,通过分周期研究股利政策与股价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组织冗余如何影响创新一直是现代组织研究领域中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结合我国主要存在的国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两种制度,在对组织冗余的水平、性质与自主创新投入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我国深市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做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组织冗余水平与自主创新投入的关系呈倒置U型,但不同性质的企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国有控股样本表现出更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非国有控股样本与整体样本观测结果相似,表现出明显的倒置U型;相对于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而言,冗余资源对私有产权控股上市公司R&D投资强度的正向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