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涵道式无人机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设计出一种智能的、安全的以及应用范围广的涵道飞行器,基于现如今"互联网加"以及"人工智能"的时代发展特征,以涵道式无人机为研究对象,根据涵道式无人机的布局要求,以三维软件为载体,经过计算、分析、修正以及实验测试设计出涵道式无人机总体结构。由于该飞行器的结构及功能设计是以"智能应用"为出发点,因此能满足人们在工程作业和生活中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适应各种空中环境和起降环境的无人机成了无人机发展的方向。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涵道风扇类飞行器气动布局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涵道与前拉复合式飞行器。该构型相比常规构型涵道飞行器具有较大的飞行速度,同时由于涵道的增升作用,使其短距起降性能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串列翼布局飞行器的独特气动优点,设计了一款无人飞行器。主要确定串列翼飞机气动部局的三个关键性参数(1)前后翼的机翼安装角;(2)前后翼的水平距离;(3)前后翼的垂直距离。实现串列翼布局的气动优化设计。绘制该型飞行器的设计图纸,并进行制作。为其选装相应的动力装置,飞行控制装置,进行试飞。通过试飞该机型表现出了良好的飞行状态,具有滞空时间长,机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曾会华  覃智勇 《内江科技》2014,35(12):52-53
本文探讨了双翼式微型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方法,重点介绍了气动外形优化的过程,包括确定设计变量、生成试验设计点、建立几何模型、进行数值计算、构造代理模型及对最终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型载重无人机常规布局机翼的结构,根据无人机工作要求,计算了机翼的雷诺数和升力系数,比较了两种典型翼型的气动特性,选定MH114翼型为设计翼型,计算得到该无人载重机机翼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及升阻比等参数值。  相似文献   

6.
吴刚 《科技广场》2013,(7):78-83
知道无人机的位置以及高度是非常重要的。知道无人机的位置就能够调整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从而防止其坠毁,所获得的数据能够在地图上显示无人机的位置。要计算目标飞行器的位置,知道其海拔高度也是必要的。本文为四旋翼飞行器选择一种合适的定位方法,将GPS和气压计结合在一起,GPS传感器是用于在水平平面内的定位,而气压计则用来确定飞行器的海拔高度。该方法已经在派诺特AR.Drone飞行器上进行了测试,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连翼机是一种将前翼和后翼联接在一起的飞行器创新布局形式,针对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设计要求和连翼布局在气动、结构和操控稳定性等方面的特点,将太阳能技术与之结合,满足其长航时要求和绿色环保的目的。本文通过介绍连翼机布局验证机(航模)的设计制作过程,旨在通过实践进一步改善连翼机的结构和气动性能,同时为其他航模爱好者提供素材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扑旋翼飞行器作为一种全新布局的微型飞行器(MAV),近年来吸引了很多关注,但目前针对飞行器结构设计的研究还较为空白。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微型扑旋翼飞行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结构设计,包括驱动装置设计、传动机构设计、扑旋机构设计和机翼设计。在完成设计后,本文还探讨了扑旋翼飞行器的制作和组装,包括不同部件的材料和加工方式。获得样机后,通过实验对扑旋翼飞行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飞行器满足要求,可为相关方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常我们所说的无人机遥感技术就是通过无人驾驶的飞行器或者通讯技术、定位技术来对相关的空间信息进行准确的测量,因此该技术的出现对于测量技术来说可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该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对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对于测量工程健康顺利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14)
本飞行器是一种V尾布局的飞行器,尤其是3颗发动机与V尾混合控制的飞行器。主要是通过机翼两端外置的发动机和V尾对飞行器进行控制,该控制方式主要是由双副发动机(安放在机翼1/3处和2/3处)差速提供偏航力矩,机翼上反角提供滚转自修正力矩及V尾提供滚装力矩及升降力矩。该方式与普通布局飞行器及v尾布局飞行器最大的不同在于该飞行器不需要副翼提供滚转力矩,不需要垂尾和方向舵提供偏航力矩。解决了V尾飞行器无偏航舵面的缺点和普通布局飞行器控制机构及舵面复杂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作业型四旋翼无人机是指由四旋翼飞行器与作业装置结合具有作业能力的一种新型飞行机器人。四旋翼无人机由螺旋桨提供升力,可控性强、机动性高、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但由于作业装置与四旋翼飞行器之间的强耦合性,以及外部干扰对四旋翼本身运动产生的影响,作业型四旋翼无人机的研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如:欠驱动、多变量、强耦合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对其控制的影响。本文对作业型四旋翼无人机的发展现状、研究方向及其中的关键问题与难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本文利用无人机航拍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对室外大规模场景下的三维重建问题开展相关研究。该研究横跨机器视觉、电气自动化、飞行器等多种技术知识,试图建立一个用于无人机航拍室外大型场景下的,运行效率相对较高、成本相对较低的三维重建平台架构。  相似文献   

13.
可倾转旋翼无人机是一种特殊构型的无人机,通过飞行器的倾转结构与其他微控制器协调工作,继而能够实现飞行器从垂直起降到水平飞行的模式过渡。倾转三旋翼无人机兼具直升机和固定翼无人机各自优点,不仅拥有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的功能和独特方式,而且其机动性更高所需起降范围更小。在传统倾转翼无人机的基础上,用倾转式舵机代替传统的铰接式旋翼可以在实际运用使其性能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14.
无人飞行器弹射起飞是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的一种先进的无人机发射技术。冷气磁力发射车是由机动底牌、智能供气电、磁力发射架、储载机箱、卸荷控制等系统组成。此成果已应用于某型号无人飞行器系统研究上。本文就无人飞行器弹射装置几个关键系统的设计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项目旨在制作一款V型尾翼全复合材料的单兵无人侦察机,且质量2千克左右,翼展1.6米。现在先进无人机多采用V型尾翼布局,如国内的"翼龙"无人机及美国的"RQ-4A全球鹰"无人机等。V形尾翼具有良好的隐身能力,独特的外形能有效降低雷达反射信号强度,同时有效减小了飞机的结构重量和飞行阻力。而复合材料最显著的特点是轻质高强,最大的优势是可设计性强。  相似文献   

16.
<正>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究概述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又称飞行汽车,主要用于城市空中交通,其设计理念为在没有常规跑道的情况下起飞和降落。近年来,随着氢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等方面技术的发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国内外均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全球专利申请态势进行了分析,从专利申请趋势、专利技术构成和主要专利申请人等方面深入剖析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当前的专利布局现状,以期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技术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无人机部件布局单一、起飞重量低,载重能力小,飞行时间短而局限了无人机的使用范围的问题,对模块化无人机的建模,无人机主体结构的设计和无人机间的装配与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多模块无人机拼接,多自由度空中飞行为主要特点,并以解决多旋翼无人机起飞重量低,飞行时间短为目标,提供了模块化无人机的设计方案。使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对模块化无人机进行基本建模,设计了模块与模块间的连接结构,并计算模块化无人机以多模块拼接成链状飞行中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电力输电线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输电线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需要及时巡检和修复,传统输电线巡检方式为人工巡检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效率低下。随着直升机、固定翼飞行器的发展成熟、其渐渐替代人工执行巡检,无人机作为飞行器的新型发展方向,其相对有人飞行器的巡检具有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优点,成为21世纪输电线巡检的重点发展方向。无人机输电线巡检是将无人机作为巡检平台,搭载高清摄像机或其他巡检传感器,通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26)
近年来,我国低空空域开放政策秉承"最大程度利用,最小程度限制"的理念,允许私人飞机不需军方批准即可在一千米以下的空域飞行,至此,低空无人飞行器,势必将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适当依托较为先进的飞行器设计技术、结构总体优化技术,充分采用新材料和现有成熟技术,设计了一款"小型多功能低空固定翼无人飞行器",既能承担通用航空航拍、广告、气象探测等常规任务,又能完成电子干扰、靶机、诱敌、空中布雷等军用航空简单任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现今的四轴飞行器和扇翼机的巧妙结合,利用CAD和CATIA软件在机体结构,机体布局,控制舵面的安装方式,横流风扇的制作,动力的搭配上进行独特的创新设计,最终制作出一种具有短距/垂直起降功能的创意多扇臂飞行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