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稀土元素La和Ce掺杂的Ti O2纳米粉体材料,以亚甲基蓝作为光催化氧化降解反应的指示剂考察材料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对光催化剂材料结构和性能的表征说明稀土掺杂对Ti 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验证稀土掺杂有助于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剂活性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铋系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合适的带隙、独特的电子构型和层状结构,在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此外制备纳米级粒子可以使铋系光催化降解性能得到很大提升。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普遍研究的铋系光催化剂及纳米级铋系光催化剂在催化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催化剂粒子的尺寸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采用了电解法合成的磁性纳米Fe3O4为磁核,Si O2为中间保护层,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Ti O2/Si O2/Fe3O4磁载光催化剂。研究了Ti O2/Si O2/Fe3O4磁载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作为代表的有机物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及磁分离回收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Ti O2/Si O2/Fe3O4磁载光催化剂即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能力,也具有较好的磁分离回收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元素(La3+、Ce3+)掺杂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SEM、EDS、IR 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光降解反应对象,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掺杂稀土元素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和Ce3+掺杂TiO2使得光催化剂的活性提高;煅烧温度为400℃时,掺杂La3+和Ce3+的TiO2光催化活性分别最佳,最佳掺杂量分别为1.0%和1.5%;0.5h光照后,二者降解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从TiO_2的光催化作用机理出发,对影响TiO_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将TiO_2改性掺杂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比较了掺杂改性方面的异同,简要分析了不同方法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TiO_2光催化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半导体光催化剂在开发氢能源、保护环境、消除有机物污染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成为光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TiO_2光催化材料,因为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稳定的化学性质,称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文章主要对TiO_2光催化材料的物理性质,可见光催化改进技术,以及应用进行了回顾。在对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质的研究过程中,对金属的掺杂、金属和非金属的共同掺杂、复合半导体、贵金属沉积、有机染料光敏化、表面光敏化等六种方法分别进行深入的分析研讨。研究结果表明这六种方式都能有效地提高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文章通过更加深入了解,表明二氧化钛是通过电荷传输和分离过程的变化改变了能带,拓宽了吸收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提高了二氧化钛的催化效果。并且,二氧化钛光催化在环境中的实践和应用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使用不同的溶剂合成BiOBr光催化剂,探索溶剂对BiOBr光催化剂晶面暴露的变化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及吸收光范围。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以盐酸环丙沙星(CH)为降解物,研究溶剂对BiOBr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降解实验发现以乙二醇作溶剂合成BiOBr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同时得出BiOBr的光催化活性、晶体结构受到溶剂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Cu2Zn Sn S4(CZTS)粉末。利用XRD、SEM、EDS和UV-Vi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结晶性较好的纯相锌黄锡矿结构的CZTS粉末,其光学带隙为1.49e V,接近理论值,说明可作为光伏材料。以含有罗丹明B(Rh B)染色剂的溶液作为模拟废水,测试了所得CZTS粉末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性能。在5h可见光催化反应后,最多有70.75%的Rh B被降解。证明了所制备CZTS粉末在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是一种理想的半导体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由于TiO_2具有高光催化效率、稳定性高、不产生二次污染和成本低等优点,在众多半导体光催化剂中脱颖而出,并在太阳能电池、空气净化、亲水、杀菌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简要介绍TiO_2的光催化原理、分类及特点,并论述TiO_2的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15)
目前来说,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本文主要介绍了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的探讨,为从事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u含量的Cu/ZnO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并用于光催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的反应中,考察了Cu掺杂量,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双氧水用量,对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u/ZnO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能有效的光催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当Cu掺杂量为摩尔分数2%时,Cu/ZnO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达到最佳,在2%Cu/ZnO催化剂用量为2.0g/L,废水自然pH条件下,光催化降解150min,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率为75.5%。  相似文献   

12.
以钛酸四正丁酯(TB)为钛源)和羧基改性的SBA-15(COOH/SBA-15)及氯化铜经过溶剂热及焙烧处理制得Cu-TiO2/SBA-15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N2吸附脱附等对其进行了表征。以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研究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少量铜离子掺杂对二氧化钛的结构无影响,且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现有的石墨烯复合光催化专利,归纳了国内外石墨烯光催化材料专利的申请态势,并对石墨烯基光催化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重要申请人及技术演进路线进行了分析,采用气泡图的形式将重点申请人的研发方向清晰的表现出来,为新能源领域开发新型石墨烯基光催化剂材料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纳米光催化剂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光催化剂,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并利用二氧化钛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生成简单、无毒产物正逐渐成为工业化技术,这为环境污染的消除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5):641-642
<正>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李灿院士和陈钧研究员研究组在人工光合研究项目上取得新进展:将自然光合作用酶PSII和人工半导体纳米光催化剂自组装构建了太阳能光催化全分解水杂化体系,实现了太阳光下的全分解水反应(即:2H2OO2+2H2)。在自然光合作用中,PSII酶利用太阳能高效催化水氧化反应,放出氧气并产生当量质子和电子。为了实现太阳  相似文献   

16.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O_4~(2-)/Bi_2O_3-TiO_2光催化剂,样品结构经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IR)、热重分析仪(TGA)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作为目标污染物,在可见光照射下测试了该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光催化剂主要由锐钛矿TiO2和四方体的Bi2O3组成,SO_4~(2-)主要以螯合双配位方式结合在Bi_2O_3-TiO_2表面,并在500℃焙烧的光催化剂具有更高的脱色效率,在罗丹明-B初始浓度为8mg/L和催化剂用量为600mg/L时,脱色效率可达97.89%,该光催化剂可以应用于有色废水的净化处理中。  相似文献   

17.
刘扬林 《大众科技》2009,(7):103-104,60
光催化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治理已经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半导体TiO2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材料,可将许多有机物完全降解为CO2和H2O,且成本低廉,不造成二次污染,使其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杀菌以及自清洁和太阳能转化等方面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文章分析了纳米TiO2薄膜的自清洁和光诱导亲水性原理,探讨了纳米TiO2薄膜自清洁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复合光催化材料对铜绿微囊藻的消减实验,该实验利用了光催化剂产生的氧自由基通过氧化作用抑制了藻生长的原理,并将其与现代测试技术和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相结合。采用简易沉积法制备α-MoO_3/Fe_2O_3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光催化复合材料的物理结构和形貌。通过对光复合材料的表征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探讨该复合光催化材料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速率及影响因素。本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细胞结构、光催化原理和现代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获取培养藻细胞、光催化材料制备及表征技术等方面的前沿知识,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9.
《百科知识》2006,(5X):4-4
以阳光分解水工程师可利用的技术有三种:一是太阳能电池。它拥有高效分解水的纪录但却相当昂贵。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微生物,花费低廉但迄今为止仅生产了极小量的氢。第三种选择是光催化作用,它依赖在半导体中快速释放的电子。电子遇到水分子时替换水分子中氢和氧之间化学键上的电子,于是分解水,产生氢气。光催化剂没有太阳能电池贵,又比利用微生物的方法能产生更多的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4):307-307
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白春礼、万立骏领导的课题组,以环境和能源需求为研究背景,继在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方面,利用简单、低能耗的方法开发出高效的金属纳米空心球催化剂之后,最近又在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催化剂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展了一种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具有高表面积的半导体ZnS光催化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