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电力事业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现在被广泛应用,但是其故障会为电力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阻碍。对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整理分析,对促进我国电力工作高度发展有相当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乱的户变关系和计量设备的质量隐患会造成线损计算结果偏高的问题,通过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支撑、以信息管理系统为手段建立用电终端全事件数据分析软件,通过构建计量设备异常分析与低压台区拓扑分析模型,实现计量设备异常状态自动研判与低压台区互变关系与相位分析,实现台区全景画像展示,多维度分析台区存在问题,发现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对台区降损工作提供合理有效的治理依据,为现场故障抢修提供快速定位和故障辅助信息,全面支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化运维工作,提高线损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前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何更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效益与计量装置管理工作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键的问题。而提高电能量采集可靠性、提高现场设备调试水平、提升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程度是我们提高供电企业的效益与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厂站遥测终端的管理来说,所面向的变电站数量多、覆盖面广,调试效率低,成功率不足50%,电能量数据采集问题不断,在计量装置问题处理上,电能表通讯故障频发,遥测终端程序缺陷,严重影响了计量遥测系统的数据采集的可靠性,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通过提升对计量报告数据分析、主站数据监控、变电站遥测终端定检、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与现场设备的联合调试等运维措施,从而提高电能量采集的可靠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指挥中心信息运维管理系统是将设备资产管理、设备运行监控管理、服务管理体系、知识库、报表管理等纳入一个优化的管理体系中。基于ITIL的指挥中心信息运维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指挥中心标准化的运维管理水平,规范并优化业务流程,减少维护成本损耗,提升整体运维的服务水平,可以迅速反应并妥善处理IT系统发生的故障,确保IT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力用户信息采集建设、运维中,用电采集信号不满足工作要求、SIM卡重复故障等问题,本文开发了一款用电信息采集信号现场检测仪,现场检测各移动运营商的信号强度,快速测试SIM卡,并提出多种用电信息采集信号管理办法,由此提升采集运行效率,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率,降低采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6.
变电运维不仅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运营维护的基础性工作,电力系统的运行会不时的发生故障,说明在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变电运维还有缺陷和不足需要弥补和加强,要求对电力的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查和日常维护,强化变电运维在其中发挥的督促和监管作用,对变电运维发挥的具体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朱振洪 《今日科苑》2014,(12):116-116
随着电力信息不断进步,数量众多且位置分散的终端给信息部门的日常运行维护带来很大的压力。本系统基于集控策略的远程系统托管安装和运维方式思路形成,在传统桌面模式上作出重大突破和延伸。就是将这些分散的终端软资源集中地在云端管理起来,进行有效地组织、安全地存储、按需地分配,并充分利用原有本地硬件资源。  相似文献   

8.
针对通信故障、接线等原因导致计量自动化系统采集失败屡有发生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现有计量设备故障进行分析调研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对计量设备故障快速检测方法可行性进行分析,设计计量设备快速检测装置可行性技术方案,实现计量设备现场初装状态快速判定功能,免去了在现场运维人员的检测的繁琐操作,从而有效的提升现场运维人员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9.
林晓庆 《科技风》2022,(2):94-96
随着电力计量设备种类、数量的持续增长,采集数据项、频次的逐渐增多,电能量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趋势,如何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电力计量关键业务全链路监测体系,加强对各关键业务链路级的监测,进一步提高电力计量主站运维效能,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本文以南方电网某省电力公司为例,通过分析电力计量主站运行监测现状问题以及南方电网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用电信息采集的特点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要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文章通过对电力用电用户信息采集系统运维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充分的了解到,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运维管理是尤为必要的.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平台通过对国家电网网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系统管理现状调研,根据信息运维监控管理的应用需求,完成数字电力信息运行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建立网络系统性能监测、应用系统可用性监测以及用户模拟体验,完成事件驱动的故障关联分析,快速直观发现和定位故障。  相似文献   

12.
沈长火 《科技风》2012,(21):16-17
根据配电变压器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必要的监测参数,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实用的基于公网双模通信的配电变压器综合防盗系统,系统由现场防盗终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通信网络及监测主站构成,具有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采集,异常信息主动双模报警等功能,实现了配网变压器运行信息、异常信息及故障信息的在线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21)
随着国家电网建设不断加快,电网整体结构不断趋于复杂化,给电力线路和变压器设备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增加巨大的压力,电力线路的故障和变压器故障要提高线路变压器连锁故障分析,结合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研究线路变压器连锁故障发生原因,从而有效解决故障措施,提高变压器工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要在工程施工阶段要做好设计图纸,制定相对完善的技术条件,对于设备质量把关,管控只施工现场施工质量,提高对于施工验收,提高线路变压器运行顺利,对于设备进行全方位巡视维护管理,保证工作质量,维护好设备运行出现的异常问题,总而杜绝出现设备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谈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轮机是电力生产的重要设备,由于其设备结构的复杂性和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异常振动故障时有发生,针对汽轮机故障的诊断技术及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力公司内各业务网点分散、通信机房IT设施远程运维能力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传感器、移动通信等相关技术构建远程智能运维系统,该系统通过分布式实时采集一、二次设备的电气参数,通信机房温度、湿度、烟雾浓度等环境参数以及视频图像信息,经电力公司综合服务器分析处理并远传到服务中心,在远程服务中心完成对机房设施的实时监控,可以为企业减少当地运维人员和电力公司的代理运维管理服务,达到通信机房无人值班、远程运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传统电力电缆沟巡视费力、狭小空间巡视不彻底、故障工况巡视人身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开发了电力电缆沟微型巡视无人机。新型无人机以无线操控微型无人机为载体,携带影像采集设备进行电力电缆巡视,搜索、定位、采集电力电缆缺陷和运维的影像数据;并可实时显示机载影像。以实时传回的机载影像为操作指导,在电力电缆的重点巡视部位定位悬停,定点360度旋转观察、精细巡查,飞行航时长。该无人机具备防碰撞功能,可用于狭小空间。该电力电缆沟微型巡视无人机能够替代运维人员进入电缆沟进行高效巡视。  相似文献   

17.
电力行业发展较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很多地区都开始推广智能电网,这促进了电力负荷数据终端的普及,有效的实现了数据的采集以及负荷的控制,而且该终端还具有电力负荷监测等功能,可以有效保证电压的质量。电力负荷数据负控终端在运行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出现故障,本文对常见的故障进行了介绍与分析,还提出了处理与解决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17)
电力设备在的日常运行中,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都可能发生异常状况,引起设备发生事故,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大范围电网失去稳定,损失大量负荷。由此来看,电力设备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检修,这样才能避免异常状况发展,防止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对电力变压器异常运行及故障处理,电力互感器异常运行与故障处理,开关设备发生故障及处理措施,探讨电力设备异常处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任涛  欧旭鹏 《大众科技》2022,24(2):53-56,61
随着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将越来越困难,并且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的运维成本也在不断提高.风电场运维人员通过对风力发电机组转动设备在线监测,来预测和诊断设备的故障.通过研究可以看出风力机组大量故障是由于轴承与齿轮箱故障造成的.因此,对风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测变得至关重要.文章对有关风力发电机组...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18)
为了提升电力资源的供应能力,我国大力开展电力工程建设,变电设备作为我国电力体系核心构成,其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电力供应能力。但是变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会出现运行异常的情况。本文旨在从变电设备运行的角度出发,在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变电设备运行异常情况进行科学全面的探讨,以期促进变电设备故障故障处理技术的发展,保障电力的持续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