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专利数量快速增长,如何使专利能够有效实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美国曾对专利运营发挥重要作用的非专利实施主体(NPE)为对象,分析了其基本特征和类型,同时针对我国目前专利运营中存在的专利运营模式单一、专利交易市场不成熟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在结合我国专利运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非专利实施主体对于我国专利运营的影响,并以高校为例阐述了非专利实施主体对我国专利运营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我国企业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知识产权相对集中的产业要走出去,难免会遇到专利纠纷和专利诉讼。而近年来NPE的迅速发展,无疑对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一些高科技公司和知名企业,已经被NPE给盯上而被迫支付高昂的专利诉讼费或者专利许可费,而一些小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国企业需要扬长避短来应对NPE的攻势,不然漫长的诉讼周期以及高昂的赔偿费用,很有可能拖垮中小企业,阻碍各产业的技术创新。本文将从NPE类型、运营模式及其带来的主要影响,并以高智公司为例研究其发展历程和讨论对国内企业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借鉴国外和其他地区关于规制NPE的立法和实践等,从而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专利运营模式的可行性措施,对我国专利运营模式未来的发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全球专利竞争中往往采取多元专利运营行为,并呈现出不同的专利运营模式。通过收集典型企业专利运营实践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并凝练出产业化、标准化、竞争性、贸易化和投融资五种专利运营模式,发现不同模式均涉及自行运营和借助于载体运营两种方式,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可能同时采用多种运营模式;各模式在专利战略动机、涉及的专利性质、涉及的主体和载体、专利运营行为以及适用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应关注不同模式的共性和差异并灵活地选择专利运营模式及其组合。本研究为我国企业科学地选择专利运营模式和加快提升专利运营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专利商业运营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专利运营模式更多的是企业、高校等独立地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借鉴国外先进专利商业运营模式,有助于加快我国专利商业运营模式的建设和发展,挖掘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个人等潜在的技术供给方,寻求企业等潜在的技术需求者,对实现专利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德温特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SM检索的国内外专利数据,着重分析了我国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智谷公司等专利运营模式;以大连理工大学的专利数据为例,分析我国高校等纯研发性组织的专利成果转化;在企业专利商业运营方面主要分析了华为公司的专利战略,  相似文献   

5.
就国内知识产权运营现状来看,虽然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技术市场,但仍处于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着"买技术难,卖技术难"的问题,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研发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远远没有发挥出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的作用。鉴于我国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专利运营的现有情况,本文提出一种以运营公司为桥梁,依托科研机构结合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专利运营模式探讨。该运营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三类主体的优势,有效整合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资源,整合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调研资源,整合运营机构的专利信息分析和服务资源,为现有专利运营产业提供一种新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6.
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评价对我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多种算法联合界定了我国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对专利密集型产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产业进行了区分;运用DEA-Malmqusit指数法对2008—2011年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变化进行了评价,发现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平均增幅低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较之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绩效相对集中,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变化较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绩效变化相对平稳,专利密集型产业中不同类型产业的RD绩效增长的动因不同,并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高校在专利运营方面,存在着专利有效实施率低、实施绩效不足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可知,制约我国高校专利高质量运营的主要原因,在于专利运营团队的专业性不强,专利运营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不足,以及专利运转模式不顺畅等因素。有鉴于此,在合理借鉴美国、日本专利运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校应着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路径,进一步强化专利运营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高校在专利运营激励和保障机制上的自主权和利益分配权,不断深化高校、企业在专利运营模式上的合作与协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2016年中国专利运营整体状况出发,对专利转让、专利实施许可、专利质押融资等主要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描绘出中国专利运营的业态发展特点,并对中国专利运营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经营风险相比,专利诉讼风险尤其是专利侵权诉讼风险对企业的危害更大。为保障我国专利司法保护与市场主体的科技创新,以1994-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专利诉讼的383篇核心文献为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内专利诉讼研究热点、演进趋势,并对前沿进行分析和预判。结果发现:国内早期相关研究从2004年开始增多、2016年达到顶峰,受政策与热点案件影响较大,研究脉络分为3个阶段,内容主要包括专利诉讼的基础理论、专利战略、非专利实施主体与专利诉讼信息运用等,热点以专利诉讼、专利侵权诉讼、专利侵权三大主题为中心向外发散,研究视角较多,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进而提出在专利诉讼领域搭建适合于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框架、加强其他各领域的合作研究,企业强化专利风险管理和专利诉讼信息分析利用,并重点关注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专利诉讼的应对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
非专利实施实体(Non-practising entities,简称NPEs),主要指自己不生产产品,通过购买或取得重要专利来控告其他企业牟利的公司。自从非专利实施实体出现以来,各界对其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也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讨论。综合来看,对其的评价绝大多数是负面的。近年来,伴随着非专利实施实体数量的不断增加及其获利空间的不断提升,关于非专利实施实体之利弊的争论也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创新券政策持续激发"双创"新动能为例,通过推进普惠性、"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双融合"(科技属性与经济属性融合、创新目标与创业目标融合)三大机制强化、深化、优化创新的研究分析,提出创新券推动"双创"纵深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检索分析浙江与广东近31年的专利数据,发现两省技术创新各具不同模式:浙江技术创新领域分布比较广泛和均衡,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呈现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特征;而广东技术创新则具有较高的集中度和非均衡性,主要集中于信息产业且以企业为主导。两省分别面临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压力较大、企业技术创新主导引领作用不够突出、技术创新相对优势缩小、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提出未来两省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系统、实施针对性的科技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对接、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质量和知识产权运营转化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围绕我国省级层面如何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以山东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例,构建基于要素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基础评价框架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建立示范区分类标准体系,促进科学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定期评估工作。最后提出加快推进山东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国内其他省份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以华南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形成"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成果转化模式,构建"三院一孵化器一园"格局的成果转化体系,丰富和拓展高校成果转化的渠道和路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华南理工大学的探索和实践,期望能为深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延伸大学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职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从"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视角,以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为例,探索院校与政府共建型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模式——"技术立院",即通过弥补高校技术成果到产业化之间的断层,实现科研成果到产业支撑引领的转变,从而为其他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研究基于消费者低碳偏好下,供应链中制造商对于信息收集与质量披露策略选择的问题,建立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时的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对信息收集和质量披露策略不同选择下供应链决策结果的比较,分析制造商在不同策略选择下的收益差异,得出质量披露成本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差异程度与制造商策略选择之间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于研究结论进行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17.
Throughout history, gender inequality has persisted in most parts of the world.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in 1949, substantial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owards gender equality in China. Today,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women scientists are making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advance science. However, are they facing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hiring and promotion? Do they have access to the same opportunities as their male colleagues? What are the potential approaches to further promote gender equality in China''s scientific community given myriad unfavorable social factors? Recently, NSR invited five Chinese female scientists and two gender experts to discuss these issues. Here are their observ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ng Liu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Tsinghua University Jun LuSenior Engineer at Beijing Institute of Track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Deputy Chief Designer of BeiDou Grounded Test and Validation System Chih-chen Wang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ongyang WangPresident of the China Women''s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WAST),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in Liver Cancer Xiaoyun WangC. N. Yang 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Tsinghua University Yan ZhengChair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npei Tang (Chair)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Health Humanities, Peking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8.
乔望  徐帅  杨小平 《科研管理》2020,41(3):273-27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及部分应用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在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形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成为北京化工大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支撑和科研经费的主要渠道之一,在鼓励原始创新、培养人才、产出成果和推动学科交叉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化工大学的基础研究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值此北京化工大学建校60周年华诞之际,本文以我校2003年-2017年申请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据库为基础,回顾了北京化工大学近十五来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重点分析了北京化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数量、经费、类别、学部分布,以及负责人的学科、年龄、学历和职称分布,同时梳理了北京化工大学十五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情况,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执行过程、结题验收、项目经费、结余资金和档案归档管理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总结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管理的工作成效、经验和不足。以期探索完善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为今后学校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并对今后更加有效地促进学校基础研究的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Professor Henry Tye (戴自海) is a world-renowned expert in theoretical particle physics, string theory and cosmology. He was recently the IAS Professor at the Jockey Club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AS) and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and is the Horace White Professor of Physics (Emeritus) at Cornell University. He has a lot of experience in research status in both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cently, NSR invited Professor Yi-Fu Cai (蔡一夫)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to interview Prof. Tye on his personal views on the futur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his own experience, and his advice to young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20.
海冰资源淡化研究与利用技术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总结了正在执行的"863"项目"海冰资源淡化与利用技术"课题的有关海冰资源研究的部分成果。主要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最近几年在陆基海冰淡化技术开发及集成、海冰水种植与灌溉技术、海冰水灌溉技术体系和农业安全利用模式,以及陆基海冰淡化及农业灌溉应用示范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海冰资源淡化与利用技术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