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从设计到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其效果的因素非常复杂.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关系处理不当,导致对即时生成的有价值教学资源不能有效利用.表现为教师调控过度,学生思维框死,缺乏课堂灵气.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的生成性.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任意地开展教学活动。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认真备课、精心预设.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欲使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促进知识生成、认知建构的作用.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和对生成的驾驭。而在预设与生成之中找到结合点,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变化、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预设方案的设计上,要求教师为课堂教学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师生有充分对话、交流的机会.正视学生思考的突发性和偶然性.促成课堂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为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埋下伏笔。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往往源自教师对生成资源的运用。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发精彩生成.增添课堂惊喜;善于捕捉生成差异,绽放课堂光彩;及时有效引领生成,凸显课堂魅力;弹性预设生成,激活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才能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变成师生共同推敲的课堂教学.生成便开始了。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生成和预设的关系,把课堂教学看成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认识语文课堂教学,把学生看作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而产生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应当在充分周密预设下精心诱导生成.生成便会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7.
黄新生 《教学月刊》2009,(12):22-24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比较突出教师讲课的条理性,片面地认为“滴水不漏”的数学课才是一堂好课.当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能力生成点到来时,大多数教师对生成点不愿展开和放大,生怕按生成点讲课放出去收不回来,打乱设计好的教学程序,结果一次又一次失去绝佳的课堂教学契机.一般来说,数学教师比较重视预设,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预设以内的生成需要教师有实践智慧,预设以外的生成更需要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9.
评价教师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要讲求策略.而高超的策略也是一位教师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研究课堂的动态生成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所体会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当今课堂教学中广大教师的普遍追求.更是目前教学研讨的时髦话题.生成,既有教师通过“预设”预约的.这是教师的期待.亦是对教学的肯定:生成.也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凭借自身的探究、体验、感悟进发出的“灵光”,令人惊喜!课堂教学是施教者与学习者的“成长历程”.动态生成是教师教学生命的体现,更是学生学习生命的体现。精彩的动态生成,体现了课堂的活力.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生命化课堂的理想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课堂生成是在课堂教学的背景下,学生的知识、方法、能力、情感、习惯等在一定条件、因素的作用下(包括: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师、学生投入状态等)的动态形成.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新课堂的明显特征.强调课堂生成的意义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得到保证,课堂的原汁原味、真实性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也因为有生成,课堂才呈现出生命的活力,同时生成性也成为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状态.如何正确引领课堂生成?这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许多语文教师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但有些语文课堂却因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流于追奇猎怪,诸多生成让人颇难释疑.这不能不引起教师对生成性课堂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课前进行教学预设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典型特征,课堂生成是新课改的重要形式.新课程改革理念主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互动,这就决定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既要有教师的课前预设,更要有课堂上师生即时的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点,生成是预设的机变,数学课堂教学应在精心预设下促进生成,让生成更精彩.  相似文献   

14.
相关题录     
戴江涛.静态预设,动态生成——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6).  相似文献   

15.
张敏 《学周刊C版》2011,(11):136-137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科学的预设”就是生成性的教学设计预案.主要表现为在课堂教学前。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对基础知识准备水平、思维能力水平.对课堂教学的思路设计、假设、预见、预测.把教材、学生等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行重组预设.在教案的编写上要为生成预留出弹性空间.要制定出各种应对非预设性生成的教学预案.使学生在科学的预设内生成.于生成中发展。“科学预设”的目的是要努力地促使所有的“生成活动”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郁盛东 《中学数学研究》2009,(3):F0002-F0002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应是有效的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有效的课堂又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有时会偏离教师预设的教学设计,生成许多“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17.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在忙碌中结束了.静下心来翻看这个学期写的教学反思.发现有许多讲的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遗憾.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有效处理生成”是新课改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课堂生成是课堂教学从教师本位向学生主体转变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8.
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课前精心预设来预约课堂的精彩生成。但无论教师在课前做多么充分的预设.也难免会出现学生的想法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教师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即“非预设生成”。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教师怎样适时把握、合理调控.创生教学资源.演绎未曾预约的精彩呢?  相似文献   

19.
徐丽艳 《辽宁教育》2009,(11):34-36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仅仅按照预设完成教学任务.无视学生存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需要信息:有些教师虽然注意到了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但是往往在操作过程中仍然还只是突出了预设;还有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为生成作了时空预留,但往往在实际处理时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许多语文教师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但有些语文课堂却因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流于追奇猎怪,诸多生成让人颇难释疑.这不能不引起教师对生成性课堂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