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培养目标之一,大型实验平台是代表学科发展的前沿设备。如何让先进的大型实验平台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发挥作用,提升高精尖设备的附加值,合理有效地为大学生创新提供平台是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近两年对交通行为和交通安全驾驶模拟平台在大学生开放实验中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该类大型平台的开放形式,体现了这种形式对开拓学生视野及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地铁信号基础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建立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验教学综合仿真平台。利用Unity 3D实现地铁信号基础设备机械结构、动作原理以及装配顺序的三维建模,并模拟地铁列车运行驾驶模式。利用该仿真平台,能够使学生快速理解和认知信号基础设备的技术参数、机械结构、动作原理、装配顺序和地铁列车的运行模式,提高轨道交通专业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效率并降低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学科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计算机学科实验教学内容,对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进行了讨论,包括开放实验平台的系统结构、实验内容分类组织、平台管理功能设计等.学生可以从校园网上的任意一台计算机远程登录开放实验教学平台,完成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等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方便灵活的实验环境,也使实验设备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和创新性人才的主要途径,开放实验室平台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化。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为此,华东理工大学工科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多层次综合化学实验平台,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为开放实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深化开放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以开放促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在开放实验室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开放实验教学中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探讨能够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实验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完善开放实验过程管理;建立设备共享机制,实验室开放网络化管理平台;探讨实验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和实验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能够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实验教学运行机制,探索能够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实验教学途径和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生物工程专业开放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究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大学生的能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实验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具有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教学估价开放的特点。开放式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动性方面有其独特的效用,就开放式化学实验在教学方法、手段及内容方面做相应的改革,使之更适合于培养大学生的能动性,以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7.
开放实验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平台。本文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化学开放实验室的实际,对开放管理系统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建设,提出了"分层次开放实验教学"的教学理念,将开放实验分为趣味性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四个层次;开创性构建开放实验教学绿色化模式,为探索开放实验教学运行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开发其创新潜力,针对过程控制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教学研究与开发。阐述原有实验室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教学应用开发,对实验教学平台实施方案进行分析和设计,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并对实验室设备共享方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开放实验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平台。本文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化学开放实验室的实际,对开放管理系统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建设,提出了"分层次开放实验教学"的教学理念,将开放实验分为趣味性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四个层次;开创性构建开放实验教学绿色化模式,为探索开放实验教学运行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地面激光扫描三维重建技术的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理论知识、提供点云数据获取和三维重建的技术路线和数据处理方法。设计出实验教学平台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下建立以技术原理、技术流程和工程应用案例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平台,以专业点云软件和在线式实验环境为依托,建立了实验教学平台网站,开放若干自主学习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使学生熟练掌握地面激光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