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闻知识》2003,(4):56-56
扬子晚报发行量突破200万份,它是如何取得快速发展的呢? 一、南京报业市场现状扬子晚报创办于1986年,到1995年,即只用了10年时间,发行量就达到100万份。从100万份到200万份则只花了7年时间,年增长超过10万份。 目前,经过激烈竞争站稳脚跟的报纸,除了扬子晚报以市区发行50万份外,处在第二平台的现代快报、南京晨报和金陵晚报(均在早晨出版)发行各约30万份,总发行量约100万份。处在第三平台的是江南时报、服务导报和江苏商报。  相似文献   

2.
刘爽  丁柏铨 《新闻界》2000,(2):21-23
世纪末南京的报业大战 ,是报纸媒介以降低报价为发端而进行的有着广泛内容的竞争价格 ,在商品竞争中是个极为敏感的因素 ,在特殊商品———报纸———的竞争中 ,同样如此。正是它 ,引发了世纪末南京的报业大战。此次大战源于1999年5月《江苏商报》改版 ,以零售价2角推向市场。这份4开16版的报纸 ,在短短4个月内发行量由原来的5000份剧增至14万份 ,6个月后开始盈利。紧随其后 ,同年9月1日 ,原《人民日报·市场报·江南版》正式更名为《江南时报》 ,对开8版 ,售价也是2角。然而 ,这个江苏报业界的最低价很快就被新华社江…  相似文献   

3.
为整合报社资源,规范报社对外窗口形象,扬子晚报编委会于去年上半年决定实施报社CRM项目,经过调研、论证、招标、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北大方正的系统集成,扬子晚报呼叫中心,特服号96096,于2002年10月18日在华东新闻媒体中率先开通,并正式向广大读者提供服务。一、建立呼叫中心是报社加快发展和面对竞争的需要《扬子晚报》自1986年元月1日创刊以来,发行量不断攀升,读者群不断扩大,至2002年9月26日,一举突破200万份,成为全国日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报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特别是近几年来发生在南京的报业大战,在新闻竞争、广告…  相似文献   

4.
激情“扬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9月26日,扬子晚报的发行量达到2012816份(目前日发行量稳定在180万份以上),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10月15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李夫在中国晚协第17届年会的开幕式上,提议全体与会代表为扬子晚报最高日发行量超过200万份鼓掌。10月19日,扬子晚报第三届读者节在南京狮子山阅江楼隆重开幕,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涌来的读者使身临其境的我真切地感受到扬子人和千百万读者心心相印。扬子晚报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在激烈竞争中成长。从1986年元旦创刊时的日发行量5万份,至1995年9月7…  相似文献   

5.
扬子晚报是1986年元旦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创办的。如今6岁零3个月。这张报纸是幸运的。它欣逢改革开放这个历史性机遇。几年中,尽管有过挫折,但始终保持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创刊的时候,扬子晚报的日发行量只有5万多份,现在,日发行量已突破46万份,辐射到江苏每一个县乡和与江苏毗邻的一些省。其间,报纸几次提价,没有抑制它的增长。今年元旦,扬子晚报由四开四版扩为四开八版,报价由每份一角提为一角五分。扩版前不少朋友为我们担心,担心扬子晚报发行量会有较大幅度下降。我们自己也  相似文献   

6.
“大报、小报,卖不出去就是废报;日报、晚报,没有发行量就没有广告。”这是一位地方报老总的名言。以往的发行大战,争夺的主要是公费订阅市场;当今各大城市的报纸开始争夺报业零售市场,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报纸定价上。 以南京为例,除《扬子晚报》、《服务导报》、《金陵晚报》、《每日桥报》之外,新登场了《经济早报》、《江苏商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等,共有十家日报角逐报业市场。几家新登场的报纸为打破原有的报业格局,纷纷用低价冲击市场。 面对硝烟弥漫的报价大战,很多业界人士深感困惑:报纸到底应该怎样定价和定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南京报业市场的剖析来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7.
扬子晚报是1986年元旦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创办的。如今6岁零3个月。这张报纸是幸运的。它欣逢改革开放这个历史性机遇。几年中,尽管有过挫折,但始终保持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创刊的时候,扬子晚报的日发行量只有5万多份,现在,日发行量已突破46万份,辐射到江苏每一个县乡和与江苏毗邻的一些省。其间,报纸几次提价,没有抑制它的增长。今年元旦,扬子晚报由四开四版扩为四开八版,报价由每份一角提为一角五分。扩版前不少朋友为我们担心,担心扬子晚报发行量会有较大幅度下降。我们自己也不无担心。我们的紧邻,是创办60多年的、我们晚报界的老大哥新民晚报。江苏,是新民晚报的传统领地。现在,我们的报纸版面和新民晚报一样,每份报  相似文献   

8.
袁潇 《传媒观察》2004,(2):51-53
《扬子晚报》是江苏报业市场中一份历久不衰的晚报。2003年9月,《扬子晚报》的日发行量一举突破205万份;此前,又以日发行量居中国晚报第一、日报第三,入列世界报纸发行第24强。《扬子晚报》能够屡创佳绩,与其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人文关怀”理念密不可分。“一年365天,一天  相似文献   

9.
扬子晚报创刊于1986年元旦,到今年底整整13个年头。13年来,扬子晚报的发行量连年大幅度攀升,每年都以5万到10万份的速度增长,1995年日发行量突破100万大关,1997年日发行量突破118万份,去年上半年日发行量又达到128万份。扬子晚报发行量...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5,(1)
“扬子”的启示大川年底岁末,新的年度报刊收订情况陆续返回。相当数量报刊的状况是,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南京的《扬子晚报>}却传出喜讯:日发行量突破80万份.在全国晚报中位居第三,在自办发行的报纸中名列榜首。消息直登在1994年12月14日《新闻出版报>...  相似文献   

11.
扬子晚报:崛起及启示本刊记者陆宏德,万仕同,祝晓虎崛起:日发百万份月累千万元1995年9月7日,扬子晚报的发行量达到1003568份,成为江苏报业发展史上第一张日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日刊报纸。对于一张不满10岁的报纸来说,这的确来之不易。1986年...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1997,(5)
今年1月23日,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和中国记协等联合召开全国新闻系统电视电话会议,(扬子晚报)是这次会议确定的全国新闻界41家“精神文明示范单位”之一。扬子晚报创办十多年来,1996年日发行量突破106万份,广告年营业额超过1.d乙元,1997年5月日发行量已达111万份。回顾走过的路程,我们深深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事业发展之魂。一、报社的职业道自建设,首先要敬业爱岗,集中精力办报。“以报纸的质量带动手B纸发行量的增加,以大发行量吸引广告客户,增加经济效益,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这是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13.
去年的报业大战把南京爆炒成一片新闻的热土。 从发行量来看,南京报业市场近十年来一直是《扬子晚报》独霸一方的局面,《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服务导报》、《金陵晚报》等几家报纸只占有很少的市场份额。去年新登场的《江苏商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等几家新报纸向现有的报业格局发起挑战,试图要撼动《扬子晚  相似文献   

14.
在长江三角洲打造一张经济类报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 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为中心的地理区域 ,在江苏省会南京 ,报业大战从一毛钱一份报纸开始贴身“肉搏” ,一年多时间下来 ,南京报业市场的格局重新“洗牌” ,《南京晨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在南京早报市场上站稳了脚根 ,有发行量 ,但不赚钱。广州同行说 :“广州是三大报一统天下 ,南京是八张纸混乱江湖” ,由于惨烈的价格大战 ,在南京报纸市场上 ,《经济早报》停刊 ,《江南时报》退出南京转移到苏州 ,《江苏商报》从综合性报纸转向 ,目前价格大战有从南京向苏锡常地区蔓延的迹象。在杭州 ,《浙江日报》和《…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度空前激烈的报刊发行大战尘埃方才落定,随之而来的则是各家报纸在自己版面上大幅刊登宣传本报发行量的广告。发行量大的称:本报发行量高达多少万份,居本市所有平面媒体之最!发行量小的则称:本报发行量突破多少万份,创历史新高! 目前各报发行量像商业秘密一样,其神秘之处就在于发行量有内部版和对外版两种版本。内部版是报社对内部员工宣布的实际发行数,其数字是真实的,目的是提醒员工报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以此促使大家为提高报纸发行量而努力。而对外版,也就是报社对外公布的发行量,其数字很有可能是虚报的,远远大于实际发行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究的是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规则,谁要破坏这一规则,必将遭到市场的惩罚;另一方面如果  相似文献   

16.
赵莉 《青年记者》2001,(2):15-16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京沪穗三地,都市报纸的零售额均占前列,其中《北京青年报》在北京零售量居第2位,《广州日报》在广州零售量占第1位,而且,《扬子晚报》发行量160多万,《楚天都市报》发行量突破百万大关。广州、深圳、上海是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报业竞争的主战场,《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民晚报》都把发展重点转向城市,“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已成为各大报的共识。有人预言,中国报业已进入都市报时代,都市报纸已成为当今最具活力、最有希望的代表。都市报纸的兴起和旺盛的发展势头主要是由于适应了读者市场。市场是充满活力的,同时市场也是充满残酷竞争的,今年以来持续了半年的南京报业大战主要是在《服务导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等都市报之间展开,都市报纸发展的前景虽然广阔,但由于其定位趋同导致同质化竞争,进入门槛较低,必然引发激烈竞争。从目前美国的报业现  相似文献   

17.
新闻竞争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华西都市报新闻竞争中创造的立体策划,在全国新闻界产生了一些震动。 有资料表明,进入90年代以来,全国报纸数量增加,而总印量却没有大的增加。一张新办的报纸,要参与竞争,要站稳脚跟,要发展壮大,唯一的出路是挤占他人空间,重新划分市场。竞争近乎惨烈。 1994年11月,华西都市报开始试刊的时候,当地邮局预测该报1995年的发行量为8000份;1995年元旦创刊时,华西都市报发到1万份左右;1995年夏天,发行量增加到5万;1996年秋天,发行量扩大了2倍,达到15万份;1997年  相似文献   

18.
世纪华文 《今传媒》2010,(1):111-111
南京作为中国报纸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各报纸相互之间鏖战不断,最终形成了《金陵晚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南京晨报》4份都市报的激烈竞争,而这4份报纸分属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和新  相似文献   

19.
都市类报纸之成为一个群体是最近几年的事,到现在,光是省报办的都市类报纸的日发行总量就超过了1500万份,并且出现了《扬子晚报》、《楚天都市报》等超百万份发行量的报纸。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时代,以社会新闻起家的都市报将以怎样的战略设计赢得新的竞争?他们几乎同时以不同的方式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经济新闻,用有别于传统综合性报纸的话语解释经济。因此,本期视点聚焦于“经济报道另解”。  相似文献   

20.
新闻竞争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华西都市报新闻竞争中创造的立体策划,在全国新闻界产生了一些震动。有资料表明.进入90年代以来,全国报纸数量增加,而总印量却没有大的增加。一张新办的报纸,要参与竞争,要站稳脚跟,要发展壮大.唯一的出路是挤占地太空间,重新划分市场。竞争近乎惨烈。1994年11月.华西都市报开始试刊的时候.当地邮局预测该报1995年的发行量为S000份;1995年元旦创刊时.华西都市报发到1万份左右;ig95年夏天.发行量增加到5万;1996年秋天.发行量扩大了2倍,达到15万份;1997年春,华西都市报的印数超过73O万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