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论语>的英译本以西方的表达方式和广征博引西方典故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西方读者的喜爱,其译本对西方人了解中华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儒家经典西译史上有着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交流与争议--国外报纸言论版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各地报纸纷纷开办了言论版.因此,对国外报纸言论版的借鉴,也就成了报纸言论编辑比较关心的问题. 言论版是世界报纸的普遍形式 其实,除了英、美主流大报有着颇具影响的言论版,连美国的都市报、"小报",如<每日新闻>(Daily News)<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都有着模样相同的言论版,就是我们邻近的东方国家的报纸,也有着差不多相同模样的言论版,如新加坡的<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泰国的<国家报>(The Nation)<曼谷邮报>(Bangkok Post)、斯里兰卡的<岛报>(The Island).由此可以推断,汇集着社论、读者来信与专栏文章等多种言论的言论版,实际上可能已经无分主流与非主流、大报与小报、东方与西方,而成为当今国际报纸的普遍规范和制度.  相似文献   

3.
2008年,网友自拍<百家讲坛·从靖康耻到风波亭>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点击率高达40万次.被称为"山寨版<百家讲坛>".本文运用大众文化相关理论对山寨版<百家讲坛>分析发现:包括山寨版<百家讲坛>在内的山寨文化的勃然兴起与社会不公现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力分配不公的晴雨表.山寨版<百家讲坛>是亚群体运用"权且利用"战术对话语权力分配不公的一种抗争,亚群体能在抗争中体会到一种冒犯式的快感.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报界出现了不少怪东西,反映到版面上就是种种明显的歪风.<中国记者>杂志2005年第2到第4期曾经刊出过我的三篇连续评论:<评商品广告的"新闻化"现象>、<评新闻作品的"广告化"现象>和<评"我们要吃饭">.  相似文献   

5.
对于<经济参考报>来说,2004年5月3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正如总编辑王海征在这期头版<致读者>一文开篇所说的:<经济参考报>创刊近23年,我们用得最多的词汇是"改革"和"市场".今天向读者特别推荐周一特刊"每周要读",也正是<经济考报>通过报道改革走向市场化发展道路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历来不乏"苟日新,日日新"的革故鼎新精神,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媒体作为社会巨轮的嘹望者,政府决策的引导者和优良文化的传播者,对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中国经济周刊>是以"中国经济转型的真实记录者、中国经济复兴的历史见证者、中国经济国际化的理性观察者"为使命的政经类媒体,综观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周刊>对创新型国家的报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社总编办在做好其他本职工作的同时,将图书宣传作为工作重点,与50余家报刊建立了工作关系,建立了一支比较稳定的作者队伍.三年来,每年发表书评、书讯、书摘等宣传文章皆在三百篇以上,2000年达四百余篇,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书评.着力推出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汉译大众精品文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丛书"、"邓小平理论研究丛书"、"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丛书"、"大众文化批评丛书"、"女性新视野丛书"及<拉贝日记>、<回到马克思>、<中国诗性文化>等重点书;<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收购中国>、<知识分子>、<妖魔化与媒体轰炸>、<中国表情>等畅销书.  相似文献   

8.
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严重骚乱事件,其实质是达赖集团策划组织的所谓"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人民、反政府的暴力犯罪活动. 但对此,西方媒体如CNN、BBC、<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法新社、德国<柏林晨报>等,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不客观的歪曲的报道,甚至大肆地鼓吹,歪曲、捏造事实,制造了一轮又一轮的"信息恐怖活动".西方媒体在3·14事件中企图蒙骗不明真相民众的行为,严重背离了新闻职业道德,也严重伤害了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所有爱好和平和友好人民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参考消息>8月21日译载英国<卫报>8月15日题为<"人民的力量"是美国的全球品牌>的文章.这是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它以美国新闻报道的现实材料生动、有力地告诉我们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10.
日本全国性媒体基本集中在五大新闻集团手中.这五大新闻集团分别为<读卖新闻>集团、<朝日新闻>集团、<每日新闻>集团、<日本经济新闻>集团以及<产经新闻>集团.日本的五大私营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也分别由这五大新闻集团创办或控股.在日本,除了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日本广播协会(NHK)之外,地方的电视和广播电台也基本上隶属或者与这五大传媒有着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季羡林先生曾这样高度评价<大公报>--"<大公报>的100年可以涵盖中国的20世纪,从第一期到现在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现代史"①方汉奇先生也曾说<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寿命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隆的一家报纸."  相似文献   

12.
"我终于成了一个有着艺术生命的演员" 从上世纪60年代他在电影<红日>里出演石连长开始,到<青年一代>里地质队长肖继业被观众所熟知,杨在葆创造出了一系列充满阳刚气息的男人形象.<原野>、<从奴隶到将军>,一直到反映改革的影片<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他扮演的人物总是历经磨难终不悔,充满奋斗的激情和直面现实的英雄主义大无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著名好莱坞电影导演蒂姆·波顿将自己的曼妙想象和独特风格融入西方流传100多年的床头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并将其搬上银幕.在动画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原著的痕迹,但更多的是这位"鬼才"导演对童话故事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1974年注定是一个混乱之年.2月28日,早晨8时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全文播出署名初澜的文章<评晋剧<三上桃峰>>,<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了这篇文章,向全国发出了揭批所谓"毒草戏"--<三上桃峰>的"战斗动员会,激战信号弹".同时,不少西方媒体用惊叹的笔调发出了电讯.路透社说: "有一出叫<三上桃峰>的戏剧创作者们,打算把(党的)决定倒退到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上去", "中国官方的北京<人民日报>今天说,失宠的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一些支持者在中国很活跃";安莎社报道说: "出现在山西省,而只是略微改动了一下剧名的一部旧剧<三上桃峰>,被指责为美化刘少奇和他的妻子.  相似文献   

15.
香港报业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不少的近代报刊,就是从香港创办起来的.可以说,香港的报业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汇和孕育下发展起来的.不仅仅是像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南华早报>)西文报纸在香港报界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像<明报>这样的中文报纸也深受西方文明和新闻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与国家宏观战略的调整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受"五年计划"的影响十分明显.本文以"十一五"规划期间的能源问题为研究对象,选取<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的相关报道,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呈现我国"十一五"规划进程中的能源报道的媒介议程特点与不足,进而分别考量这两份报纸在对国家能源政策宣传,促进行业内对政策实施,以及舆论引导等诸方面的特点及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他一生的成就主要不在新闻事业,但他主办过多种报刊,如<竞业旬报>、<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报>、<独立评论>和<自由中国>等.作为一位将报刊视为实验主义和自由主义"试验田"的思想启蒙者,胡适对新闻事业有着独到的理解.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他的新闻思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约翰·菲斯克是美国大众文化的重要理论家与实践者,是西方当代文化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世界知名的文化研究健将",菲斯克著述甚丰,最有代表性的是<理解大众文化>、<解读大众文化>、<解读电视>、<传播研究导论>、<电视文化>、<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媒介的实质--美国政治中的种族与性别>等.  相似文献   

19.
从个人资料保护看人事档案法制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个人的权利意识日渐强烈,过于强调公共利益性质与绝对保密性质的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法制无法适应个人资料保护运动所提出的在人事档案收集与处理中保护个人权利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将现行<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合并,制定统一的<人事档案法>,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的人事档案等进行分类管理,同时将"保障档案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档案事务对档案当事人本人公开"作为修法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的文化产品中,超过百分之八十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跨国媒体,而我国的期刊,尤其是经济期刊,要想到世界市场上施加影响,简直是困难至极.虽然我们现下也有不少的经济期刊申请到了国际刊号,但真正能像美国那样"财大气粗",一家杂志就可以吸引全球的目光,实在困难.<福布斯>杂志几乎成了经济界的绝对权威,<财富>杂志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到世界各国搞经济专题的论坛,且出现多国争办<财富>论坛的现象,这些都不得不使我们冷静思考:面对已然入世的现实,我国的经济期刊该如何应对?难道就只有做"羊"的选择吗?毕竟,经济建设也已经是我国现在及今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这就更让我国的办刊人感到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