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下面是苏教版第八册《小数的意义》两个不同的教学片断。[片断一]教师出示例题: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米?这样的2份呢?让学生观察米尺后组织教学: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在米尺上是多少分米?生:每份是1分米。师: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怎样用分数表示?生:十分之一米(教师板书:1分米=110米)师:十分之一米如果写成小数可写成0郾1米。(板书:0郾1米)读作零点一。这样的2份是几分之几米?生:这样的2份是2分米,是十分之二米。(板书:2分米=210米)师:十分之二米也可以写成0郾2米(板书0郾2米)读作零点二。这样的7份是几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相似文献   

2.
教学片断:出示:把一张纸的3/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师:怎么列式?  相似文献   

3.
[案例]例题: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五册P_(117)。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略) 二、导入新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又是它的几分之几呢?(揭示课题)  相似文献   

5.
张娟 《今日教育》2009,(7):80-80
课堂片段回放—几分之一的认识生:1/2、1/3、1/4、1/5、1/6、1/7、1/8……师:这些数,我们都称它为分数,我们今天只认识其中的几分之一。你们能创造出这些分数吗?生:我创造的是2/8,表示把这张长方形平均分成八份,我涂了两份,就用2/8表示。(我吓了一跳,第一个学生就创造了几分之几,我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第一节课。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1米长的彩带(课件出示),如果把这条彩带平均分成3份,看到这样的一段你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三算”教材第六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识师:把6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饼?(生:每份是3个饼。)把2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饼?(生:每份是1个饼。)这两道题中,每份饼的个数是用什么数表示的?(生:整数。)如果要把...  相似文献   

8.
[题目一]小明所在班级的人数不足40人,但比30人多。那么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不可能是()。A.2:3 B.3:4 C.4:5 D.3:7(第十九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小学高年级组第4题)我是用估算、排除的方法解的。由题意可知,小明所在班级的人数在31~39之间。如果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2+3=5(份),则每份人数为7人,总人数为7×5=35(人);如果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3+4=7(份),则每份人数为5人,总人数为5X7=35(人):如果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4+5=9(份),则每份人数为4人,总人数为4×9=36(人)。  相似文献   

9.
教字片断: 出示:把一张纸的3/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怎么列式? 生1:3/5÷3. 师:想一想,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相似文献   

10.
有些数学教师,以往怕课上学生听不懂,现在却担心有学生已经会了。何以见得?请看教学案例一: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教师在备课时是这样设想的: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出问题:“今天是佳佳的十岁生日,福利院的阿姨送来了生日蛋糕。把蛋糕的3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一般来说,学生会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算出每份是这蛋糕的15,获得计算成功的体验。接着,由教师把问题改成:“把蛋糕的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学生继续尝试计算,计算中“分子1不能被除数3整除”会使学生产生困惑,激发起学生…  相似文献   

11.
热病众共1藏成绩: 1.把一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3份是它的()。2.在O里填上“>”、“<”或“=”。500米05千米3吨03000千克7 0 31八1言O言言0言3.在一斌除法算式中,余数是5,那么除数最小是()。4.一场科普片9:05L放映,10:oo结束,一共放映了()分。5.把一张长4分米  相似文献   

12.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10/2=5表示把10平均分成( )分.每份是( ),也表示有10个。每( )一份,分成( )份。”学生所做答案如下:①10/2=5表示把1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5).也表示有10个,每(2)个一份,分成(5)份;②10/2=5表示把1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5),也表示有10  相似文献   

13.
【愉快教学片断一】引入1.口答。(1)用两个“2”和一个“0”组成三位数,能组成几个?谁最大?(2)把3个百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百?(3)把1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十?(4)把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每份是几个几?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铺垫1 (出示复习题)某电器厂有职工270名 ,男职工占总人数的5/9,女职工占总人数的4/9 ,男女职工各多少名 ?(1)审题 ,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这道题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题中单位“1”的量是什么?平均分成几份?男、女各占几份?画出线段图。交流讲评 :题中把职工人数看作单位“1” ,平均分成9份 ,男占其中的5份(用红色笔标出) ,女占其中的4份(用绿色笔标出)。(2)列式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乘法)二、迁移过渡师 :(指着线段图)根据线段图上男(5份)、女(4份)你能将它…  相似文献   

15.
[病例1]把4千克糖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总数的()/(),每份重()/()千克。[病症]每份占总数的4/7,每份重1/7千克。[诊断]"病症"没有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每份占总数的()/(),是指把4千克糖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的意义可得,是1/7;"每份重  相似文献   

16.
教学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50~51页例8、例9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照课本“复习”的要求摆圆片,然后按以下的程序组织教学过程: 一、操作学具,感知“倍”“份”之间的关系。 1.教师布置学生拿出12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3份或4份,并思考“每种分法中,每份有几个?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幻灯显示正确算式及给学生作填空练习的填空题:12÷2=6,可以说把12平均分成___份,每份是___;反过来,也可以说___的2倍是12。 2.教师要求学生照“复习1”的样子摆圆片,思考:如果把第一行看成1份,这道题的问题应该问?用什么  相似文献   

17.
明启文 《云南教育》2003,(25):47-48
在实际生活中,常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这样,对于这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的每一个部分,便有两种含义,即实际数量是多少;它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如,把6只熊猫玩具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只,它占单位“1”的13。分数的这一特殊性,就给分析与思考分数应用题增加了难度,因此,引导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时,一定要突出这一点。一、把握特殊性,早做渗透在学习完“分数的意义”后,应该加强如下训练:左下图是把()个△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占单位“1”的()();3份有()个△,占单位“1”的()()。然后逐渐变为文字叙述,如,一块2公顷…  相似文献   

18.
“分数的意义”的教学是在已学“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与第七册相比,本课内容有四个新的发展,即扩展了单位“1”的概念,由一个物体发展到将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具体给出了分数的意义;给出了分子、分母的含义;给出了分数单位的概念。因此,教师应紧扣这四个问题并围绕其展开教学。 1.复习再现。教师依次出示糕点图、一个圆及一条表示1米长的线段图,设问:“把一块糕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分之几?”“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  相似文献   

19.
使用教材: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56页例1。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答。 (1)把1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其中的2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3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20.
一、复习旧知,以旧带新求平均数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之前,先复习关于总数、份数和每份数关系的基本应用题。例如:一台碾米机4小时碾米9600斤,平均每小时碾米多少斤?要求每份数,即平均每小时碾米多少斤,就是要把总数9600斤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即9600÷4=2400(斤),让学生明确:每份数二总数。份数。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数量关系,接着要求学生补充条件和问题:1、少先队员一人植树,一共植40棵,平均每人值多少棵?人王明小朋友3天做数学题,平均每天做多少道题?3、东在生产队有7亩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