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异常重要的,因为学生的可塑性极强,他很可能因为一个老师而喜欢学习、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一门课,这是一个隐性目标的达成。而语文教师的人格力量尤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2.
前段时间在一次教学交流中,有位老师问我一个问题:你是否能总结下为什么学生这么喜欢上你的音乐课?说实话当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题目——亲其师,信其道。一直认为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了,自然就会喜欢你的课。这一点,我自己有太深的切身体会。先来说正面的例子吧,到现在想来它都是一种甜蜜的回忆。是在上初中时,我特别喜欢英语老师,这位老师在上课时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那种魅力,让我深深折服,我就觉得听她上课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因为喜欢她,所以上课很认真,因为上课认真,所以英语成绩很好。而接下来要说的反  相似文献   

3.
文国英 《教师》2014,(19):52-54
正学语文,应从爱语文开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对象没兴趣,老师就没法教,学生也没法学。这是大家都很熟悉了的一个教学规律。平常也常听很多老师谈及教学"兴趣"话题,说明老师们对此有过真实体会。但多数老师仅把兴趣定义为一种老师的"教学机智",比如,语言幽默、肢体艺术,或者课堂小插曲等活动策略。其实,这很不够。真正的兴趣,是让学生对学习对象本身感兴趣,而不是老师本人的舞台造  相似文献   

4.
<正>相信我们每个接受学校教育的人都知道,每个班都有"好生"、"差生",无论你身处何地。大部分老师都会在心里给自己的学生贴上标签,哪些学生是班里的"尖子生",哪些学生是班里的"中等生",还有,哪些学生是给班级拖后腿的"差生"……老师们对这些了如指掌。当然,差生与好生的待遇相差很多。一、差生与好生的区别待遇一般情况下,老师往往比较喜欢好学生,因为好学生听话认真,成绩好;而差生成绩不好,常惹麻烦,老师不容易接受。这是当今教育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记忆中,学生时代的我是很喜欢历史课的,但让我印象深刻的历史老师却寥寥无几。我所喜欢的两位历史老师,他们的共同点是所上的历史课都非常活,具有激情,深受学生喜欢,至今回想起来都让我激动不已。因此,我永远底记住了这两位老师。也因为他们,让我更加喜欢历史。今天,当我也作为一位历史老师站在讲台上,我不禁深思:我如何才成为一位让学生永远记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因为我而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课呢?  相似文献   

6.
<正>"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因为凭借知识的汲取与积累,许多人可以当"经师",但如果不能以"传道"为使命,就不足以为"人师"。近日,细细品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徜徉在于老师充满色彩与温度的文字里,发现他的为师之道就是学做"人师"。概要地说,于老师理解的"人师"需要具备三种品质,即坚守信念、永葆童心、以文化人。一、坚守信念——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  相似文献   

7.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生处于青春萌动期,思想比较单纯,容易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学生中因为喜欢哪个老师而喜欢学哪个学科,因为讨厌哪个老师而放弃哪个学科的学习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能否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让学生接受、认同老师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认同感,很多学生会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由于学生刚来到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爱     
教室里正在上课,一个学生站起来天真地问:"老师,什么是爱?"老师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值得好好回答。刚好课间休息的铃声响起,于是老师让大家先到校园里玩一会儿,回教室时记得带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同学们欢呼着冲了出去。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等大家回到教室坐好后,老师说:"把你喜欢的东西给大家看看吧。"  相似文献   

9.
王强国 《学子》2013,(11):1
同事问我,工作这些年来,最自豪的事是什么?我想了想回答:"学生喜欢我的数学课!"一直坚信爱因斯坦的那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坦白地说,接受这样的观点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更需要我们执着的坚持!想想学生之所以喜欢我的数学课,也源于我执着地做着一些事:一、自由的一分钟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中,老师们经常在一节课的中间部分,安排一次学生活动,一起做套徒手操,一起唱首歌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能否健康、快乐成长,与老师的关爱是密不可分的。那些"优秀"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而那些有"差异"的学生同样需要老师无私的爱,需要老师更多关注和引导。作为教师,必须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真心喜欢他们,想办法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建立自信,让他们能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班级里有个男生,个子高大,长得胖些。也许就是因为这"胖",让孩子有些自卑,觉得自己不是很优秀,十分在意其他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在与同学相处时有  相似文献   

11.
徐永恒 《教育》2011,(30):9
《去美国读高中》这篇文章是一位中国学生在美国高中学习的故事。其中比较到中美高中、中美教育的不同。比如:她发现在美国,同学们都不举手就开始发言。因为举手等待老师点名,只会被主动发言的同学抢走机会。老师也很喜欢同学们积极发起讨论,发表自己的主张,答案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而在中国时,她因为不举手就抢答问题被老师说成"自由散漫",有时她不按课本的思路来表达看法,被老师说你成是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的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在家里,受到越来越多的宠爱。在老师面前,一味的害怕,乖乖听话的学生已经不多见。为了让学生"相信老师",必须让他们首先喜欢老师,但要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要运用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包括个人性格的各个方面,口才,知识吸引孩子,因为学生喜欢幽默、知识渊博、有道德、慈悲的老师,他们最佩服这样的老师。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非常重要,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当  相似文献   

13.
曹雪芹 《辽宁教育》2013,(6X):84-84
<正>一天在学校餐厅吃饭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过来问我:"老师,在我们班,你最喜欢谁?"我有点惊愕,又觉得有点好笑,我惊愕于学生会问出这样的问题;觉得好笑是因为孩子们确实都很在乎老师到底喜欢谁。于是我拿出一贯的豪爽:"那,当然是全都喜欢!"不料学生对我这句话很不满意,马上反驳道:"不可  相似文献   

14.
有的学生不喜欢上学甚至害怕上学,不愿意接近老师,远离老师,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感觉"心里不安",在学校缺乏"安全感"。这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真心靠近学生,耐心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15.
<正>研究北师大版四下《游戏公平》一课,我发现了原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有了三个创造:第一个用抛啤酒瓶盖来讨论是否公平,第一个把啤酒瓶盖放在水杯里抛,第一个用北京奥运的故事贯穿起整节课。张奠宙先生评论这节课时说:"为华应龙老师的创造而折服!"其实,这节课中的"骰子"也是第一个。"骰子"的故事,一波三折,很有意思。最后,竟然因为这"骰子",我被带进了派出所。"统计与概率"这一类的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体悟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根据  相似文献   

16.
每日三问     
曾子曾育"吾日三省吾身",做一个好的老师,也需"每日三问"。一问今天我的课学生喜欢了没有把课上好,是教师最主要的事情。什么叫"好",我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学生喜欢。我总觉得,学生喜欢一堂课,不见得是从开头一直爱到结束的。对学生来说,你这堂课只要有一个地方激起了他的好奇心,或激活了他探索的欲望,或拨动了他的"情"弦,这课便成功了。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爱     
<正>小学校的一间教室里正在上课,一个学生站起来天真地问:"老师,什么是爱?" 老师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值得好好回答。刚好课间休息的铃声响起,于是老师让大家先到校园里玩一会儿,记得在回教室时带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回来。  相似文献   

18.
<正>中学老师们都说:"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信息技术老师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之一。"然而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事实上学生喜欢的是"玩电脑"而不是"信息技术课"。有人会说:"喜欢玩电脑与喜欢信息技术课不是一回事吗?"然而,就是在如此受学生欢迎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这分明是一堂很成功的试验课,为何墙角边的那位学生面有愠色?询问之,答曰:"老师尽爱点她喜欢的几个人发言."对这位学生的牢骚,我很表同情.因为我发现他的确是举手最多而终未如愿,有时甚至憋得从座位上站起来,结果还是怫然坐下."多情反被无情恼",以至举座皆欢,他竟一人向隅.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有自我求成的需  相似文献   

20.
我是新玩意     
《科学启蒙》2014,(1):F0002-F0002
正这期,我们又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新玩意,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有趣的体验。如果你很喜欢,也可以去拥有一件,感受一下科技的魅力。"隐形"潜水衣这是两件反鲨鱼潜水衣。鲨鱼看不见这件名为"逃避"的潜水衣的蓝色图案。因为这些海洋动物是色盲。而名为"转向器"的潜水衣的条纹模仿有毒鱼类的颜色,从而可以警告鲨鱼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