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志平 《科学教育》2004,10(3):49-50
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令人担忧,加强中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已经成为中学生健康发展和时代发展之必需。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应该突出以下几点:生命要有社会意义;维护自己的生命权利;自杀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珍惜此刻,善待生命;建立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等。  相似文献   

2.
生命意识指人对生命的存在、生命的价值及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认识.生命意识缺乏、对生命的漠视是当前大学生产生伤害生命事件或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应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挖掘高校教育中的生命关怀的因素、加强抗挫折教育与死亡意识教育、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及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功能等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厦门市4所中专学校730名在校中专生的生命意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显示,中专生对生命存在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但在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中职学校应加强生命意识教育,树立生命教育的课程观,教师应树立生命教育的教学观,学生应树立生命教育的学习观,并加强学生的生命实践体验,以加强和改进中专生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4.
董建宏 《文教资料》2009,(30):199-200
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薄弱,高校生命伦理教育刻不容缓。生命伦理教育应该教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正确对待生命情感,形成坚强的生命意志。高校应从课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社团活动、加强社会实践、加强网络教育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有些大学生开始漠视生命,选择自杀、伤人等极端暴力手段来逃避现实,引起高校加强对生命教育的注意。本篇文章说明了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以及在生命教育过程中理应强调的三种意识:忧患意识、生命意识、和谐意识,且重点讨论了实行生命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提升师生生命尊严和意义的意识.提高生命保护技能,为师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我国青少年薄弱的生命意识暴露了当前教育的不足,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加强生命教育迫在眉睫。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基于生物新课程的要求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物教师应该积极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缺乏生命意识教育,对生命的认识、生活的体验、生命的价值等问题的思考较少,漠视生命,这才是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而不能把大学生自杀问题片面地归因于心理问题。高校应重视生命意识教育,通过重建高校教育价值取向、实现生命意识教育课程化、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等方式,加强生命关怀,从生命意识教育入手,搭建更为有效的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但通过对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分析(包括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大学教育两方面的考察),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还有待加强,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负起责任.本文分析了生命教育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加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是现代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核心课题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的实际效果,中小学生命教育应以生命认知教育为起点、以生命意识培养为纽带、以生命行为践行为归宿,实现认知教育—意识培养—行为践行的有机循环统一。充分提高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际效果,促进中小学生健康、自由、个性、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面对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人生意义淡漠和青少年自杀、他杀日趋严重的现实,近年来,要求重视和加强“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人类若要避免经济上、生态上及价值偏向上的危害,就必须从人内心深处着手改变。从学校教育来看,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即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自杀和校园暴力不断发生在天之骄子的象牙塔内,因此,对大学生这种生命意识淡漠现象仅作心理化的理解和处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心理问题只是表面现象,对生命缺乏尊重,生命意义缺失和生命关怀的缺位才是其深层原因,生命价值教育已刻不容缓。本文试图通过树立生命教育意识和全人观念.提倡开设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等课程和讲座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杀现象,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沟通与生命教育的缺失是自杀很重要的原因。通过构建心理咨询网络等项措施来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增强他们珍爱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理性主义成为教育领域的主导价值倾向后,教育的生命意识就被遮蔽、被排斥,并逐渐边缘化。追问教育的生命意识就是正确认识教育中的生命存在,让教育从生命生存的教育走向生命存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命教育是指向生命自身、针对生命内涵的教育。它兴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源于解决校因内暴力、自杀、吸毒等问题。当前,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应着重强调生存意识教育,苦难、死亡意识教育,生命的审美教育.生命的信仰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生命意识教育的方向保证,生命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丰富、拓展。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并实现有效契合,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生命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面对我国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现象,应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增强教师的生命意识;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网络;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余敏 《文教资料》2006,(17):82-83
本文从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生命教育、正确审美观教育等几方面来阐述如何加强地理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健全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19.
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与冲突,对初中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与影响,造成其价值取向迷茫、生命意识淡化,加强初中学生生命教育迫在眉睫。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是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分析当前初中学生生命意识淡化、价值观念迷茫的原因,以期找到进行生命教育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自杀、他杀和虐待、残害动物等现象,凸显了高校生命伦理教育的缺失和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加强生命伦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对为什么要加强、从哪些方面加强、怎样去加强高校生命伦理教育作一探析,并提出了完善教育体系、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营造教育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